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 ,人们对谢幼伟的思想学术研究不多 ,尤其对他的《现代哲学名著述评》介绍就更少了。实际上《现代哲学名著述评》里有大量关于中西哲学的歧异与会通的例证 ,诸如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阐发 ,对西方学理的介绍与输入 ,对中西哲学的融会贯通 ,综合创新 ,这些对促进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向现代的转换方面做出过不可忽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历史的求真与求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求真与求善是历史研究的两大原则,求真是史学学术性的基本要求,求善是史学社会性的功能体现。只有遵循求真与求善的原则,才能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发挥历史研究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历史渊远流长,中国的史学也可说有很久的历史。但是始终没有写出一本中国自己的历史哲学思想史。西方历史哲学的第一部著作始于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约在公元5世纪。而中国的历史哲学如果从司马迁的《史记》算,恐怕也比西方早近5个世纪。但是,在近现代研究历史哲学思想方面,中国可就大大落后于西方了。近现代西方在历史哲学界基本上(虽然并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总结出自己的历史哲学思想发展史:从思辨的历史哲学走向分析的历史哲学,中世纪的圣奥古斯丁的基督教神学史观;启蒙时代世俗化历史观;德国的康德、赫德尔、黑格…  相似文献   

4.
论及尼采在沉思真理与谎言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哲学变革与创造的思想理路,重新确立了理解尼采哲学的起点。在柏拉图阐释了哲学家可以机智谨慎地说谎的启示下,尼采也对柏拉图的哲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指出被柏拉图称作真理的“纯粹精神和自在的善”本身就是谎言,正是这一谎言书写了西方虚无主义的历史并最终合乎逻辑地引发了西方人的价值危机。在此基础上,尼采提倡清除传统哲学中的谎言,重估一切既往哲学的价值,并开始了以“权力意志”取代“求真理之意志”,以“永恒轮回”终结形而上学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安乐哲的比较哲学方法论.安乐哲的中心问题意识是纠正西方思想界尤其是西方哲学界对中国哲学的误读,围绕这一中心问题意识,他的学术事业有两个基本点:一是西方传统对中国哲学的误读,另一个是向西方哲学界论证和宣传中国哲学的深刻内涵.其理论主旨是通过三个学术研究系列来体现的,即中国哲学经典翻译系列、中国哲学思想评论系列、中文与英文的中西比较论文系列.这几个研究系列都基于四大理论资源:港台新儒家对中国哲学的解读,西方的汉学训练,美国实用主义的哲学资源,以及当代中西比较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在此本文分别论述他的比较哲学方法论的各个侧面.  相似文献   

6.
在求真求善求美的问题上 ,哲学与科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有其共同性和一致性的方面。同时 ,两者在视野层次上、方法上、结果与目的上 ,更有其特殊性和差异性的方面。而后方面却常为人们所忽视。  相似文献   

7.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认为,基于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国哲学有着与西方哲学不同的本体论、价值论和表达形态,因而常被西方哲人所误读;中国哲学有其自身的发展脉络,但却并未产生过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形态,要做到这一点,须借鉴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精神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推进自身向着现代意义上的哲学形态转变。  相似文献   

8.
作为"身体哲学"的中国哲学的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西方传统的意识性哲学不同,中国古代哲学乃为一种身体性哲学。该哲学不仅从身体出发以其突出的此在、性感和历时的性质而与西方哲学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且其哲学的整个历史亦循着一种迥异于西方哲学史的理路而展开。如果说西方哲学史是一我思之于我思对象不断逼近的线性论的历史的话,那么中国哲学史则体现为一根身的道体一辟一阖的循环论的历史。就其大的脉络而言,先秦哲学标志着身体的挺立,宋明哲学则意味着身体的退隐和与之相偕的心识的觉醒,而明清哲学则代表着向身体的回归的运动。这一中国哲学史的内在理路的揭示,既历史与逻辑一致地是对身体而非心体这一中国哲学本体的真正澄清,又对于我们把握整个人类哲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以一种历史的辩证法为我们表明,正如西方的意识哲学的启蒙曾经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的现代文明那样,在后现代日行日近的今天,对中国古老的“身体之书”的重新解读,也必将使中华文明再次为人类文明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等值"概念的产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翻译等值在西方产生这一现象着眼,由小窥大,追问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折射中西哲学、美学、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哲学上讲,西方哲学注重本体终极在场的追问,而中国哲学没有;从美学上讲,西方美学重视语言对美的本质的清晰表达,而中国美学强调言与意之间的矛盾,强调神会与心悟;从文化传统上讲,西方文化重视科学,而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人文体悟;从思维方式上看,西方思维重分析、精确,而中国思维重整体把握和模糊认识。这一切说明,翻译等值的概念在西方而不在中国提出是种种差异使然。  相似文献   

10.
肖洛霍夫的思想倾向可从三个方面来考察 ,一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拥护者 ,他为苏联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事业摇旗呐喊 ,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 ;二是作为民众疾苦的呼吁者 ,他十分关心人民的利益 ,不畏权势、敢于上书谏诤 ;三是作为求真、求善的寻道者 ,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了对自己理想中的世界观的追寻  相似文献   

11.
哲学系楊荣国敎授在《学术研究》今年第五期发表《刘节先生历史观的哲学基础的剖析与探源》一文,对刘节錯誤历史观的哲学基础进行了揭露和批判。文章首先从刘节在《学术研究》一九六二年第一期发表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問題》一文談起,指出刘节在这篇文章中宣称要用“天人合一”說去論述中国思想史上的問題,是明白把自己置于与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相对抗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家庭危机"与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话语中的"无家性"问题关联。西方"无家性"哲学是以"知识—存在"为存在论,以"精神—伦理"为伦理学核心的体系,其缺陷在于离开与人生命天然相连的家庭,囿于知识、精神话语表达人伦情感。从身体语言思考哲学的"无家性"问题,就会发现中国传统哲学因"重身"进而"重家",继而形成"天下一家"的思想;而西方传统主流哲学因"灵-肉"二分,并把身体对象化为没有灵性的物质实体,进而导致理论上的"轻家"、"祛家",以至于灵魂漂泊,"无处安家"。要重建以家庭为中心的现代文化,中国传统哲学"身-家-天下"的一体化范式,可望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的崛起,其主要的政治价值观将逐渐对中国和整个世界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了解、比较和学习中国政治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本文试图将中国哲学传统中精英统治、等级制度与和谐文化三个主流价值观,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中的主流价值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司法证明的维度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认定案件事实是司法证明的核心目标.唯有基于准确的事实认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才能得到清晰界定.但"求真"过程本身存在致错风险,需要进行理性规制.与此同时,"求真"并非司法证明的全部目的.人的社会性赋予了共同体重要意义.司法证明还必须尊重和维护某些共同体的价值,即"求善".当前中国司法证明机制和实践过于强调追求案件真相,而忽视了"求善".总体而言,司法证明具有"求真"和"求善"两个维度,"求真"是为了维护个体权利,"求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体的价值.唯有理清司法证明的双重维度,并在制度上对这两个维度及其竞合作出回应,才能促进司法与个人、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宋明理学家在其道德学说中,经常征引《孟子》中“孺子将入于井”的譬喻。这一譬喻,在解释孟子人性论中所说仁之端的同时,还显示出儒家伦理构架一个根本性的理路:重视“情感的自然”。儒家伦理思想在核心点上特别表现出以人的自然情感为基础,这一点与西方伦理学主流的理性主义传统有根本的不同。因此,以自然情感为基础,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并对推进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文化传统以及学术研究在五四运动以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之下学术研究出现了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现象。西方的科学、技术、思想、制度、文化以及学术思潮逐步传入中国,来自西方的概念范畴逐步成为主流的学术话语,基本上已经主导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 ,中国诗歌的主流是抒情言志 ,在西方诗歌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却是长篇叙事诗。究其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源在于 ,中国哲学文化具有内倾性格 ,强调“心”的作用 ,而西方哲学文化具有外倾性格 ,注重理性认知精神。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在西方流行过或正在流行的各种资产阶级哲学流派。这些资产阶级哲学流派,若从思想根源上来分析,都是资产阶级哲学传统思想的某种继承和发展,但在理论形态上又具有与以往的资产阶级哲学体系不同的鲜明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资产阶级哲学家们所处的时代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各种流派都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在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  相似文献   

19.
1967年,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怀特在《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中曾指出,现代西方生态危机的价值根源是基督教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自那时以来,挖掘现代生态危机的文化、哲学和价值根源,就一直是西方环境伦理学学者的一个重要工作。像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利奥波德那样,大多数环境伦理学家都认为,现代环境伦理学的许多基本观念都与西方传统主流哲学的基本观念相冲突,因而,环境伦理学是一种全新的、革命性的伦理学,它对整个西方哲学都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严复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留学英国,使其亲身体验了西方政治、社会环境,较早接触到了西方最新的社会科学成果,并译介了一批近代西方名著。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书,将西方进化论历史哲学引介到中国,改变了中国人的历史观念,对中国史学从传统向近代转变起到了理论先导的作用。20世纪初",新史学"产生,新史学著作纷纷以进化论历史哲学为指导,这与新史学家接受进化论历史观并与严复的交往有着密切的关系。严复是中国史学由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理论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