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清 《中国人口科学》2012,(4):25-34,111
改革开放后,中国以高投资率带动了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的不断减少,劳动力供给增长开始跟不上高投资带来的劳动力需求的增长,城市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工资加速上涨、投资的产出与就业效应不断降低的挑战。文章利用2004~2009年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工资上涨对劳动力供给的拉力是递减的,而对劳动力需求的抑制作用却是递增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比较静态分析结果显示,投资的工资上涨效应在递增,而投资的产出与就业效应在递减,因此城市工资上涨是必然趋势。此外,工资上涨对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抑制作用,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中国继续实行投资拉动的增长方式已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王亚菲  王瑞  徐丽笑 《中国人口科学》2022,(4):74-87+127-128
文章基于有效需求理论,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调查数据和中国省级多区域投入产出表构建扩展的列昂惕夫需求驱动模型,估计2020年中国31个省份流动人口消费拉动的增加值规模,并设计基准、城镇化和市民化3种情景对“十四五”期间流动人口消费的经济影响及最优发展路径进行量化评估。结果显示,2020年流动人口消费引致的增加值达8.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8.2%);中等收入流动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消费拉动的增加值约占60%;流动人口消费创造的增加值60%以上体现在与食品、居住消费活动相关的部门;“十四五”时期加快流动人口市民化是扩大流动人口消费助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流动人口的消费需求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对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扩大中等收入流动人口规模是增强社会有效需求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突破点;“十四五”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政策实施的重点领域之一,仍是推动流动人口市民化并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十年来的经济发展表明,在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种动力中对外出口会随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确定性与不可控性,政府投资仅仅是出口与消费受阻时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具有波动性、滞后性特征,而基于消费需求尤其是老年消费需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老龄产业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它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所以,要从扩大消费内需入手,就必需大力发展以物质和服务消费为导向的老龄消费产业,使之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重要增长极。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国非农产业就业的三种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非农产业是拉动就业的主要部分,非农产业拉动就业可以划分为三种效应:增长效应、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种非农就业效应的分析,得出发展经济是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和改善就业结构促进就业的结论,并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就业压力的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考察了当前我国劳动力总量空间分布并分析了中国省际城镇失业水平、各省剩余农业劳动力数量及1997年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情况。利用这三个指标笔者考察了中国就业压力的空间格局。此外,本文还结合各省固定资产投资和GDP增长速度就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对现今中国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利用1996~2006年中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从整体上估计了工业品进、出口对工业行业总体就业的影响,并分部门检验了工业品贸易的就业效应,以考察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影响的行业差异.整体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口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工业品出口能够促进就业.分部门估计结果表明,工业品进、出口对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部门差异.但从长期来看,不能过分依赖出口贸易拉动就业增长,必须增加国内需求;也不能因为工业品进口暂时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采取限制进口的政策,而应该在扩大进口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进口商品的结构.不同的部门要根据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采取不同的贸易和就业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琳 《人口学刊》2014,(2):74-81
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际间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与我国总体及四大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教育经费支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说明在该地区高等人才存在一定的外流趋势;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普通高校数量的增加确实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固定资本投资依然是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我国今后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适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化,仅对西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单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需要在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1年的省际间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与我国总体及四大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教育经费支出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东北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中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说明在该地区高等人才存在一定的外流趋势;在全国的大部分地区,普通高校数量的增加确实对该区域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提升作用;固定资本投资依然是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说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是我国今后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适龄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弱化,仅对西部地区表现出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单纯依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需要在进一步提升劳动力素质方面多做努力。  相似文献   

9.
工资变动影响中国制造业出口部门就业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劳动经济学的派生需求理论,证明工资通过4个渠道对劳动力就业造成影响。文章的实证分析表明,工资水平的上涨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部门的就业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制造业的产品需求弹性对工资就业效应虽然产生负向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他要素的可替代性高有助于促进工资的就业效应;在中国制造业出口部门其他要素的供给弹性与工资的就业效应负相关;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例作为影响工资就业效应的主要因素,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长期劳动力供需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伦 《西北人口》2014,(1):45-49,55
文章采用Leslie方法预测2015-2050年中国人口总量及其年龄分布结构.据此预测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力供给总量,根据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预测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计算劳动力供需缺口。结果表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总量都呈现减少趋势,供给减少更快,2015年后,劳动力市场将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并有扩大趋势。面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供需缺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