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3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创造性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中国以“一国两制”方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现代史上创下了一个奇迹,是没有先例的。“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重大创造。从国际法看“一国两制”构想更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二、“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在坚持一个国际法主体,即一个中国的前提下,谋求大陆与香港共同繁荣与发展;三、“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土处于分裂状态下的国家实现和平统一,给予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探讨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理论依据,以及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构想。文章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出发 ,阐述了“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提出 ,以及对和平共处原则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创造性运用 ,论证了这一构想所具有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意义李清德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和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解决了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的国家结构形式选择这一难题,在保持单一制国家结构框架下,创造性发展了传统国家结构理论。“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论“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和条件于桂英“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为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增添了新内容。它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史上的一大创举,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政治智慧。这一构想是实现祖国对台湾和平统一,对香港...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统一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两制’构想是在争取祖国完全统一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是实事求是的产物。“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首先被用于解决香港问题。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帝国主义借口保护英商进行鸦片贸易的所谓“利益”,以武力入侵我国,迫使清王朝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出发,提出的和平解决香港、台湾问题的科学构想。这一构想,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丰富了新的内容,为和平统一祖国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也创造性的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尊重中国的历史与现状,考虑到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民族利益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国两制”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统一祖国大业,解决某些国际争端,都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绝不是随心所欲提出来的,而是具有坚实客观基础的科学决策。“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这一特定理论课题的特定本质内容,就是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就失去了“一国两制”的全部意义.而“一国两制”能够由科学构想变成客观现实,是由矛盾同一性的本质、社会主义祖国的主体地位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必然代作资本主义这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规定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了“一国两制”理论从形成到实践的漫长历史过程.经过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使“一国两制”终于从理论上形成并付诸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主张,可以说是“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的思想先导;经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努力,“一国两制”理论终于形成并初步运用这一理论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香港、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使“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成现实,并将进一步促使台湾问题的解决,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国必将会立于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我们坚持“一国两制”的原则 ,已经使香港、澳门顺利回到了祖国怀抱 ,这一科学构想在实践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台湾问题上 ,我们相信坚持“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不仅对全中国人民有利 ,对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有利。“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J“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今年7月香港回归祖国的实现,对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振兴中华和促进世界进步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试图对“一国两制”构想的哲学基础作一探讨,从哲学的高度把握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实践性、可行性。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实事求是的产物马克思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我们时代的精华就是建设有中国特…  相似文献   

14.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适时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这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这一伟大构想在港澳回归的实践过程中以其原则性和灵活性高度统一的辩证思维,成功地处理了诸种复杂矛盾,步步闪烁着实事求是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15.
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和平统一后的中国,将突破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框架,在世界上树起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内部两种社会制度主次共存;统一多民族的“单一制”与“复合制”的某些特征兼容互补;完整独立的国家主权与地方治权有机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实践及新型国家结构模式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6.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伟大创造.本文认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思想基础;有关方面“都能接受”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原则;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7.
“一国两制”不仅在理论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对加速中国现代化进程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一国两制”使中国现代化获得了崭新的政治内涵,有助于实现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促进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论述了保证“一国两制”构想实施的重要条件.认清“一国两制”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为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提出和形成,当今理论界争说不一。本文仅就“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要素及其形成问题,作一些历史的初步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国策,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重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总结历史经验,根据国际国内的条件提出的和平统一的总方针总政策。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获得的巨大成功,它对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被,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着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结构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以新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结构理论,并经受住了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检验。“一国两制”从构想开始变为现实,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新的胜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