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传统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刘香成的照片,感觉不仅仅是一幅幅珍贵的中国社会历史图录,更是一个新时代开启的鉴证。  相似文献   

2.
步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美援朝战争馆》,有一幅巨大的历史照片,照片上一队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雄赳赳、气昂昂,巨龙般地行进在白雪茫茫的鸭绿江上。这幅照片就是志愿军某部摄影记者黎民同志拍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相似文献   

3.
两幅毛泽东照片的产生 这是一次让同行们羡慕不已的“组织”行为。多年来,几乎所有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会报以会心的微笑。听到这个故事的同事,也会对摄影记者的行为赞赏有加,来自摄影记者供职机构的官方评价也很高。  相似文献   

4.
正双城生活嫌隙渐生2015年5月的一天下午,正在学校上课的徐志明收到昔日学生贺小晨发来的微信:"师母和我们老总走得挺近的,我偷偷拍了几张照片发给你看看。"看了贺小晨发来的微信和照片,徐志明心里也疑惑起来:妻子在职场上的确混得不错,这两年又是升职又是加薪,难道她真的跟老总关系暧昧?时年30岁的徐志明是陕西西安一所大学的英语老师,2011年"五一",他参加朋友婚礼时,对  相似文献   

5.
《上海科学生活》2003,(12):36-36
这是一幅温馨的画面:挂在墙上的画框电视正在播放小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的照片,那些通过编辑的照片配上柔美的音乐.似乎变成了一部小宝宝成长的纪录片,眼里看着小宝宝那或高兴、或气愤、或悲伤的表情.耳边飘着柔美的音乐,我们的心情也似乎变得明净起来。  相似文献   

6.
饶平如与妻子毛美棠从相识相爱至生离死别,历经整整一甲子。5年前.妻子去世。在两人共同生活的60年里,妻子的照片时有遗落。生活的点滴也无法保留。于是他把对她的思念画成一幅幅图画,  相似文献   

7.
峥嵘 《现代交际》2004,(6):30-31
刚考进一家大公司的档案部工作不久,我就碰上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天晚上,老总带上我们档案部六个职员到一家比较别致的小酒楼吃饭。刚吃几口,老总突然说这菜不合他的口味,一向举止文明待人宽容的老总脸色不好看了,还骂了几句难听的话。之后竟说:“摔他一只杯子!谁干,我奖他一百块钱!”说罢,就环视了一下在座各位。  相似文献   

8.
《公关世界》2016,(16):92-95
是的,这张照片可以说毫不时尚,也没有宏大的叙事背景,和政治、历史、色情绝缘。照片中一位年轻姑娘正慵懒的躺着,橘色的毛衣把她的身体曲线完全掩盖,这种平躺的姿势,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完全交给了地心引力。橙白相间的格子裙刚好遮到了膝盖,不给人留哪怕一丝遐想的空间。她好像在思考什么,玩弄头发的左手和随着思考无意搓揉一张纸条的右手已经让她的情绪表露无遗。最令我们视线难以移开的,是这姑娘的眼神,显然她在专注地思考着,或回想着,她眼神并没有聚焦某一点,但脑海中一定是一幅丰富的图景。  相似文献   

9.
徐宗达 《城市》2002,(4):59-60
一、真实的记录,是摄影有强大生命力的基础摄影,作为一个新的艺术门类,真实是其特征:凡是在镜头范围内的东西,无一例外地全被摄入照片,相反,镜头前没有的东西,在照片中也不可能出现。但是,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照片也有了不真实性。例如,在反映天津城市建设的照片中,海河两岸重重叠叠全是高楼大厦,虽然高科技的产物天衣无缝,但是天津人看到这张照片时,却无不惊疑不已,这样的照片,就失去了照片本身的意义。本人在拍摄天津城市建设面貌时,坚持以真实手法去反映天津,只要深入到实践中去观察,是不难用相机拍下真实的高楼林立的…  相似文献   

10.
作为摄影人,将作品结集出版是我的宿愿。《光影留痕》收集了近八十幅作品,看着这些照片,感触良多,思绪万千。特别是当我打开那些尘封多年的老箱子,从中翻出有些已经粘连发霉的老照片时,一幅幅动人的场景在眼前浮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脑海里跳跃……  相似文献   

11.
“撞衫啦,撞衫啦”,同事刚见到我就叫了出来。我还没回过神。老总便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我抬头一看,老总竟然穿了一套和我一模一样的西装,都是皮尔卡丹的牌子,都是双排衣扣,只是矮小而肥胖的老总和我身型不一样,穿出来的效果略略有些不同而已。据说娱乐圈称这叫“撞衫”,是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我很快就发现老总脸上的不快,仿佛撞衫仅仅是我的错似的。  相似文献   

12.
白领的早晨     
老猫 《女性大世界》2004,(2):126-128
周威伦 事情的起因毫无征兆。我们公司的副总突然跳槽,日常工作只好由老总主持。老总上班的时候很不耐烦,就把胡洁非叫去谈话。早晨天空晴朗,从写字楼的落地玻璃能一眼看到西山。下面是被堵得一塌糊涂的二环路。我看着那些走不动的汽车发呆。当时我还有点心里酸酸的。因为公司的部门主任只有我、胡洁非和李婵三个人,新的副总人选,必须要从这三个人里挑。所以老总把小胡单独叫去谈话,我实在不太舒服。  相似文献   

13.
清明将至,翻阅北京出版社1979年1月出版的《人民的悼念》摄影画册,发现书里有一幅标语照片似曾相识。该书前言说:“摄影画册——《人民的悼念》,真实地记录了在敬爱的周总理逝世后,人民对他的深切悼念和由此而爆发的‘四·五’革命运动。”那幅照片里的标语内容为:“必须清算。四人帮’在天安门事件中血腥镇压悼念周总理的革命群众的反革命滔天罪行!!  相似文献   

14.
我怕“青面虎” 梅子任职于一家外资企业。是老总的行政助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美差,只要协助新加坡籍老总处理事务,接接电话递递茶水。便可以背靠大树好乘凉了。但梅子烦的就是那个不苟言笑的老总——称之为“青面虎”。因为他的脸上永远看不出什么时候高兴,什么时候烦闷。  相似文献   

15.
ReDegg画廊     
《上海科学生活》2001,(4):94-95
便宜的数码相机让所有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摄影师.并且立即能看到拍照的结果。数码相机的优势是方便.其缺点是图像质量差。本期的ReDegg画廊展示了两幅质量完全相反的照片。第一幅照片是用具有照相功能的索尼摄像机拍摄的嘴的周围。.此相机不是用来拍摄印刷质量的照片,但将此相机拍摄的照片放大后会出现有趣的效果:马赛克效果的抽象图形.  相似文献   

16.
胡友松老人的家,在北京东郊的一栋居民楼里。这里挂满了她各个时期的照片。而当年让李宗仁一见倾心的那一幅,就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 胡友松的母亲胡蝶,1908年生于上海,16岁考入中华电影学校,从此步入影坛,并很快在中国影坛走红,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第一电影明星,一度被观众评为“电影皇后”。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敬爱的朱德元帅在百忙中曾两次来到旅顺口军港视察。我与老搭档军事摄影家张友林跟随采访。在纪念建军80周年的日子里,看到当年朱老总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抚今追昔,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难忘经历。旅顺口军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是世界五大著名军港之一,素有"京津门户"之称。德高望重的朱德总司令非常关心这里的海军建设和祖国人民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甜蜜的回忆     
甜蜜的回忆一览编译图/罗天文抹去影集上的灰尘,玛丽不觉轻轻地叹息了一声。她已经很久没有翻这些照片了。她慢慢地翻开影集,那一张张照片唤起了她甜蜜的回忆:这一张是她和查克结婚那天拍的,两人笑得多甜!这一张她拿着的蒲公英,是查克特地为她摘来的。还有这一张,...  相似文献   

19.
为老板着想     
某文化企划公司的老总接手了一本杂志,紧锣密鼓地开始搜罗人才,于是甲和乙两人被朋友推荐到了老总那儿。老总要他们自己报个薪价,乙说,好多家报刊请我去,开价不菲,月薪5000元吧!总面有难色,公司里的员工大都在千元左右,乙的要价高了许多,可想想人才难得,再说一下子找个合适的也不容易,也就答应了。然后问甲,甲说,我先做做,你看多少合适就给多少吧。 其实,甲乙都知道老总有几百万的身家且出手豪爽,甲想老总虽说也算是个富翁,可也是一分一厘挣来的,并不容易,再说一本杂志的先期投入也需一大笔,自己先把事情做好了,…  相似文献   

20.
观潮 《老年人》2007,(12):36-38
2007年8月,著名特型演员王伍福凭借在电影《太行山上》一片中的出色表演,荣膺中国电影最高奖——“华表奖”最佳男演员奖。王伍福先后在近60部影视剧中扮演朱老总,戏里戏外他都像朱老总那样做人和生活,受到人们的称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