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端 《民族论坛》2012,(9):20-21
<正>吉首大学民族预科教育学院,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承担着包括新疆、西藏在内的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及全国10所高校的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培养任务。目前该学院有少数民族预科学生1425人,涵盖38个少数民族,其中西藏籍少数民族学生85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305人。在新疆籍、西藏藉学生中,不少学生汉语水平较低,日常交流大多用本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2.
刘秋岑 《世界民族》2023,(2):110-124
俄罗斯联邦作为拥有超过190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其民族情况之复杂、民族立法的体系之庞杂,足以成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样本。在俄罗斯现有的立法逻辑中,少数民族更多地被视为一个广义上的民族权利主体,按其语言表述和法律概念上的不同,主要划分为基于民族归属的个体权利、基于具体权利主张的个体权利、基于身份认同的少数民族(个体的或群体的)权利、基于原住民特有的身份认同的权利,以及已经出现但是尚未能被俄罗斯学界所广泛承认的、扩大化的少数民族社群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包含了久居少数民族聚居地的旧居民的权利,等等。俄罗斯民族立法体系分为联邦-地方两级,民族权利的内容主要侧重教育权和文化权,并基于这样的独特结构,逐渐形成了符合自身历史阶段和利益表达的民族立法的内在法律逻辑结构,在旧有的立法理念之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变迁提出了民族的“身份认同”、作为集体权利的民族权利等新理念,以期实现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4.
对待中国现行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很多学者都言必称“民族—国家”理论。对此,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国家和民族之间包括三种具体关系:民族与民族(民族—民族)的关系、民族与国家(民族—国家)的关系和国家与民族(国家—民族)的关系。就国家和民族的关系而言,在探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中,我们需要找回“国家”,并在民族理论中给予“国家”居于民族之上的位置。我们认为,在“国家—民族”自上而下关系框架下,国家的角色处于主导地位,而民族则是从属于国家。中央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官本位”的“分级管理”“属地管理”和“分类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和实际运作机制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蒋夫尔 《中国民族》2014,(10):79-79
近年来,贵州省大方县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不断壮大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建设,“双语”教学工作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民族教育发展。一是逐步扩大力、学规模。民族乡镇逐步建立中小学,保障民族青少年平等受教育。截至目前,各级各类学校376所,覆盖全县16个少数民族乡镇,少数民族“双语”在校生达2132人,占全体学生总数的60.6%。  相似文献   

6.
春雨连绵,润物无声。2006年2月27日,湖南省民委委员会议暨全省民委主任会议在长沙胜利召开。会议要求全省民委委员单位和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的民族政策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发展民族经济,进一步推动我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会议就如何写好湖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工作的开局篇,提出了具体发展思路和战略步骤。本刊特摘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云昭和湖南省民委主任王德靖同志的重要讲话及部分经验交流材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新疆地区加强“双语”教学,实现“民汉兼通”,为新疆地区培养“双语”人才,是长期以来党对新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一项重要工程.只有根据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科学规划、明确目标,细化措施、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民汉教育的融合,构建与完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和多种“双语”教学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新疆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8.
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改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需要。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目前我国存在少数民族理论和社会成员理论两种理论,二者不仅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少数民族理论的相关研究为社会成员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朱艳敏 《民族论坛》2013,(4X):45-47
加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改进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需要。对于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目前我国存在少数民族理论和社会成员理论两种理论,二者不仅在研究对象、理论基础等方面具有一致性,而且少数民族理论的相关研究为社会成员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梁黎 《中国民族》2013,(11):8-11
作为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四特酒一直是江西引以为做的知名代表,既代表了中国千年的酒文化,也代表了物质文化的精神传承,更代表江西人民火热的红土情怀。1959年8月周恩来总理在庐山品尝四特酒后,赞扬它”清香醇纯,回味无穷“;1972年11月12日邓小平在樟树考察时,喝了四特酒,赞誉它“酒中佳品,味道独特”。今天,江西又创”四特”,只不过这次它不是名酒,而是”特色产业、特色村寨、特色文化、特色人才“。是一部推动江西民族地区发展、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轨道的秘籍……  相似文献   

11.
(一)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社会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当今世界,城镇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2014年城镇化率达5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城镇人口达到7.5亿,占世界城镇人口的19%。一个告别农业社会的"城市中国",正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为新时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目标。在民族地区,宣传思想工作所起的精神动力作用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局势的稳定是无以替代的;相应的,要实现民族振兴,必须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民族地区的宣传思想工作,使之不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将宣传思想工作融入正确的导向之中。宣传思想工作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民族振兴的大局展开。在民…  相似文献   

13.
《民族论坛》2013,(9):60-61
湘西自治州博物馆创建于1957年,是湖南省唯一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级综合性重点博物馆,由湘西民俗风情馆、湘西剿匪胜利纪念馆和湘西剿匪胜利纪念碑等组成,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约7668平方米,现共有文物藏品7900余件套(单件10余万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810件套。  相似文献   

14.
黄金辉  陈崇仁 《民族学刊》2021,12(11):20-27, 12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中的纲领性地位,可以从新阶段党对民族问题认知的理论升华、对历史方位的研判、对民族工作的要求、集体行动的逻辑等四个维度来理解。只有通过树立正确价值观、强化情感归属、实现共同利益、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夯实政治根基等六“目”,才能真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整、准确地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与“目”,对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把打造民族文化品牌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罗水乡位于张家界市永定区西北部,距市城区38公里。全乡总面积62.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02个村民小组、2543户、  相似文献   

16.
张斌 《民族论坛》2013,(3):56-56
正炎陵县原名酃县,境内有我们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始祖炎帝的陵寝——炎帝陵,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炎陵县龙渣瑶族乡是长株潭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该乡下大力气挖掘整理五瑶(瑶拳、瑶膳、瑶舞、瑶居、瑶服)民族文化品牌,在民族文化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9年,龙渣瑶族乡龙渣村获评湖南  相似文献   

17.
今夏,作为各级领导和各部门了解民委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渠道和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反映情况和问题的便捷途径,以及各级民委发挥职能、展示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有效形式的民族信息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民委主任杨晶日前指出,加强信息工作是民委转变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湖南省民委主任王德靖强调民族信息工作是民族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是民族工作部门、民族地区联系党和政府的纽带,是宣传民族工作的窗口和手段;湖南省民委还第一次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民族信息工作的意见》(湘族通[2009]19号)文件。 信息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期全省民族信息工作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18.
1997年9月,新疆阿勒泰地区已是金秋时节。风吹过参天的银白杨,洒落一地金黄。16岁的阿勒泰·赛肯带着家人的叮咛,背着包裹登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那一年,他通过民考汉走进了中央民族大学附中。3年后,他没有像许多其他同学那样升入民族院校的最高学府——中央民族大学,而是考入了另一所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董强 《民族研究》2023,(5):1-9+138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伟大的历史的民族”论说,深刻地辨析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伟大的历史的民族”也是“革命的民族”,这样的民族在现代社会具有推动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革命性,对现代世界体系具有建构性。中国共产党曾使用“伟大的历史的民族抗战”话语。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自强不息、救亡图存,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及新时代快速发展后,中国已成为改变国际关系对比格局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恩格斯笔下“伟大的历史的民族”的理念之于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百年征程中得到不断实践。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论断,深化了中华民族作为“伟大的历史的民族”的理论内涵。“伟大的历史的民族”论说对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郑齐猛 《中国民族》2010,(10):64-65
“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是党和国家一贯的民族政策、法律政策的历史总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两少一宽”民族刑事政策出台26年以来,在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预防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