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选择2010—2018年投资非上市金融企业的中国上市公司数据,通过构建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实体企业产融结合与创新效率的关系,并重点考察了高管团队特征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实体企业产融结合可显著提升营收创新效率,但会损害其研发创新效率;企业高管团队越高学历化、年轻化、男性化,越倾向投资金融企业,实践产融结合;在产融结合与创新效率的关系中,高管团队特征存在显著的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不同高管团队特征的企业,产融结合与创新效率关系呈现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产融结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产融结合的资本循环过程是流通过程、生产过程和虚拟增值过程的统一.产业资本外溢的过程,也是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转化的过程.一定程度的产业资本外溢对整个国民经济有促进作用,但过度的外溢将会导致虚拟经济中泡沫的产生,对国民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GE公司是产融结合的典范,它的发展说明产融结合型的资本循环比单纯的金融资本运作更有竞争力.中国应该从产业政策、资本市场发展、金融混业经营、产融结合型人力资本培育等方面进行改革,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的循环创造有利的政策、市场和人才环境.  相似文献   

3.
产融结合模式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融结合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西方产融结合理论已经较为成熟.我国现代产融结合起步较晚,产融结合概念界定及模式选择仍有争议.本文比较和评价国内外产融结合的概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产融结合定史及模式,并简评我国产融结合特点,提出我国产融结合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产融跨业经营和金融混业经营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产融结合渐成主流趋势。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偏好下,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具有更多的进行相互联合的动因和便利,故产融结合容易导致经济力过度集中,形成市场垄断势力和在现实中滥用市场优势,导致市场机制失灵,生产技术停滞,封闭特定市场,损害消费者,垄断势力传导和金融风险累积和传递等系列弊害。因此,需要在金融监管之外加强反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产融跨业经营和金融混业经营在世界范围的卷土重来,产融结合渐成主流趋势.在政府和市场双重偏好下,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具有更多的进行相互联合的动因和便利,故产融结合容易导致经济力过度集中,形成市场垄断势力和在现实中滥用市场优势,导致市场机制失灵,生产技术停滞,封闭特定市场,损害消费者,垄断势力传导和金融风险累积和传递等系列弊害.因此,需要在金融监管之外加强反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不同,产融结合模式主要划分为市场主导型、银行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三种模式,目前对于我国采取何种模式,各方观点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三种模式的市场条件等因素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历程和特点,认为作为一种最终目标,我国宜于选择市场主导型模式,将英美模式作为我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7.
我国集团企业产融结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集团企业产融结合具有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单向融合、深度和广度不断发展、综合金融、投资回报高等特点。产融结合的动因包括: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财务和经营协同、提高企业资本运作能力等。产融结合的风险包括:放大金融链条、主业空洞化、互动较差等。对于产融结合的未来发展,作者建议推行市场主导型模式,建议结合自身优势做专业金融、加强主业与金融业有效融合及互动、控制规模及风险、掌握好进入与退出的时机。  相似文献   

8.
选取2011—2020年全部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的数据作为样本(剔除了ST企业和部分财务数据不完善或有异常的企业),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持股非上市金融机构对制造型企业绩效的影响作用,并引入中介效应金融性负债和研发支出,探索其中的影响机制。实证结论表明:现阶段中国的实体企业产融结合的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具有负相关性;随着企业持股金融机构比例的提高,企业会从金融机构处获取更多的资金,增加企业的金融性负债,并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金融的涉足会对企业的主营业务产生“挤出效应”,因而对企业未来的绩效造成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而金融投资领域的改革是供给侧改革的源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重视产业和金融的结合,促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金融在很大程度上是正反馈的过程,产融结合不仅是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能否深化的需要。因此,需要重视产融结合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产业结构转型缓慢、资本市场发育滞后,同时风险、制度、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制约了产融结合的步伐。这需要我们回归金融本质,提高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创新产融结合的方式,并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消除金融部门服务实体经济的门槛。  相似文献   

10.
产融关系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产融关系从形式到内容 ,都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 ,本文对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的产融结合模式与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 ,继而为产融结合的高级形态——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作了初步概述  相似文献   

11.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产融结合现象,如何认识这些纷繁的产融结合现象成为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深入分析了产融结合的原因、产融结合的条件、产融结合的途径、产融结合的经济影响,清晰地梳理了产融结合机制,为我国产融结合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重大工业项目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和带动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的重要来源。重大工业项目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文章在深入分析衡阳市重大工业项目财政效应现状及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对衡阳市重大工业项目的财政效应做了典型性研究,为衡阳市发展重大工业项目,提高财政收入提供理论依据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简要回顾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Joh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北省1985--2008年间产业结构变迁与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得出了河北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长期协整关系的结论,并对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肯定了当前河北城市建设对提升服务业,改善产业结构,促进金融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对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尚不明确,文章旨在分析金融创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以我国2003-2011年30个省市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衡量了各地区金融创新及技术进步水平,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考虑金融创新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内生性的情况下,金融创新对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是显著且为正向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产业结构升级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渝东南山地区县为例,通过PVAR模型的构建,运用面板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技术对该地区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两岸经济交往日益增多,金融的合作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一体化理想的目标及经济对金融的需要分析,阻隔一体化进程的因素还寝多,根据国际金融一体化和区域金融一体化的要求,提出旨在促进金融一体化的对策,有利于发挥金融一体化在促进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为海峡两岸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7.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对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群的健康快速发展是长株潭“两型”示范区建设的关键路径,这需要金融的有效支持。基于2001-2010年湖南省长株潭地区的面板数据,以金融相关比率与金融效率两个指标测量金融发展水平,对该地区产业集群与金融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金融发展对该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具有正向且显著的促进作用。结合“两型”社会实验区的背景,提出应注重培育和发展“两型”产业集群,从提升金融总量、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与产品等方面促进集群发展与升级。  相似文献   

18.
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一体化程度是影响货币国际化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资本流动性较低时,货币国际化的动力主要源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时的商品交易需求。伴随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深入,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导致了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投资需求,此时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金融资产的替代上。同时,相比于资本流动性较低时期,在完全金融一体化条件下,不但货币发行国的外部均衡特征有所差异,经济利益的实现水平和方式也存在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经济发展和财政竞争对地方财政效率的影响,本文选取2004—2018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地方财政效率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分析.结果发现:第一,财政效率具有区域同质性,经济发展和财政竞争对地方财政效率都有空间溢出效应;第二,财政负担率与本省财政效率负相关,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省份具有空间上负外溢性影响;第三,人口密度与本省财政效率正相关,对距离相近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省份具有空间上正外溢性影响,但城镇化率皆为负相关;第四,人均GDP对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省份具有空间上正外溢性影响,税收收入占比对邻接和距离相近省份具有空间上负外溢性影响,财政自给率对邻接省份具有空间上正外溢性影响,但不显著.本文建议通过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增加常住人口和提高财政自给率等措施,提高地方财政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创新效率、产业特征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各地区创新投入的日益增加,创新产出却并未同比增长,创新效率差异不断扩大。产业成为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中间传导环节,各地区已有的产业类型和产业发展基础则成为影响特定区域创新产出效率的关键因素。实证检验证明,我国除东部地区外,在中部和西部,创新尚未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部地区的创新产出增长速度远低于创新投入增长速度。在西部地区,创新投入越多,创新产出反而越少。在东部地区,创新投入之所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主要受益于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对知识转化的显著贡献,受益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以及该地区多样化的产业类型带来的技术溢出和传递;与此同时,该地区发达的对外贸易和企业规模大小并未对创新效率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