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照当代某些学者的观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化觉醒时期。由于中国以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时期延续时间很长,宗族社会的组织结构发展得十分充分和牢.固.中国社会很早就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宗族政治制度和伦理秩序。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连年争战和由此引起的经济制度的变革,传统的宗法政治制度和伦理秩序受到了冲击;文化觉醒正由此伴随着诸子百家这些卓然超群的思想家而生。他们以反思先世先圣之名,饱蘸激情,殚精竭思,企望彰明和指引中国文化的未来方向。不言而喻,这次文化觉醒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实际人格、儒、道、墨、法尤其是儒家关于人格方面的思想和理想人格模式,影响和促成了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历史昭示着人们:任何一次思想的大解放都必然推动人类社会实践前行。正如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大解放,诸子百家的兴起,为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为资本主义时代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一样,二十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的关于...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蕴。其中,有关人生的理论,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传统与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性格的形成、生活起居行为准则的确立以至于民族精神的塑造,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研究中国文化,脱离不了对传统中国人生观、价值观作全面、系统、细致的考察,这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研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由郑晓江、程林辉二同志合著的《中国人生理论史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正是在这方面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人生智慧,它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的探寻和追求,旨在说明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以及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理想境界。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惟有经过调整,即批判旧义、发掘新意以后与新生的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相结合而被传承下来,并发展为新的文化传统,才能建构起中国现代社会崭新的人文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价值问题是发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因而以社会转型的概念框架加以分析是合理的。但是,中国作为有着悠久而博大的文化传统的文明体的转型,有自身特殊的问题和方式,这种特殊性既植根于其社会历史传统及其矛盾中,又只能在现代世界的交往关系中获得理解并生发出普遍意义。中国现代的价值问题特别是国人的心灵和精神问题,不是狭义的道德问题,而是原来的社会关系体系及其秩序——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解体在人们思想和行为上的投射和表现。因而,当代中国大陆价值的重建,也只能诉诸以经济政治制度为关键所在的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和文明秩序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论文通过比较分析成长小说的欧洲传统为美国成长小说的发生与发展提供的文学背景,透视了特定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心理下的社会道德、伦理秩序、精神环境对人生成长过程的影响。着重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的成长经历,透过青少年的复杂心理,揭示出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相似文献   

7.
李艳 《阴山学刊》2010,(5):56-59
钱穆以历史和国学为径,阐发出了独特、精微的传统美学与艺术精神:贵族文化与审美精神——中国古代早期艺术与审美的一个视角;抽离现实,存神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欣赏与刺激——人生的艺术化生存;园亭化和复式化与堡垒化和单式化——中西艺术之差异。钱穆思想的美学之维为拓宽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路径和思路提供了一条有益的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者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礼最初起源于原始图腾祭祀仪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作为图腾崇拜祭祀仪式的礼逐渐从单纯的宗教仪式上升为一种以血缘为基础的国家制度以及维护这种国家制度(礼)起辅助作用的暴力工具——法(刑),两者一起构成中国古老的法观念,亦即“礼—法”。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社会背景对这种“礼—法”观念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则适应形势对其加以改造,孔子“以仁释礼”的仁学建构为中国传统法文化确定了伦理价值基础,并为礼与法的融合开辟了通道,为秦汉以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和法制建设实践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9.
道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它诞生在黄土地上,被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因而,道教思想浸润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社会政治、科学技术、民风习俗诸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华夏特征的民族宗教文化。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是在日本民族固有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神道教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其间受到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但它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日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演进息息相关。道教与神道教都属民族宗教,它们不仅代表和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对中、日民族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笔者以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道”与“神道”范畴的比较,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国当代公职人员道德建设而言,中国文化传统中既有宝贵的思想资源,也有至今起着负面影响作用的历史糟粕。 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文化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修己以安百姓”的为  相似文献   

11.
家族团体是中国从古代到近代最为基本的统治和教化单位,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是社会统治和稳定的基础。然而,随着清末西方社会思想文化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家族团体受到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而开始解体。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上来说,以"三纲"为代表的等级观念、以家族为团体的统治秩序,与近现代西方理性文化主张的个人权利、自由、平等大相径庭,也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相违背,因此,中国传统家族团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逐渐消亡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2.
黄庆林 《船山学刊》2003,(2):105-108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大的社会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和文化全面解构的时期。这个时期,军阀混战,派系林立,内乱不已,政局变动频仍。与这种政治背景相对应的,是该时期思想文化的活跃与发展。这是继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局面之后的又一次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一个重大的文化转型时期。这是有深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成因的。一、权威失落之后的迷惘与振作在中国传统社会,权威对于社会、人心具有重大的整合作用。人们遵从权威、服从权威,形成了思维定势以致思想趋同,缺乏创新与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13.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一方面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在社会政治结构的形成与社会历史演进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个方面,即儒学在思想、道德、宗教、价值观方面的表现,与儒学在社会政治结构形成及政治发展、演化中的作用紧密关联和互动,不仅构成了儒学的特色,也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色。孔子的仁-礼思想结构,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方向和社会秩序结构的基础,既是维护、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又是对社会治理的探讨。从思想与文化,社会制度与文明传统的角度来探讨孟、荀对孔子学说的发展及意义,孟子继孔子之仁,发展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系统,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道德伦理的思想基础,而不是宗教伦理的思想基础。荀子继孟子之后改造了孔子的"礼"(注:孔子之"礼"关注社会秩序,荀子之"礼"关注政治秩序,是为改造),主张隆礼尊君,从而奠定了中国文化政教合一的制度文化的基础。孟、荀对孔子仁-礼学说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形成外儒内法统治思想的两条主线,即外仁政,内礼法。董仲舒在中国社会政治发展实践中弥补了孟、荀对儒学发展的缺失。  相似文献   

14.
范蠡是我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在中国军事史、商业史、思想史以及外交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生活于群雄并起、思想激荡的春秋战国之际。在这样一个社会变动的时代,范蠡所展示的杰出政治、军事、外交智慧和经商治产的成功实践,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新的角度,提出了范蠡思想的五个层面,即:因时察势的机遇意识;忠勇诚信的精神品格;韬光养晦的外交谋略;实力制胜的军事思想;精于谋划的商业智慧。这五个层面构成了范蠡思想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社会是文化表演的舞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和谐。早在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春秋战国期间,诸子百家学说虽然没有形成明确的“和谐社会”的思想概念,但其思想都指向“社会和谐”,可以说是今天“和谐社会”在观念上的最早萌芽和文化渊源。其哲学基础和思想渊源是古人的天下观和天人合一思想。其思想内涵包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自强不息,修身正己的社会人格;义利协和的社会准则;务本节用、重农富民的生计原则等。这些思想对于形成文化中国和谐社会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入世化、人生化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在禅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本怀,又结合中国传统固有的思想文化,在满足中土社会大众需要的过程中,发扬光大了入世救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其所提倡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特殊体现。《坛经》的心性本体论同时也是人性论,其透过心性论所表达的对无相、无念、无住的人的清净本性亦即人生实践主体的肯定,为人生展现了全新的生命意义。《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奠基了中国禅宗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色,也为近现代以来的人间佛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7.
精神生态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奉桥  李萌羽 《文史哲》2006,1(4):112-119
从精神生态视角关注20世纪中国文学,属于精神史研究的范畴。从隐喻的意义层面,肺结核、疯癫、阳痿分别构成了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精神生态的典型病相,通过这些典型病相研究,可以发现20世纪中国社会精神生态的某些特征和侧面:肺结核病在文学作品中的大量出现和写实性病相描写,赋予这种病症一种更为深刻的社会文化思想的本质性内涵,隐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压抑、黑暗、寒冷的社会精神状态;疯癫是一种精神畸变和异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疯颠”,主要有两类:被现存文化秩序“命名”的疯癫和自我“命名”的疯癫即“佯狂”。疯癫作为一种精神畸变,隐喻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封建文化的非人道本质和20世纪中国启蒙思想的悲剧性历史境遇;性与政治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呈现为复杂的逆向关系,大量“阳痿”形象的出现,在20世纪下半叶极“左”时期专制主义文化中,成为特定历史语境中“乌托邦”政治的同构语。肺结核、疯癫、阳痿,作为“身体政治”,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价值走向,以及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生态的某种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8.
论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文化的诸种地域形态中,中原文化占据着主导性的位置,它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源泉.但是,正如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艰难的现代转型一样,中原文化作为一种起于家耕文明的文化形态,它的转型则不但决定着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形象的转变,而且也必然对建构当代形态的中华民族精神持续发挥着重要影响.据此,对于中原文化的研究,不仅具有整理历史遗产的学术价值,而且是为当代社会发展寻找精神动力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毫无疑问是儒家思想,义利关系构成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毛泽东、邓小平都继承了传统义利观的合理因素,但在超越传统义利观的同时,他们的义利观又各有特色。一、中国传统义利观的演变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历代哲人所关注的人生焦点。从春秋战国直至近现代,义利之辨纷争不息,源远流长。粗略考察,义利之辨在我国社会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这是义利之辨的奠基时期。对“利”的问题,先秦思想家有三种不同主张:扬朱主张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①;墨子主张廉爱(即为…  相似文献   

20.
杨阳 《齐鲁学刊》2000,1(2):74-80
近20年来,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将文化作理念化处理的倾向,于是“文化精神”便成为一种脱离具体时空、无法还原为历史存在的“文化寓言”。文化史不等于思想史,真实的文化精神应首先展现在社会制度体系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首先必须从把握中国传统制度体系基本精神入手,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与政治系统的“政教合一”的社会结构样式,决定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政治制度体制呈现出惊人的同质性,王权主义也就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圣王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统形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