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2 毫秒
1.
本文主张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引入高校人生观教育中,培养大学生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来思考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个人自身的持续、和谐、积极、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入,一方面拓展了人生观教育的理论内涵,实现理论上的创新与突破;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了人生观教育与当前可持续社会发展方向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2.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文化教育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文明以止,其必由学。我们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教育,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升华“和而不同”的理念、倡导生态文明、树立非功利的社会本位观,促进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和谐理念的认识不断深化,并赋予其新的科学内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正确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和谐理念.  相似文献   

4.
教育消费增长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居民在教育消费方面的投入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认同,但教育消费社会认同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潜藏着巨大的社会发展危机.针对我国教育消费的社会认同现状,从社会的心理文化角度挖掘其影响因素,强调居民教育消费的心理行为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进而对我国教育消费的合理性、适度性发展趋势予以评价.引导我国居民树立合理适度的教育消费理念,为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传感器,随时传达并感应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脉搏.和谐教育把类主体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对当前主客关系下占有式个人主体性导致的教育诸多异化状态反恩的结果,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终极理念.和谐教育下类主体的尊重和重建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真问题,是现实和未来教育价值的终极取向.  相似文献   

6.
生态消费是指人类的消费活动与自然相和谐,取之于自然而不破坏自然,作用于自然而不损害自然,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社会永续和谐发展。从内容上看,生态消费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经济社会发展三者的和谐共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体现;从理念上讲,生态消费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消费指导思想;从原则上看,生态消费体现了物际公平、人际公平、国际公平的原则,成为和谐社会发展重要条件;从目的上看,生态消费满足了人们的生态需要,实现了消费从工具到目的的转换,是人类三元需要有机结构体系循环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内驱力。生态消费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自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系统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整体批判的基础上,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等作为制度性障碍与不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关系,及其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科学发展之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和谐归根结底是人的和谐。而社会人的和谐必须以每个人个性的和谐为基础。个性和谐的人只有通过教育去培养、创造。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造就其和谐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是以人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主体部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是建设学习化社会的理论基础 ;“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 ;“全面教育”理念使教育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对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绿色奥运核心在于绿色体育;绿色奥运的理念应延伸到赛场内外,使赛场内外都达到绿色,进而实现绿色体育,实现体育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功能和理念,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和谐、和平、发展而设想、创造并使之产生积极成果而进行的体育运动,从而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奥运也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和谐社会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而经济效益则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出发,阐明林业可持续发展在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上探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对现阶段我国林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人的本质的哲学视野来分析,人的本质在历史发展中有着多重表现样态,人的本质层次的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分别构成了人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因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就必须实现人的本质层次差异和谐化与和谐差异化的逻辑互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新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刻的关联。可持续发展理念是西方一个多世纪文化反思尤其是近半个多世纪环境与发展两个方向反思的结果,其确立过程逐渐将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可持续发展概念本身也充分体现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丰富思想,强调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实现社会公平,提高自我依赖,达到人类与生物圈的平衡。然而,可持续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强调,并不是要强化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人类中心主义,即力图达到人与自然的双赢,既要充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又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观从人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出发,要求教育工作要做好"以人为本",精心构建和谐的大学环境,协调好校内外方方面面的关系,率先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将和谐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可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创新对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是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正确认识和谐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内涵,把握和谐文化服务于科技创新的理念,对于发展社会经济、振兴中华民族,再创"中国奇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蕴涵着人与大自然、人与森林平衡发展的和谐理念,林业文化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林业文化。林业文化的主要内涵就是和谐,林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面对直接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中国林业发展必须确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人又必须与自然和平 共处,达到人—自然—社会系统更加和谐、完整、均衡;倡导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全民中确立适 应中国林业发展的和谐林业观、经营伦理观、森林文化观和绿色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它涉及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通过对传统发展现的反思,人们认识到经济增长只是社会发展的手段,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还是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和谐协调的发展。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和投使的时代理应终结,和谐融洽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正成为人类共同的理想。此外人与人的和睦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和保证。人类社会中的不公与强权是导致生态失衡的深层原因。因此,消除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是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大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理念是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大自然观在当代的体现,其本质均是对和谐的理性追求,所涉及的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不但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所关注的,而且是现代教育哲学所迫切需要回答的。无论是科学还是哲学的掌握与利用,都必须借助于教育。发展科学文化教育应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绿色文化是现代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要求青年具备环境意识、环境理念,继而形成生态文明观和文明发展观。相应地,社会、学校要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天人和谐的自然观、自然资源的价值观、关爱自然的道德观、永续利用的消费观等几方面对青年进行教育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发挥绿色文化的生产力功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公开课上抛弃部分能力相对较差和调皮的孩子"是一种以伤害孩子稚嫩心灵为代价以换取课堂教学效果的越轨行为,是与我们和谐社会构建相冲突的教学行为,是背离幼儿教育宗旨和和谐教育理念的教学现象.它不仅背离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背离人与人的和谐、背离人与知识的和谐和背离人与自身的和谐.这种背离和谐教育理念的现象值得我们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