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历史观 ,以其强大的理论说服力 ,在社会历史研究领域中产生了越来越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即使是那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 ,也常常不得不把马克思的思想偷运到自己的理论中。哈贝马斯虽然不满意于马克思的历史观 ,但是 ,也不得不承认它的理论价值。但是他在承认其理论价值的同时 ,却要对它进行重建 ,而在重建中 ,则试图修正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一、用社会进化论机制描述历史进程在哈贝马斯看来 ,社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 ,社会可以被理解为生活世界。所谓生活世界 ,就是指以文…  相似文献   

2.
赵士发 《江汉论坛》2005,2(4):63-66
世界历史概念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范畴,它是在对史学的世界历史概念与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概念进行批判反思的基础上厘定的.马克思通过对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史前史与人类史的比较揭示了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不可分割的含义,即历史的整体性与人的全面性.马克思对世界历史概念的逻辑规定表明这一范畴具有历史性、事实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人的价值取向内在于社会发展规律之中,社会规律就是人类追求和实现价值的规律。研究价值与社会历史规律的关系,对于我们走历史必由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类价值:社会规律的实在内容 马克思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人的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各种各样的,从而创造出了满足这些需要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事物。这些现象、事物之间不是  相似文献   

4.
“历史科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学界对此概念的理解和阐释不仅歧见纷呈,而且聚焦于马克思关于“历史科学”概念的阐释,往往忽略了恩格斯的相关思考,因而应从文本总体及其历史中对这一概念加以考察和把握。从历史语境来看,两位经典作家提出这一概念,根本上就是要彻底扭转“曲解”或完全撇开人类史的“意识形态”历史叙事,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彻底的唯物主义叙事。从文本的总体来看,“历史科学”应是一门以人们的物质实践为基础的、在社会历史领域改变世界的“科学”的总体性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诸多领域所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其成果、无产阶级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价值旨归三个层级结构及其相关命题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贯通,使“历史科学”的唯物主义叙事成为一个具有内在严密性的整体。在新的时代境遇下,从文本的总体及其历史来把握“历史科学”及其唯物主义叙事,无论对于全面理解马克思学说抑或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学习与践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必须把握其内蕴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凸显了三重维度,它们既彰显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践维度上,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抽象性,指明世界历史是不可逆的物质实践过程,揭示"逆全球化"现象的非历史性.在资本维度上,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对世界历史的辩证作用,说明资本逻辑既是世界历史的核心,又是世界历史必须克服的内容,揭示"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对资本全球化内在问题的反映.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强调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向是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世界历史本身具备实现其价值旨向的基本要素,揭示"逆全球化"的趋向是对人类发展终极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6.
学习与践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必须把握其内蕴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凸显了三重维度,它们既彰显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践维度上,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抽象性,指明世界历史是不可逆的物质实践过程,揭示"逆全球化"现象的非历史性.在资本维度上,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对世界历史的辩证作用,说明资本逻辑既是世界历史的核心,又是世界历史必须克服的内容,揭示"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对资本全球化内在问题的反映.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强调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向是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世界历史本身具备实现其价值旨向的基本要素,揭示"逆全球化"的趋向是对人类发展终极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7.
学习与践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必须把握其内蕴的方法论价值.马克思研究世界历史的方法凸显了三重维度,它们既彰显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实践维度上,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抽象性,指明世界历史是不可逆的物质实践过程,揭示"逆全球化"现象的非历史性.在资本维度上,马克思通过论述资本对世界历史的辩证作用,说明资本逻辑既是世界历史的核心,又是世界历史必须克服的内容,揭示"逆全球化"的本质是对资本全球化内在问题的反映.在价值维度上,马克思通过强调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向是实现人类的自由与解放,指明世界历史本身具备实现其价值旨向的基本要素,揭示"逆全球化"的趋向是对人类发展终极价值的背离.  相似文献   

8.
阎孟伟 《学术研究》2013,(1):6-12,159
马克思关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论断内在地包含着对社会生活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属性的确认.社会文化具有多种存在形态,但其实质则是内舍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并通过社会交往而被社会化和客观化了的普遍精神.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而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则是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自主性和自由性.社会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它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文化机制,社会历史的进步趋势也必然包含历史主体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对于今天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集中表现在使世界历史的研究达到了—个新境界 ,并开拓了观察社会历史的新视野 ;其实践价值集中表现在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0.
1845年春,马克思通过社会实践范畴的确证,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新视界的逻辑起点。实践作为一种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客观物质过程,第一次科学揭示了社会生活辩证的历史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这个基本点也成为马克思透视整个世界的新视界。可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马克思的这一辩证性和历史性集合于社会实践的实践唯物主义思路却被传统哲学解释框架误释了,因此,以马克思的哲学逻辑重新来深入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本质也就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理论课题。对此,笔者已经有过一定的尝试。在这里,本文再就社会历史过程的深层制约构架——实践格局进行一些初步的研讨,以期讨论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1.
赵世瑜 《浙江社会科学》2012,(10):125-131,160
近若干年来,史学界对"新史料"的追求呈现为一股热潮,在区域社会史领域内也不例外,这固然延续了历史学者重视史料的态度,但也引起了某种担心,这可能容易使人忽视传世文献以及分析传世文献的方法,并忽视传世文献中传递的那些历史信息。事实上,对旧史料做出新解读也是值得提倡的,新旧史料在历史研究中应该并重而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的是从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所谓年鉴学派到8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新文化史”之间的历史思维与历史编撰中的一致性问题。直到20世纪早期,史学界一直假定历史研究很快会产生出统一的人类历史。但并非像阿克顿与伯里这些历史学家想象的那样,一致性很难实现。年鉴学派的史学家费弗尔和布罗代尔提出了“总体历史”的观念,力图全面描述具体的历史真实,如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但适得其反的是,这种撰写“总体”历史的努力却产生了非一致性。“新文化史”的推崇者放弃了总体历史的计划,并提出历史学家应当统一在这样那样的史学研究的“范式”之中。这些历史学家中最为纯熟的人(比如亨特,LynnHunt)承认范式的选择从根本上讲是随意性的。本文置疑将范式一致性加于史学之上是否值得。历史学家应当力图发展批判的视点,并遵循认识论的高标准。这些均比有一种统一的历史编撰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察的是从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所谓年鉴学派到8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新文化史”之间的历史思维与历史编撰中的一致性问题。直到20世纪早期,史学界一直假定历史研究很快会产生出统一的人类历史。但并非像阿克顿与伯里这些历史学家想象的那样,一致性很难实现。年鉴学派的史学家费弗尔和布罗代尔提出了“总体历史”的观念,力图全面描述具体的历史真实,如菲利普二世时期的地中海。但适得其反的是,这种撰写“总体”历史的努力却产生了非一致性。“新文化史”的推崇者放弃了总体历史的计划,并提出历史学家应当统一在这样那样的史学研究的“范式”之中。这些历史学家中最为纯熟的人(比如亨特,LynnHunt)承认范式的选择从根本上讲是随意性的。本文置疑将范式一致性加于史学之上是否值得。历史学家应当力图发展批判的视点,并遵循认识论的高标准。这些均比有一种统一的历史编撰重要。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社会哲学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观理论就是他的社会哲学,它包括基础理论和这些基础理论在社会历史领域的总体性应用两部分。马克思的社会哲学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无论是它的基础理论,还是其总体性应用,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生长和扩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界定它和把握它。  相似文献   

15.
社会历史空间是不同于自然空间的客观存在,它应该是历史唯物论的重要范畴。社会历史空间具有客观性、现实性、相对性和渐进发展的特点。正确认识社会历史空间,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化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在实践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战略和策略的基本依据。对社会历史空间的改造是人类获得解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科学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社会科学工作者本身也存在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振作起来,找准自己的位置,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从而肩负起历史的重托。  相似文献   

17.
姜玉洪 《北方论丛》2001,2(3):61-62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东方大国,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印度又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它特殊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直接影响了印度的发展,那私探索印度深层社会结构的三个基本层面:公社结构、身份种姓和文化断裂,便可以推论出印度社会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其离散性。  相似文献   

18.
国外社会资本理论:历史脉络与前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军  夏建中 《学术界》2012,(8):67-76,264,268
“社会资本”作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一种新理论范式,逐渐被运用到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术领域.然而,由于它是一种新理论范式,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它的认知和运用上存在较大差异,有的甚至产生误解.对于一个新生的理论范式来说,这不有利于其发展.因此,当下,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梳理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对国外社会资本理论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从最初“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到“以社会为中心”或“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取向争论,再到社会资本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即合理化分类与测量.  相似文献   

19.
郭芳 《阴山学刊》2010,23(1):93-97
刘乃和先生是我国当代历史文献学界最为知名的学者之一。在其五十余年的治学生涯中,先生在学科理论的创建、历史文献的个案及专学研究、史学领域中的开拓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突出的学术成就至今为学界称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