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陵瞭望》2009,(25):I0001-I0001
南京金箔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真金箔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五大金箔生产中心之一。企业创建于1955年,经过中国改革开放26年的发展历程,该公司已发展成以名优产品为龙头,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主要经营金(银、铜、铝)箔及其深加工系列产品、卷烟配套材料、包装印刷、机电、食品、商贸、房地产、酒店娱乐等30多个产品,实现工业产值10亿元,商业销售额49亿元,连续10年上交国家税收名列南京市江宁区属企业第一名。南京金箔集团所在地成为中国金箔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祥地,被国务院授予“中国金箔城”荣誉称号,并于2000年8月被国家科技部授予金箔集团为“火炬”计划高新技术企业,金箔集团也成为南京市工业旅游定点单位。  相似文献   

2.
精巧细致的金镶玉首饰,将细腻繁复的金箔与大气圆润的玉石融合,重现手工金饰之美;将金箔工艺与围棋相结合,在变化多端的棋盘上分布,展示简约之美;高科技的蓝牙耳机,外观独特之处加入金箔花纹。  相似文献   

3.
柴娟 《金陵瞭望》2009,(24):60-63
1600年前,当时佛教盛行,金箔因其薄如蝉翼、软似绸缎,轻若鸿毛、金碧辉煌的特点,大范围用于宫廷、寺庙、建筑等。佛教的盛行造成了精湛的金箔工艺,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4.
论文就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几个与“非遗”保护相关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就“非遗”保护要不要“原汤原汁”、“非遗”应不应该市场开发等问题作了讨论。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联系密切,两者相互依存;非物质文化包括精华与糟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非物质文化的精华部分;本文反对在“非遗”保护中过分强调保持“原汁原味”,赞成对“非遗”做生产性保护。  相似文献   

5.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正逐渐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趋势。一些传统村落欲借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之势,大兴文化旅游之实。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地方和本土居民只重视产业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创意与传统村落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造成了创意产业与村落传统文化的割裂,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环境。文章以贵州务川县龙潭古寨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解析创意与传统村落旅游融合发展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审视和反思古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提出加强文化原真性保护、培育创意人才、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缔造全景产业链,进而促进古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徐州地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构建为切入点,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分析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的价值取向,提出地方高校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在非遗保护与传承方面主要采取项目保护法,即只注重对濒临消亡的文化遗存个体进行保护,而忽视了文化遗存与人文环境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本文在特定的文化现象必然产生于特定的人文和经济环境中的思路下,探讨非遗保护与文化生态的关系,提出将原有单纯的项目保护,转变为对文化生态的恢复上.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的基础上,对二者的的互摄关系做出具体的阐释,揭示了在当今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做好这种互摄转化的现实意义,以便让更多的人在这种转化过程中得到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前人在特定历史时空条件下,创造、享有并留传下来的非物质性财富,主要是一种精神性、文化性的存在。它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并对生存环境有着高度依赖性。因而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就要保护它在历史传统规约下所形成的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物理和文化环境以及联系二者之间的文化事象。只有这样,非遗的功能才能与需要对接,形式与环境匹配,呈现出活态来,从而具有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各国保存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成为不少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战略地位和价值日益凸显,日益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逆市上扬,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在南宁,更多面对的是商务、公务消费者,则应该更多地和大集团公司、各机关单位的外联部门或办公室保持良好的联系,建立长期的、固定的销售和服务渠道.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当代实践,实质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过程,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讨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效机制,必须综合考虑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系统和日常生产生活,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实现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转化,以提高持有人或传承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激活其内生传承动力。文化空间再造强调从空间意义上整合文化遗产项目,使其在不改变传承与保护初衷的前提下,尽可能挖掘其资源潜力,使之成为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毕摩文化是彝族民众创造的彝族本体核心文化,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特征,符合相关认定标准,应当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构建合理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3.
东北地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较长的历史,种类繁多,文化内涵深厚,并且与其他地区的同类遗产有着可比之处.同时,该地区有多个少数民族,拥有很多传统的民间美术遗产,但多数遗产资源在延续过程中不断萎缩甚至消失.因此,研究东北地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如果充分地利用起来就可在保护的基础上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生产要素,发展创意产业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开发,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并提升其价值,有利于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代表性与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河南省创意产业开发可侧重于旅游业、手工艺品和演艺业,采取层进模式、集群发展模式和政府引导模式,分类指导,层层推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中,作者充分运用自己在创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针对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吴效群发表在《东吴文化遗产》(第二辑)上题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可行吗》一文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辩解,力图说明建好"文化生态保护区"确实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6.
非遗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文化认同是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核心机制。由于部分生产经营主体对土家织锦文化缺乏认同,需求主导下的市场认同挤压文化认同,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中出现文化认同缺失的问题。主体层面,部分“文化能人”以商人自居忽视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过程层面,产品销售与文化传播脱节;客体层面,土家织锦核心文化符号被弱化甚或丢弃。因此,应该重塑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中的文化认同。一方面,采取全方位传统文化教育与专门性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举措,唤醒民众内在的文化认同观念;另一方面,建立配套机制,提供形成文化认同的外在动力,即明确非遗生产经营主体的保护义务与责任,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监管,制定非遗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语言保护事业蓬勃发展。但是,我国濒危语言资源保护及其口传文化保存工作中却存在两大难题:语料的欠缺和“翻译过滤”导致的误解。这要求在濒危语言资源保护过程中树立新的“非遗保护”观念,形成实态语料转写新规范,借鉴全新的技术手段,构建音、像、“文”共存的新模式。为此,有三方面亟须加强:一是尽快制定一套新的实态话语转写、标注规范;二是开发新的技术以提高自动转写和标注的准确度和效率;三是依据统一的实态话语转写规范对濒危语言群体口传文化(摄录)语料展开大规模、持续的转写、标注工作,力争为每一种濒临灭绝的语言建立一个大型词库和一定规模的熟语料标注文本。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它是指以创意生产为主要活动,主导产业明确、公共服务平台和设施完备、产业链相对完整、示范作用明显的集聚区。我国初步形成的三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存在着园区功能定位不清、产业同构明显、服务平台不完备、高端创意人才匮乏和产业链不完整等不足。针对上述问题,必须在加强园区规划、完善服务平台、培养高端创意人才等方面做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关中西部泥塑艺术保护与产业开发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凤翔彩绘泥塑是陕西关中西部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品之一。它作为反映民众生存活动的艺术表现,反映着人们强烈的生存渴望。作为传承数百年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开发致富的一种有效途径。民俗产业化本身就内含着一种文化悖论,艺术与功利的二元对立使得保护与开发纠缠不清。泥塑艺术品要想产销两旺,它的开发、传承与保护必须联结一体,整合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