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丁·布伯认为人在世存在的本质关系是“我-你”对话关系;艺术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对话关系的本质体现,艺术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间的关系是“我-你”对话关系;马丁·布伯的宗教对话美学思想对巴赫金和伽达默尔的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提要]马丁?布伯的宗教哲学思想包含着强烈的对话解释学、对话哲学与关系哲学维度,实际上这些维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而它们的内在联系的基础就在于“我-你”关系对话。布伯这种“我-你”关系与作为伽达默尔解释学核心的解释学“我-你”关系得以成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同时与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受城市中心主义的影响,城乡从传统“我-你”(主主)关系转向“我-它”(主客)式的不平等关系,乡村价值被贬低。当代乡村营造中的困境以及诸多乡村社会问题,也是伴随着这一转变而产生。马丁·布伯的“我-你”关系强调一种互为主体、相互尊重(尊重他者的异质性)、平等对话的关系。列维纳斯在此基础上主张 “他者性”关系,认为只有坚持非对称性的为他者负责的伦理态度,才能彻底走出自我中心主义。乡村营造问题的缓解,也应在对乡村价值进行充分挖掘与认识的前提下,促进乡村价值的回归,使城乡走向 “他者性”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4.
《社区》2015,(9):8-8
“I You She”翻译成中文是“你、我、她(他)”的意思,这本是三个最普通的人称代词,平淡无奇,但如果你在四川省成都市的社区里打听一下,人们会告诉你,这是个很有名气的社会组织——“爱有戏”。“你、我、她(他)”包含了社区中的每一个人,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和连接。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人社会行为取向的讨论,概括起来主要可以分为“自我主义”、“大我优先”与“关系取向”这三种本土研究范式。但多数中国人可能既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以“大我”为中心,同样也不是简单地以诸多的两者“关系”为取向的,而是在与众人的直接交往与间接相处的具体情境中,倾向于采取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以建立、维持、发展或改善自身在某群体或社会圈中的“人缘”状况。个体在某群体或社会圈中的良好“人缘”,是个体在该群体或社会圈中长期摄取更多资源的重要资本。这种以自身良好“人缘”为指向的中庸之道的人际实践可称之为“人缘取向”。  相似文献   

6.
研究检验了任务特征对“人-组织价值一致性”与任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任务非常规性会强化人-价值一致性与员工绩效考核成绩的负关联,而任务依存性会弱化人-价值一致性与员工绩效考核成绩的负关联。研究提出一种非线性模型描述“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该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何以往研究对于“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绩效关系的结论不一致的现象。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视域下能源困境的伦理审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问题关系到人-自然-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延续。能源问题反映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紧张,实质是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危机。人与人、人与自身关系的紧张、“义”的沦丧、以经济理性僭越价值理性,是能源困境的根源。从“控制自然”到“遵循自然”的伦理觉悟,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态文明实践,为人类超越能源困境提供了可能。建构经济-环境-伦理生态,达致义利相融、德得相通,强化企业、政府等组织的伦理责任,呼唤“类本质”的觉醒是人类超越能源困境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自我观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自我不同于西方人的自我 ,中国人常用“自己”与“我”来表达“自我”。但是中国人的“自己”与“我”却有其不同的含义和复杂的关系。中国人的“自己”是个体最真实、最核心的代表物 ,它具有实在性、自私性和狭隘性 ;中国人的“我”是在交际中用来表达“自己”的语言符号 ,是角色期待的结果 ,因此 ,中国人的“我”就具有了间接性、不真实性和虚假性 ;中国人用“我”来表达“自己” ,用“我”来与人交往 ,“我”是嵌套在“自己”上的外环。  相似文献   

9.
管理心理学是发韧于本世纪初的一门年轻的学科,其学科理论发展的分期,一直是理论界莫衷一是的问题。本文从组织中成员的工作适应,人际适应及社会适应角度着眼,将它概括为三个阶段:“人-机关系理论”阶段、“人-群关系理论”阶段及“人-境关系理论”阶段。人-机关系理论倚重规范性的“技术论”,强调人的体能,于效率管理功不可没;人-群关系理论倚重描述性的“情感论”,强调人的情能与智能,对行为激励贡献颇巨;而正在崛起的“人-境关系理论”则从更宏观综合的立场上强调了组织内外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作用,突出了系统、决策、情势及共同关系等基本问题,为管理心理理论发展展现了一幅壮阔的图景。  相似文献   

10.
王涛 《中国农村》2007,(11):43-43
读书人必定读书,读书的人却不一定能称为“读书人”。这话不是我的发明,但我深有同感深信其理,而且觉得有再说一说之必要。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好比职业足球与业余足球的关系。后来想想不妥。职业足球有明星与球员之分,职业读书人也有教师与教育大师、码字匠与文学大师之别。那么,以读书、写书(或教书)为职业的人中的佼佼者,便可以称为“读书人”了?好像也不妥。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从“人我”关系亦即我与他人或他者的关系这一角度 ,重读孔子和儒家传统有关孝的思想 ,以期重新接近这一观念所蕴含的深刻伦理意义。孝这一观念所强调的是一个作为能够承担责任的伦理主体的我对他人的无可推卸的伦理责任。虽然从表面上看孝仅仅规定我与作为父母的这一特殊他人的特殊关系 ,但是 ,这是我与“第一”他人所发生的“第一”关系。作为我的第一他人的父母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切他人的“原型”,而我与父母的伦理关系已经是我与其他一切人的伦理关系的“原型”。本文从分析孔子所说的敬开始 ,孔子对孝中之敬的强调表明 ,孝远非某种自然感情 ;敬作为我对他者之敬蕴含着他者的某种“超越”性和我作为我的“主体”性 ,一种“我而为他”的主体性。最后 ,对作为孝的构成部分的“事死如事生”亦即为父母居丧守孝以及祭祀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美学尚“雅” ,以“雅”为人格修养和文艺创作的最高境界。“雅”之境是人与自身心、性的构成 ,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相互对待、相互造就中的构成。“雅”的开端 ,是“作人” ,就价值体系的差异而言 ,“雅”与“俗”的区别首先表现为主流文化与精英审美意识和大众审美意识之间的疏离与对抗 ;从人生美学来看 ,中国古代“尚雅”审美意识的确立 ,与中国文化中的“崇礼”意识分不开。雅俗之争 ,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中 ,对如何确立人的地位 ,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人的自我实现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从耶稣与犹太会众的关系,本文具体地阐述了《马可福音》的社会逻辑中的人人关系。它们都关涉耶稣是谁这一基督论的主题。这同时是马可写作的目的,是马可要向其读者传递的讯息。他们可能是两个群体,形成一定的张力:一是接受第一条诫命(12:29-30)、把耶稣的到来看成预演大卫之国的犹太人(11:9-10);一是第二条诫命(12:31)的信仰者、称“我的殿必称为万国祷告的殿”的外邦人(11:17)。不过,他们共有一个关于耶稣的形象:耶稣是基督,是人史关系(犹太传统)、人人关系(帝国文化)背后的人神关系中的上帝本身。  相似文献   

14.
“天人观”通过对“天人”关系的探讨,追问、反思世界与人生的究竟义。《庄子》中的“天”、“人”是一对互相对应的概念,“天”主要指代表宇宙运行本然之则的“自然之天”,“人”主要指违背万事万物本性的存在。以道家崇尚“自然”的思想为主旨,《庄子》论述了“天人”关系的三层涵义:“自然与人为”关系、“本性与非本性”关系和“理想境界与人间世界”关系,三层涵义依次递进,阐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确人应当追求逍遥自由的终极境界。  相似文献   

15.
道德自我在丰富的交往和社会性生活中确证和实现自我价值。恰当处理和协调他人与自我之间关系,是道德自我价值外向推展和实践的基本途径。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推己及人,求取人际关系和谐,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现实生活中人我关系的基本交往模式。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费尔巴哈的“我-你”关系论以及现象学视域中的“他者”理论,都是对人我关系价值的合理解释。当代社会人我关系中道德自我的外向推展价值体现在:人我之间和谐与相互尊重,交往中的情理结合,弘扬人道主义博爱。  相似文献   

16.
“感物”一方面注重自然景物,将景物视为作家创作的源泉与诱因;另一方面,又重视主体情感与客体景物的融会,讲究心物交应、物我同一。从“感”的原始义出发,萌生了传统的“天人感应”之说。进人中国古代音乐领域后,以心物感应为基础触发了艺术创作与审美思想;“物”有几种不同含义,体现了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钟嵘、王夫之、叶燮等人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感物”揭示出的是中国古代以心物感应为基础的主客关系认识,显示出心物之间“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论语·公冶长》篇中“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中的“材”,“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的“加”,“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敞之而无憾”的“憾”,“愿无伐善,无施劳”的“施”,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解释,本文试作辨析,以探求《论语》的原意.  相似文献   

18.
对“我在”及其根基的论证是哲学对世界的终极关怀的集中体现和根本标志。“我思故我在”、“我欲故我在”、“我在故我在”、“我做故我在”等是西方哲学家对“我在”之根基的不同解答。其中,“我做故我在”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它科学地说明了“我在”及其根基,为我们进一步求解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了一个理论思维原点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探讨“现实的人”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人”在整个实践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阐明了实践唯物主义从“现实的人”出发,首先应从“实践的人”出发  相似文献   

20.
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人的价值关系相互作用结构的合理建构 ,是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重要环节。人的价值是人的直接生命生存状态与规定性的反映。三维价值关系相互作用根据于人的直接生命生存活动与劳动生产活动的相互作用。后者相互作用两个过程的“衔接性”与同一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二重性”也就是前者相互作用的环节。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应当在“制度”与“观念”层面上建构合理的动态平衡的社会三维价值关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