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优势视角下农民的社区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势视角是一种新的社会工作实践范式,它强调发现和利用案主自身的优势与资源来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本文在简要介绍优势视角理论的基础上,重新描述了农民在社区发展中的角色和地位,并分析了农民社区参与的以下特点:重视资源挖掘,需求是参与的主要动力,参与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实质性参与和广泛性参与等。  相似文献   

2.
西部乡村资源属尚未实行商品性开发的资源,可塑性较强,开发西部乡村资源,首先要改造资源条件,诸如组合改造等。  相似文献   

3.
耿瑛 《东方论坛》2010,(4):30-34,125
有多少种研究社会的视角,就会形成多少种对社会变迁的理解。社会学研究者们将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的多种方法和技术引入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同时,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流动和社会文化等视角梳理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成果,对于继续深化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将西部大开发置于法治框架内,用法治视角对之进行审视、指导和评价,并具体分析了法治对西部大开发的意义以及如何为西部大开发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5.
成长于甘肃的满族女性诗人匡文留,以其独特的女性意识进行诗歌创作,并以女性视角审视西部。她以满腔炽热情感书写生活于西部大地的女性,给予她们全方位关照,在当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员工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角色,尊重员工的需要和追求平等发展的机会,以人性化的和全面发展的角度管理企业,是现代企业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最终目的。优势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是一种策略性的弱化案主的问题。而更多地关注案主的优势和潜能的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借助优势视角,分析优势视角介入现代企业员工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实践,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建构整个企业组织内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合作,达到劳资双方的共赢,最终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从社区内部体系的视角剖视近代江南乡村发展缓滞的历史症结,发现在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下,乡土工业层次低下,农业对城市工业的贡献十分有限,小农意识浓厚;近代城市在推动乡村转型的同时,也为低层次的乡土工业提供了残存空间,损蚀了乡村人才,助长了乡村恶习;传统势力群集的乡镇,市场发展畸形,封建文化深积。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8.
论西部地区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发展经济学和比较优势理论,在分析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取向及政策建议,包括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综合开发能源、矿产资源;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  相似文献   

9.
连云港市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三方面优势,即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可以发展的乡村旅游类型多和市场需求潜力大。最近几年,连云港市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成效,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区(点),开发设计了多条乡村旅游线路,经过大力宣传,乡村旅游成为连云港市民熟悉并积极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类型,村民们也热情投入,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关于乡村治理结构的制度选择方案,基本不适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现实。西部乡村治理结构改革应以乡镇机构改革为切入点,变精简机构为改革运行机制,将发展经济的职能从基层组织中剥离出来并上移到县和下移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使村民自治达到行政化和自治化的统一,从而形成"县统筹、乡执行、村自治"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补齐“三农”领域主要短板和建立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的国家战略。“五个认同”是西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战胜乡村振兴困难的力量之基,是有效推动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从认同形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讲,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加强“五个认同”教育;从广义教育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出发,以及基于乡村广义教育的功能现状分析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难点问题,旨在提高乡村振兴视角下认同教育的有效性,提出西部民族地区“五个认同”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贵州省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为例,论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及作用,分析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的难点及困惑,探讨推进民族贫困地区农村改革发展的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了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供需机理,资源环境随人口和经济增长演化的特征与规律,首次对其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宗旨、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阐述建设农村现代社区的必要性,指出发展农村现代社区的根本途径,并以韩山社区为例,列举了为农民排忧解难的十项服务内容,继而论述了服务农民是体现农村社区积极作用的重要内容,同时探讨并提出优化社区职能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不是简单的自然资源的开发 ,也不能把它完全看成是工业化的过程 ,人力资源的开发才是最重要的。要认识到西部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 ,使之为新时代服务。要达到上述目的 ,在发展规范旅游业的同时 ,还应集结各相关研究领域的力量 ,形成对西部研究的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16.
随着"群众体育国家战略"的提出,"少数民族农村体育的发展"自然上升为事关"小康社会建设"和"全民健康"的重要方面.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以"少数民族地区"典型代表木里藏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村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制约的主客观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认为:"少区"农村体育、民族体育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已有一定进步,但农民主观上文化程度较低、健身意识不强,客观上县域农村经济欠发达、政府欠重视、机制欠支撑,体育事业的发展相对缓慢.研究建议:重视体育文化建设,标本兼治地确立"少区"农村体育的精神依归;抓好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改善"少区"农村体育的物质载体;弘扬特色民族体育,个性鲜明地彰显"少区"农民体育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民营经济已成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成份的主体。文章选择西部的恩施自治州和东部的温州市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民族地区民营经济起步晚,发展水平低,在经济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表现出不合理性。文化背景、生存环境、政府行为等因素是造成东西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原因。民族地区既存在着资源、政策、后发等方面的优势,又存在着观念、环境、人才、资金、管理等因素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诸多困境。只有尽快突破困境,充分利用优势,创新发展对策,才能促进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快速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融合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面临新时期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规划牧民定居点建设、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业,实现协调融合发展,保护和发展好民族文化、区域特色文化,是四川民族地区乡村脱贫致富持续繁荣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9.
开发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可以很好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的实现。因此,包括岚安在内的贫穷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应科学开发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克服发展的一些困难,采用相应发展对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数字农业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数字农业的定义、内容及其对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最后就如何发展数字农业以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