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讲述美国内战前白人少年哈克与逃亡黑奴吉姆乘木筏在密西西比河上漂流的故事,它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人间冷暖和世间百态。小说中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与岸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哈克的性格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反映出作者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对回归自然、重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渴望以及对人的贪欲的批判等生态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以下简称《哈》)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和黑奴吉姆是小说的两个灵魂人物。哈克的语言风格以及吉姆的不标准语言是小说的最主要特点,也因此奠定了方言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张万里生动地传译了哈克的语言风格,成时采用一些非标准言语的翻译方法再现了吉姆形象。然而,一部好的译著应该是两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3.
摘 要:小说《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语言是作家马克·吐温精心设计的。语体。语言浅白简劲,遣词造句符合哈克与吉姆的身份。白开水似的语言往往蕴涵丰富。译者采用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技巧,用明白如话、简洁通顺的汉语口语体译出了原著所独有的语言特色。然而,译文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原作中白人英语与黑人英语区别显著,译文中却不太明显;方言土话能映衬人物身份和地位,在译文中如何复制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4.
海明成曾写到:“所有的现代美国文学,都起自马克·吐温的一本叫做《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的书……这是我们中间最好的一本书。”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也许只有象《哈克贝利·费思历险记》这样的书方能受之无愧。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幽批家和讽刺家。《哈》书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这部小说所描写的故事虽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的50年代,但却写于种族歧视仍然极为严重存在的80年代。作者通过一个名叫哈克的白人孩子帮助黑奴吉姆逃亡的故事,描绘了十九世纪中期美国中…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颇受争议的马克.吐温经典作品《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创作的历史背景,黑奴吉姆形象的内在涵义,主人公哈克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析等方面的阐述,驳斥了长期以来对这部作品所谓的“语言带攻击性,有种族主义倾向”的荒谬指责,并证明这是一部宣扬种族平等的佳作。  相似文献   

6.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十九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残暴,寄托了哈克乃至整个美国民众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本文深入分析了哈克的个人道德观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追求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7.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残暴,寄托了哈克乃至整个美国民众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本文深入分析了哈克的个人道德观不断发展和成熟以追求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8.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不仅有现实主义的描写、浪漫主义的抒情,更有蕴含着丰富意义的象征。本文分析了其中两个主要的象征,即“死亡”的象征和密西西比河的象征:重新审视了哈克——吉姆——汤姆的关系,并进而为该小说发掘出一种全新的阐释:哈克的密西西比河之游是为其不安的灵魂寻找精神归宿的旅行。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后期美国文学巨匠,?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其最成功的作品。小说讲述了哈克帮助逃奴吉姆经历了一系列的奇遇之后获得自由的历险故事。小说以哈克所漂流的汹涌奔腾的密西西比河流为空间主线,通过场所的不断更迭,阐释了一个在现实世界与精神世界来回游走的儿童故事。本文借助空间叙事理论,尝试从地志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分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空间叙事特点,以此探讨哈克在空间的逃逸中如何通过精神世界的重新构建获取自我认识,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逃逸的主题,为这部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吉姆爷》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最受推崇的一部作品,被誉为20世纪第一部杰出的现代主义小说。小说中运用叙事技巧烘托、渲染主题思想,并把叙事技巧的创作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着重从两个方面探讨《吉姆爷》的叙事技巧艺术,一是多重叙述角度,主要包括全知全能叙述者的角度;马落的人性化判断叙述;白人次要叙述者与土人叙述者并存。二是时间移位叙事技巧,《吉姆爷》中多次使用时间上的跳跃来实现展开主题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马克·吐温在<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的戏剧与文类反讽运用成功的增加了小说情节的张力,展示了小说主人公白人少年哈克真实的内心活动的发展轨迹,凸显了小说的各种现实主义主题,尤其是其中的种族歧视的主题,深刻揭露了和鞭挞了当时黑奴制废除前美国南方社会的扭曲的道德观念和堕落腐朽的社会风气.拟探讨小说中出现的戏剧与浪漫文类反讽,最后指出戏剧与浪漫文类反讽的成功运用标志着由马克·吐温着力推动的蔓国小说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流派发展运动转戾点的来临.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后半期,美国白人的种族态度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过去那种赤裸裸的吉姆·克劳种族主义已经不多见,另一种新形式的消极的放任无为的种族主义在后民权时代出现,并不断加强。对于政府在取消种族隔离和不平等的问题上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美国白人强烈抵制,并重新接受了对美国黑人消极的看法。他们否认歧视是一个现行的社会问题,不仅听任底层黑人处境的恶化,而且将黑人不利处境的主要责任归咎于黑人自身,从而使种族歧视仍然是美国黑人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参与美国体制的一个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3.
小说《吉姆爷》叙事手法新颖,最突出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叙事干预的强烈的感情倾向,叙述和评论、抒情等非叙事因素交错;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相当不吻合,大量的回忆使得回忆中的内容与回忆时候的内容、回忆中不同时间段的内容混杂;殖民叙事,体现在对白人地位的理想化和救世主形象的刻画和对有色人种的野蛮落后等负面形象的过度强化。  相似文献   

14.
被记忆的他者——论《我的安东尼亚》的记忆书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记忆入手对<我的安东尼亚>进行女性主义解读,分析作为白人男性精英文化代言人的吉姆·伯登如何通过记忆对安东尼亚等移民女性进行身体和精神的重塑,从而将后者囚禁在不平等的性别规范中.父权制意识形态下的男性记忆是塑造和重构"理想"女性的重要途径.男性借助社会赋予的话语霸权和对女性身体的居高临下的"注视"剥夺了她们的主体地位,使她们成为失语的他者.  相似文献   

15.
针对批评界对哈克贝利·费恩是“生态小英雄”的定位,本文提出质疑,认为单从哈克的自然观来看,哈克性格的生态性还值得商榷。通过分析哈克的自我中心主义自然审美,哈克对待自然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自然的实用主义践行,指出哈克的自然观具有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倾向,是非生态的。哈克的自然观深受美国19世纪的流行观念和马克·吐温个人经历的影响,他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是以满足个人需求为目的,并不具有深刻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6.
根据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奥尼尔戏剧<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种族偏见可解读为一种心理原型.无意识的种族偏见导致了黑人男性主人公吉姆的自卑情节、白人女性主人公埃拉失败的个人化过程,最终酝酿出种族间的爱情悲剧.然而,男女主人公争取爱情的酒神精神让他们挑战与颠覆种族偏见,在精神上超越了该心理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小说《哈克·芬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利用哈克批判了南方腐朽、堕落的文化。哈克沿密西西比河逃跑的过程,也是其他对南方社会的认识与批判过程。南方堕落文化中人性的弱点以及宗教的堕落、被滥用是哈克批判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在小说<哈克·芬历险记>中,马克·吐温使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利用哈克批判了南方腐朽、堕落的文化.哈克沿密西西比河逃跑的过程,也是其他对南方社会的认识与批判过程.南方堕落文化中人性的弱点以及宗教的堕落、被滥用是哈克批判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吉姆老爷》是康拉德最为出色的作品之一。自出版以来褒贬不一,尤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吉姆更是成为人们竟相评论的对象。吉姆究竟是否可以称为英雄,各家各有评说,但是在康拉德创作《吉姆老爷》的过程中,他的英雄情结始终左右着主人公吉姆的命运。小说中康拉德对场面描写的刻意安排以及小说的外部形式,都以把吉姆塑造成一个悲剧式英雄为目的。康拉德的英雄情结在暗中指引着他把吉姆推向死亡,并在死亡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悲剧英雄。  相似文献   

20.
《吉姆老爷》是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英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人公吉姆因一时胆怯,铸成大错,一直背负沉重的道德枷锁,几番退避却无法走出阴影,最终以慷慨赴死实现对道义的担当。吉姆可望而不可及的英雄梦想,吉姆性格中的悲剧因素和社会带给他的重重压力等三个方面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