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疗事故纠纷目前已成为我国消费者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践中,医疗事故责任难以认定,消费者的知情权无法充分的实现,又由于涉及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医疗纠纷案件难以处理,息诉服判率十分低.本文从医疗事故的含义、性质、医疗事故的鉴定、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免责事由以及《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如何处理医疗事故及相关法律制度法学界、医学界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处理医疗事故案件所适用的最主要的法律是1987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的出台使司法机关处理医疗事故时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进入了...  相似文献   

3.
医疗损害是在诊疗护理过程中,医疗行为对患者产生的不利益的事实。医疗事故是行政法上的概念,与医疗损害存在本质区别。我国目前关于医疗损害的相关立法在医疗损害的赔偿范围及赔偿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冲突。《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医疗事故的行政法规,不能成为解决医疗损害民事赔偿的法律依据。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的立法方向应该是在理顺相关法律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协调其冲突。  相似文献   

4.
我国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现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事故与医疗纠纷有增无减。结合笔者在学习、工作中的切身体会,剖析我国医疗事故和纠纷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若干我国医疗事故相关立法简要回顾,说明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规在立法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并对医疗纠纷的解决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全面认识和了解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适用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是切实保护医疗损害受害人合法权益的关键。我国法律对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应依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适用举证责任倒置、举证责任转换、妨碍证明理论等不同的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从而保证医疗损害案件裁决的客观与公正。  相似文献   

6.
我国医疗事故纠纷近年来不断增多,涉及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比例逐渐增大。2002年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当前我国处理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然而,该《条例》与我国的《民法通则》和相关司法解释存在冲突,给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处理带来很大不便。从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及其法律依据入手,探讨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缺陷,有助于我国医疗事故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日益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已经生效,但其制定过程中所产生的立法争议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平息。该条例将行政调解明列为一种独立的医疗纠纷解决途径,并对医患双方自行和解不设定索赔额的限制,是综合考虑各种意见所作出的理性抉择。未来,该条例的立法名称应当修订为《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并系统整合医疗损害和医疗事故的规定,以全面取代《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功用。除法律特别规定外,应更加明确地规定患者有权复制全部病历资料,同时尽快启动医疗损害鉴定管理办法的专项立法,着力构建科学、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8.
现有的技术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医学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医护人员对患者受到的人身损害享有豁免权。由此而引起的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医院不应负赔偿责任。明确医疗行为豁免权的内涵、特征和免责事由,重申设立该项权利的法律依据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普及与医疗行为豁免权相关的法律知识。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主要由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和1988年5月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医疗故事处理办法》若干问题的说明》构成。本文在肯定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的积极意义之同时,重点剖析了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揭示了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与其他有关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之间的冲突,认为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亟待修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层出不穷,虽然从民事审判总的案件数量来看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人命关天",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矛盾激烈,案件处理难度大,审理周期长,"医闹"事件不时发生,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类纠纷之所以成为各类纠纷中名副其实的难啃的"硬骨头",一是因为社会普遍缺乏信任感,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双方难以互相宽容和理解.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适用及鉴定的"二元化"问题,即适用不同的法律和鉴定程序会导致不同的赔偿结果,实践中普遍为人所诟病的"医疗事故的赔偿少于一般过错的赔偿"或"一般过错的赔偿高于医疗事故的赔偿"等不合理现象,就是"二元化"矛盾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重新界定了医疗事故的范围 ,规定了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对于规范医患双方的行为 ,合理保护患者的人身权利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就医疗损害案件的性质、归责原则及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医疗纠纷的投诉逐年呈上升趋势。卫生人负责任心不强,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卫生立法滞后,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不合理是产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防范对策是:①加强卫生立法、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卫生法制环境;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院管理进一步规范化、法制化;③加强医患交流,尊重病人自主权;④实行医疗风险保险制度;⑤深入开展卫生法制宣传工作,提高医患双方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3.
生命健康权是每个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人身权利。目前 ,侵害患者权益的医疗事故日渐增多 ,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由于法律的不完善 ,以及现有法律法规适用上的争议等原因 ,使得医疗纠纷不能得到妥善处理。为了切实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必须解决医疗事故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和医疗纠纷中涉及的几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公民精神损害的法律责任问题,散见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少数几部法律法规中,其法律规定不仅适用范围有局限性,而且没有明确统一的量化标准,导致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当事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造成同类性质的案件在不同地区、不同法院判决结果差距悬殊,这有损于我国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所以,应完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学教育理念、新型医患关系和医疗风险都要求医学人才具有依法行医的素养。但当前医学教育对学生依法行医素养的培养存在着课程设置不完善、课外获取法律知识途径有限、医学生处理法律问题欠缺等诸多不足,不利于医学人才职业能力的提高。应通过法律基础课与卫生法学课相结合、课外与课内结合、法学教师言传与临床教师身教相结合等有效途径,更好地培养医学人才依法行医的素养,提高其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因果关系的认定是医疗侵权案件中的一个难点,英美法系将因果关系分为事实上的因果关系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两个层次.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应在相当因果关系理论指导下,由法官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判定.正确理解和运用与其相关的因果关系理论,对公正合理地裁决医疗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志平  范家强 《东岳论丛》2004,25(3):195-198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多 ,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也越来越多。人民法院在面对这大量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时 ,普遍感到审理难度大 ,在法律适用、具体操作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亟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宁立林 《青海社会科学》2014,(2):111-114,104
对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两者竞合的成因,以及各国所采取的模式及利弊,国内大多数学者并无太大争议。但因我国自工伤保险立法至2011年7月1日实施的《社会保险法》、2011年1月1日修改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都没有明确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适用关系,二者在我国法律实务中应该采取哪种模式,成为国内争议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我国工伤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现状以及各国对工伤保险的处理模式和利弊的分析,提出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适用关系是我国工伤损害赔偿案件的焦点与难点所在,并结合国内有关地区做法提出了我国在法律适用中应对不同情况采取处理模式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医院和医务人员所面临的医疗纠纷与日俱增;而由医疗事故引发的医疗纠纷的赔偿问题,严重地困扰着医院和医务人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从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医疗事故中的关系出发,明确医院和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各自应该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不动产确权诉讼与不动产权属登记争议的关系问题、关于实际施工人提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结算诉讼的处理问题、关于医疗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关于工伤保险待遇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的关系问题,是民事审判中四个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疑难法律适用问题。民事审判中对某些法律适用问题的理解不一致和裁判尺度的不统一,在客观上影响了民事司法裁判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已成为阻碍民事审判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