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职业乞讨亟须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乞讨就是有生活和生存能力,却以乞讨为敛财目的和生存之道的职业乞丐索取、讨要钱物的行为.从广义上讲,还包括跑站骗助、流窜乞讨等行为.治理职业乞讨可有效节约社会福利资源,真正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通过民政工作者输送到困难弱势群体中.通过治理职业乞讨,可进一步增强社会和谐,创建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魏翔 《社会福利》2010,(8):38-38
近年来自然灾害及恶性公共事件频发,而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各族人民常常利用募捐形式表达自己的爱心。正是由于各种募捐活动的频繁,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对乞讨问题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乞讨这一现象愈益成为现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成为急需人们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而要减少乞讨这一行为的不良影响或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分析其存在的深层根源,针对这一群体的构成从而相应地提出治理措施,不但改善乞讨者的生存境遇而且为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城市流浪乞讨现象与综合治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此前,各地政府已按新《办法》人文化管理规定要求,在原收容遣送站基础上改造为新的救助管理站,站人员执法思想也都进行了教育转化,应当讲,目前的救助管理站已基本具备《办法》所规定的一切接待条件,所需经费依照《办法》有关配套政策,已  相似文献   

5.
刘锋  郭祎 《社会福利》2010,(5):28-29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复杂的转型期,在经济、政治、社会及法律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此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了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需要对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加强管理。但在管理者遭遇了管理对象权利和管理依据以及城市发展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6.
王云斌 《社会福利》2012,(10):49-49
[案情介绍] 2011年1月,受寒流影响,安徽气温大幅下降.合肥市内一些无家可归的流浪人员,也引起了市民的关心.有不少流浪乞讨人员在寒冬之前住进了社会救助管理站,享受到了温暖和爱心.但是工作人员在现场也发现,一些流浪人员并不愿意接受救助,面对社会各界的爱心,一些流浪人员并不配合,选择了离开.救助管理站的"主动救助"遭遇了难题.合肥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成正忠表示,这样的人一般都是职业乞讨者,因为他们不愿意回去.很多时候,救助管理站把职业乞讨者送回去后,他们还要回来继续进行乞讨.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变强制性收容遣送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人文关怀、社会进步和法制的完善,也体现了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人格尊重。收容遣送制度废止后,流浪乞讨人员生存空间比过去宽松了不少。而职业乞丐利用救助站骗助及他们成群成批涌上街头的情况,  相似文献   

8.
乞丐,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一直困扰着旧中国的历代统治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对城市乞丐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本文以北京城市乞丐的救济与治理为例,探讨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城市乞丐采取的多种救助政策与措施及取得的巨大成效。通过思考建国初期新中国政府对城市乞丐的救济与治理政策,从一个侧面来观照当时的新政权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9.
石枚鑫 《学术交流》2020,(9):131-138
公共危机事件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公共安全,社区作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的基石,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社区危机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开拓多元主体治理渠道,鼓励群众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是对社区危机治理的一次重大考验,其间展现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联防联控案例,但也反映出了社区工作行政化、专业化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不足与薄弱环节,今后,社区危机治理应不断加强体制引领和机制创新,拓宽居民公共事务参与空间,尊重和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在危机中把握机遇,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0.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状 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和民政部制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以下称《细则》)以来,流浪乞讨现象和救助管理工作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流浪乞讨人员明显增多。 在城市的繁华地带,乞讨人员明显增多。以  相似文献   

11.
关注职业乞丐的社会救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乞丐,现今已不是让国人感到新鲜和陌生的名词了。2003年,救助管理制度正式确立,收容遣送站被代之以更富人性化的救助管理站,但街头的乞丐却日益增多了起来。由此,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禁乞"、"限乞"的法条,结果激起了不同声音的激烈碰撞。某些人乞讨致富的消息经由媒体曝光后,更是强烈地冲击着公众的视听。职业乞丐问题,逐渐聚焦为媒体的热点,引发着公众深层次的思考,自然也成为了本文所要言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正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期即风险社会之中。中国进入风险社会有四个主要标志:政府作为社会治理或公共治理的中心,其公信力在不断下降;中国出现了公共机构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现象;"理论的不在状态"和"现实的不在场";主体意识或个体意识的崛起。中国进入风险社会表现为四个基本的、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紧张:利益结构的紧张、制度结构的紧张、文化结构的紧张、价值结构的紧张。风险社会只是一个表象,根本原因是四大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矛盾没有解决。中国学术创新的关键就是要研究社会的结构性矛盾或结构性紧张,找出其形成的规律,从根本上消除阻碍社会主义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13.
刘功 《社会福利》2011,(9):62-62
2011年8月份以来甘肃省张掖市救助管理站利用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颁布8周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发布时机,走上街头,用以漫画和文字为内容制作的宣传牌和《致市民的一封公开信》宣传单向广大市民宣传救助管理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14.
治理城市乞丐的思路和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质是要建立以自愿受助、无偿救助为原则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这一充满人文关爱理念的公共政策,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拥护。 但是,该办法实行8个月来,各大城市街头的乞丐大量增加,他们宁愿露宿街头,也不愿意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无偿救助。全国929个救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结构式与准结构式访谈,非参与性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在物质与精神上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流浪乞讨现象的生成存在推力驱动型与拉力牵引型两种机制,解决流浪乞讨现象的根本在于弱化与消解这种推力与拉力,增强社会对他们的附着力,让他们扎根于社会,由一种漂浮状态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6.
张菲菲 《社会工作》2011,(14):71-73
文章采用结构式与准结构式访谈,非参与性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在物质与精神上处于一种"无根的漂浮"状态,流浪乞讨现象的生成存在"推力驱动型"与"拉力牵引型"两种机制,解决流浪乞讨现象的根本在于弱化与消解这种"推力"与"拉力",增强社会对他们的附着力,让他们"扎根"于社会,由一种漂浮状态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7.
卜永光 《国外社会科学》2022,(1):74-92+197-198
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基因与当代社会制度,中西方在国家治理若干基本逻辑方面呈现出鲜明对比。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逻辑、市场逻辑、选票逻辑和对抗逻辑主导着西方国家治理;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则呈现出民本逻辑、国家逻辑、选贤逻辑和协商逻辑交织而成的治理取向。在各自国家治理传统与基本逻辑的交互作用下,西方国家治理的总体性逻辑表现为“二元对立结构中的制衡与分治”,而中国国家治理的总体性逻辑可以概括为“一体多元结构中的协商与共治”。当前,西方国家治理普遍遭遇系统性困境,这是其固有的国家治理逻辑在新环境中演进失衡的结果,其根源可以追溯至新自由主义和治理理论兴起等因素造成的“国家缺位”问题。在西方国家治理陷入系统性困境的背景下,现代治理理论出现了明显的“国家转向”。我国应以西方困境为镜鉴,立足于发扬国家治理的中国逻辑,致力于构建彰显自身特色与优势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这一进程也有助于推动形成超越西方治理理论、更具世界性意义的现代治理理论。  相似文献   

18.
潘宁  王磊 《学术交流》2020,(6):153-161
在当代中国,网络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推动经济繁荣与增进社会成员福祉的同时,也蕴藏着严重的诚信危机。网络经济诚信危机的主要表现包括商品与服务交易前的诚信缺失、商品与服务交易过程中的诚信缺失、商品与服务交易后的诚信缺失。诚信教育错位与诚信文化缺失是导致网络经济诚信危机的深层原因,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机制不完善与信息技术运用不合理是导致网络经济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经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与经济主体过度推崇经济理性是导致网络经济诚信危机的直接原因。面对诚信危机,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治理,推动我国网络经济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现代化过程中面临"四个并存"困境,权力运行监督体系不完善与治理主体单一并存,国家治理体系内部发展不均衡与治理能力参差不齐并存,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水平低与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低并存,国家治理体系的人为滞后性与治理能力的无力感并存。因此,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坚持"四个结合",坚持完善权力运行监督体系与促进治理主体多元化相结合,坚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协调发展与国家治理能力的均衡发展相结合,坚持促进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水平相结合,坚持国家治理体制的适时改革和机制的及时调试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科学化水平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