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试论我国高校法学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理论界》2009,(7):182-183
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而实践教学环节作为高校法学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检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提高法律职业技能等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对于优秀法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教师如何完善法学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出更加实用的法律人才,成为高校法学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对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必须进行实质性的、全方位的改革,强化法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完善.本文针对现行法学教学实践环节存在的弊端,探讨高校法学教学实践环节的相关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2.
STS教育模式对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廖丹  钟华 《云梦学刊》2004,25(4):99-101
随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应考资格的提高,法学本科教育已成为中国法学教育体系的最前沿阵地。从纯粹的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性教学,已成为法学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采用何种教育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实践性法律人才的需求,是我们法学本科教育工作者教学的重点。STS教学模式从西方传入,提倡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结合,这正符合法学本科实践教育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3.
“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正在通过创新培养机制、强化法律实践教学和优化法学师资队伍等方式推动和深化中国法学教育模式的整体转向与深刻转型。具体体现为:法学教育的国际化;关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培育机制的重构和更加关注方法论的学习与传授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必将对中国今后的法学教育模式变革产生深远影响,并最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模式和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4.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计划下的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4+2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以培养深厚法学理论知识,良好法律实务技能为目标,优化教学课程设置,切实改革现有实践教学方式,实施高校与实务部门联合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卓越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5.
如何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是目前中国法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模拟法庭实践课程体系是在原有模拟法庭课程基础之上构建的体系性课程。其定位为独立于16门法学核心课程之外,由执业技能课程群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整个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融合了多门实践性课程,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以案例为线索的指导性教学",在班级设置上采用了控辩班级分开教学的方式,在评估制度上涵盖了对学生、对教师和对课程本身的三方评估。该体系吸取了美国实践教学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法学教育现状,兼顾开放性、实践性和体系性,旨在探索一种最适合中国的法学实践教学新路径,促进我国法学实践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法律实践教学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科,传统的法律教育由于注重法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职业技能的训练,造成法律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的弊端。改革教育方式,强化实践教学,加大职业技能训练,提高职业意识和执业能力势在必行。判例教学和法律诊所等教学方式正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方式,在诸多方面根本区别于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法律实践教学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法学教育中实践性教育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法学教育必须与法律职业相连,法学教育应注重实践性教育。针对我国法学教育重课堂理论教学、疏忽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参考国外经验,本文提出了加强实践性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法学教育中实践性教育的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践性的学科,法学教育必须与法律职业相连,法学教育应注重实践性教育.针对我国法学教育重课堂理论教学、疏忽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参考国外经验,本文提出了加强实践性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是在对法学教育模式僵化、单一导致法科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其目标意在加强对法科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国家法律职业准入制度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对当前的法学教育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具有内核上的一致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应分别通过不同层次的培养模式以及考试内容、方式等的改良,以法律思维的培养为基础进行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0.
法治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历久常新的问题,尤其是法律实践教学近些年备受关注,传统法学教育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弊端长期存在。为解决这一问题,当今各法学院校主要采取的是“诊所法律教育模式”、“本科生司法实习模式”、“模拟法庭”模式等实践教学方法。“漾翅模式”是一种具有独创性的法学教育模式,并且有团队性、援助式代理等特点,契合了新时代法学教育的需求。推广“漾翅模式”,对新型法律实践教育模式的发展和法律人才培养道路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诊所式法律课程”教育模式的评价及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是法学本科课程体系中设置司法实践课程的目的,但传统的集中司法实践模式存在众多问题,美国的诊所式法律课程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模式。本文主要是结合对诊所式教育模式的评价,探讨诊所式教育模式的关键环节设置,指出了我国诊所教育实践中存着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型塑法律思维是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专业以实践性强为其专业特色,因此,它应当以对人才的从业技能,至少是依法行为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培养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目标。然而,我国法学教育长期以来缺乏对学生法律思维养成的自觉,导致法学教育型塑法律思维功能的失却。由之,我们必须努力变革现有的法学教育模式,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教学观念由偏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学生职业法律思维养成的转型。这种转型虽难度较大,但必须为之努力。  相似文献   

13.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之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在实践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尝试,但由于法学教育理念仍存偏颇,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终究流于形式,不成体系,难寻章法。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监督和管理机制,从不同的角度规范实践教学体系,以达到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于一体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法学教育的根本在于法学实践性和应用性教育。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过去一直侧重于理论传授,随着近几年教育理念的更新,也逐渐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及其教育的目的和价值,对我们有重要启示,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法律人职业素养是法律人职业应具备的综合素质。法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法律职业素养,成为优秀的法律人。现有法学教育在法律技能培训、法律思维培养及司法伦理教育等方面存在严重缺失,需要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相应变革,以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的新形势对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的部门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教学在全球化进程中还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全球化视野的部门法教育、全球化的法律实践教育有待加强、全球化法学教育的交叉学科发展仍显不足。新加坡法学教育在全球化发展上具有一定的经验,以NUS法学院的课程设置全球化、法学教师全球化、法律实践教育全球化经验为代表,其将全球化理念融入部门法教育中,基于比较法的视角聚焦全球性法律前沿问题,并将全球性法律实践性问题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国际法律问题的能力。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在课程设置、法律实践、学科竞赛、国际交流方面进行创新发展,以提升国内部门法教育的全球化水平、推进法律实践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促进法学教育国际交流项目的多样化,为服务国家扩大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高素质的全球化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7.
王月 《南方论刊》2011,(3):85-86
法律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在我国法律的研习主要是通过法学本科教育来实现.为了适应司法考试和提高学生就业后的实践技能,我国提出了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传统的法学教育在这一点上显得力不从心,而诊所教育却能很好的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本文主要对诊所教育在培养法学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当前高校法学教育不可避免地在制度建设、教学模式和就业率等方面遇到了困境。当前教育部开展的"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对于高校法学教育强调实践性职业技能培养,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各高校法学院系应在此计划推广和实施之际,抓住有利时机,在树立先进教学理念、创新传统教育模式、构建科学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关于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职业化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学教育的现代化、规范化对法律职业化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是实现法律职业化的基础和条件;法律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对法学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明确法学教育的目标,对法学教育进行科学分类,合理设置法学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王月 《南方论刊》2014,(12):49-50
法律信仰是主体对社会法的一种神圣的体验和情感,它指引着主体的法律行为模式。法学高等教育培育的是整个法律的守卫者和传承者,一般将之统称为法律职业人。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不但对法律公平正义价值的践行至关重要,同时也影响着其他非专业法律人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评判。因此,在法学教育中要正确认识法律信仰的价值,强化法律信仰的培育目标,并改革现有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以实现上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