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运体 《中文信息》2013,(10):140-140
本次调查以某高等专科院校大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来了解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现状,问卷分剐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状况良好,但存在一些问题,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2.
智能手机具有交往流动化、参与普适化、表达个体化、形式多样化等传播特征,为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一方面,智能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时空,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思维转向,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体系;另一方面,智能手机思想政治教育也容易陷入技术驯化、交往异化、消费异化、传播异化等困境。二者之间的相互博弈为智能手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充分利用好智能手机传播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福利和优势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在新的时代背景和技术发展前景下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化、大众化和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和重建阶段;20世纪9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发展阶段;新世纪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的创新和加速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走过的历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回归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务实化是关键;贴近实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科学化是根本;与时俱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是保证。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明显加剧,使得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诸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与外界交换不平衡、教育生态的动态变化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等生态问题。鉴于此,有必要从生态观的角度,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特点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危机的具体表现,并从教育生态的视野探讨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是我国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环节,它的实效性决定了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我国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学生前期教育乏力,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功能认识不足,任课教师驱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首先要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功能和任务,最关键的是要创新教师激励机制,同时要在课堂外重视并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意识形态,它是服务于政治、经济、文化,并随之变化而改变自身的模式.在此梳理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历史,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初至2004年这段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并论述了与这三个时期分别相对应的控制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管理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服务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既相互区别、不可代替,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深化和细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目前在高校教育中,存在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隔裂开来的倾向,影响其双方作用的发挥,只有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才能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因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我国高校保守、僵化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化、知识化和工具化倾向较为突出,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和时代需求相脱节。如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继续深化、发展的关键问题。立足于这一现状,文章分析了生活化教学模式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重大现实意义以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主要弊端;阐述了从课内、课外等多渠道加强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过程和目的不可分割,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对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具有前提性意义。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本质为出发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性为出发点,革命年代和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社会本质为出发点。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出发点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不能生成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存在为出发点,沟通了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改进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对当前人的生存困境的化解也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彭晓薇 《南方论刊》2010,(5):100-101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各项事业获得了飞跃发展,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举世为之瞩目。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