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认为,我国西南位于亚洲大陆与中南半岛的衔接处,大陆文化向南传播,滨海文化北上渗透,都必须经过这一咽喉地带。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是决定我国西南地区民族研究的重要地位的首要因素。作者对比了泰国的和我国的一些古代遗址考古发现的资料,认为加强对西南民族的研究,不仅关系到解决西南各民族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中国民族古代文化的来源问题,以及整个亚洲太平洋区域文明的形成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奴隶社会究竟终止于何时,这一问题目前虽然尚无定论,但学术界一般的意见,都认为应在春秋战国之际。不过在中国的西南地区,由于古代多民族杂居,社会发展又不平衡,大部份区域至秦汉时代仍然处于奴隶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于这一部分民族奴隶制的研究,无疑的属于中国奴隶制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所呈现出的若干规律性,也将大大丰富中国奴隶社会历史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试论清代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新特点方慧本文认为,清代西南地区民族关系的发展和演变出现了新特点,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布更加交错杂居,基本形成了今天各民族之间“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而他们在政治、经济、乃至文化诸方面的联系日趋紧密,在中华民族的人...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中国带全局和战略意义的诸多问题中,扶贫开发和改变中西部的贫困面貌,应为其中之一。这一问题之所以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是基于它在现实与未来的发展中已经并将可能产生一系列经济、社会、政治等问题。因而,缓解和消除贫困,是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国家制订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决心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逐步消除贫困,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一贯方针。并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采取许多特殊政策和措施;作了极其艰苦的工作,成绩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5.
基诺族识别四十年回识——中国民族识别的宏观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基诺族识别四十年回识——中国民族识别的宏观思考杜玉亭基诺族作为一个单一少数民族被国家确认于1979年,而对他的民族识别则始于1958年;对其至今40年的追踪研究,可以为认识中国民族识别提供一种新颖生动的宏观视角。一、识别与确认笔者首次对基诺族识别的时...  相似文献   

6.
基诺族的识别经历了曲折过程,可以被看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例,原因在于:其一,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依据,但在实践中又对它进行了根本性修正;其二,历史意义巨大而深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口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上说,族群认同与民族识别因族群与民族分别具有文化属性与政治属性而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族群认同是建立在民族识别工作以及随之而来的民族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它已由原有的文化表征发展为具有功利性的可以获得实际利益的象征物.湘西红土溪村土家族民族成份的更改以及族群认同变迁的个案,可望引起人们对现代中国族群关系演变过程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伴随着对中国民族政策的全面反思,民族识别成为其中一个争议焦点。鉴于前苏联、中国、前南斯拉夫、越南等国都同为社会主义国家、民族成为这些国家在国内的一种制度安排之客观现实,从特定的民族政策体系框架内对民族识别问题进行解读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理解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南地区     
《中文信息》2007,(10):117-152
中国西南是国内秋游最火的地区,刚进入初秋季节,西南的山村是五彩的红,黄,绿,褐色,层林尽染,这里也是国内最大的红叶景区,醉人的枫红,是专属秋天的美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意境自古以来为多少文人的骚客吟咏,为多少人所向往。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两大战略关系王小刚一、沿江开放与沿边开放的战略关系在整个八十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基本上采取的是沿海开放战略,并由此取得了沿海地区经济高速发展的巨大成就。然而,不可否认,这种单一的开放战略也带来了种种弊端。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具有多种文化传统的国度。千百年来,在中国大地上,诸多民族的分合聚散,争攘不一,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各个民族在激烈的变化中,不断吸收和同化新鲜血液,而又始终不割断其文化传统,从而使我国出现了繁花似锦,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民族与各兄弟民族,在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识别工作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落实民族政策,进一步探索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第一次具体实践。它以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各民族的自然地域、语言文字、经济生活、文化和心理素质等要素,进行了历史的综合考察和分析,科学地确定了新中国人口的民族构成(民族成份)和民族称谓(民族名称)。  相似文献   

13.
民族识别简述及带来的思考民族识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牵头、学者参与对我国的民族状况进行调查从而使之清晰化的一个包含着政治、学术性质的事件。在民族识别过程中,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是识别的理论基础,但是中国的民族状况的复杂性远远超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背景与现状 在过去的三年里,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苏联的解体和经互会的消亡,东西方关系的重要性已经让位于南北关系。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区域化联合对发展中国家进一步构成威胁,使得南北关系更加不平等。第一,它使得发展中国家更加依赖于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0年5月的报告,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外债为3,360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东盟国家(即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是亚洲东南亚地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集团,在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我国西南地区距离东盟国家较近,有着发展同东盟国家经济贸易的较优越区位条件,因此,努力发展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对促进西南的进一步对外开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发展趋势日益加强,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目前,世界上130多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卷入区域经济合作的浪潮中。这一发展趋势是战后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对于形成新的国际分工和专业生产化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无论交通工具怎样方便,国家间在地理上的相邻程度而带来的市场远近总是一种比较优势。因此,各国、各地区都把建立区域市场作为区域经济作用的首要目标。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出现了各种不同…  相似文献   

17.
1987年8月8日,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在昆召开学术讨论会,探讨克木人的民族识别问题。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的二十多位民族学、语言学、历史学等有关学科的专家出席会议。 克木人自称Kamu,含义是“人”或“人民”;汉族称克木人为“岔满”。我国的克木人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景洪两县南部丛林、坡地和山麓地带,地处中国老挝边境线附近。据1987年6月统计,克木人居住在19个自然村,496户,2595人。村寨大都相邻,基本上连成一片。克木人在东南亚分布众多,据有的学者研究,老挝约有30万克木人(1973年),泰国约有6万(1962年)克木人,越南  相似文献   

18.
黄玲 《江淮论坛》2012,(5):15-20
越南文学蕴藉着神圣与世俗的双重叙事,其中世俗文化是其国家观念与中国儒家精神的结合,神圣文化多是民间叙事与古骆越族群神话叙事的衍化。越南文学在民族化进程中由爱国文学向国民文学发展,并在全球化背景下借用中越跨境民族的神话传说作为民族文化的再生资源。越南文学的民族叙事蕴含着本土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层多维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陈连开为支持《中国民族文化大观》、《中国民族文字与书法宝典》的出版,日本国以学校法人、学习院理事津田正裕先生为团长,率团于2月20──25日专程来考察访问。这是中日友好,从政治、经济领域向文化建设领域发展的一个生动的例子。日本友人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北方民族的萨满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多神教,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突厥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语族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原来都信仰过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萨满教在上述很多民族中已被佛教(喇嘛教)和伊斯兰教所取代。唯有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和个别地区的蒙古族,直到解放时还信仰它。萨满教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内容和祭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