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国维在谈到姜夔词作时,曾经说:“虽格调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其实“雾里看花”未尝不美。尽管王的本意并非否定韵味悠长的风格。但这里的所谓“隔”与“不隔”终不免有点机械。文学史证明,有许多委婉曲折的描绘,并不一定比沉着痛快的作品逊色。它可以通过比兴手法创造出深邃的意境,抒写出表面好象片断而实际表现了内在联系的肌理和脉络。正如司空图笔下发人深思的阐述:“似往已回,如幽非藏。”看来好象一往  相似文献   

2.
晚唐诗人李商隐最为传诵的诗歌,是他所独创的《无题》和一部分抒情咏物之作。那婉曲细腻、缠绵悱恻的笔触表现了诗人的多情,那哀怨悽惋、低回深沉的情调透露出诗人的感伤,这是一个遭逢末世而又身世蹭蹬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在借诗吐露自己的心曲。然而,多情和感伤并不是李商隐的全部性格,他也有着金刚怒目式的歌唱。这类诗数量虽然不多,却是了解和研究李商隐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李商隐生于国势衰微、江河日下的晚唐,盛唐时期为社会经济的表面繁荣所掩盖的  相似文献   

3.
粉碎“四人帮”文化专制主义以来,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的李商隐诗的探讨研究空气十分浓厚,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与进展。美中不足的是几乎所有文章偏重分析而疏于考证,给人总的感觉是多挟典藻之词,而乏实微之功,每以“意逆”代替“钩稽”,对于象李商隐那样的具体诗人与诗篇来说,这种办法不易奏效,而且容易造成谬误与曲解。李商隐学优奥博,其诗善于隶事用典,“隐词诡寄”(张采田语),“旨趣深遥”(冯浩语),“寄托深而措辞婉”(叶燮语),命意非仓猝可窥。因此,如要对义山诗的思想和艺术进行探讨,作出符合实际的分析评价,对其生平行踪进行某些考证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4.
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在比兴寄托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比前代诗人有很大发展,所以在唐代格律诗中大量用比兴寄托的手法,而且通体专用比兴,力求寄意的深隐与情味的隽永。李商隐在总结前代艺术经验加以开拓的创新方面,卓然自成流派,其诗从情意、辞采和声韵等方面表达了诗的艺术特点,在我国古典诗歌的整个传统中,独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中的一大家,具有多样化的风格。沈德潜在《唐诗别裁》的七古里选了他的《韩碑》一篇,称:“晚唐人古诗,秾鲜柔媚,近诗余矣。即义山七古,亦以辞胜。独此篇意则正正堂堂,辞则鹰扬凤翽。在尔时如景星庆云,偶然一见。”极力推重。其实,《韩碑》诗是商隐摹仿韩愈的诗,像“帝得圣相相曰度,贼斫不死神扶持”,“表曰臣愈昧死上,咏神圣功书之碑。”这些就是仿照韩愈的以文为诗。诗中称“文成破体书在纸”,韩愈的《平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李商隐诗歌的分析,着重指出李商隐的诗有一种对悲剧性意识的感伤;李商隐笔下的许多意象都是自我的化身,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在李商隐诗里对“美”的的追求和对“善”的追求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一) 李商隐的各类诗作中,咏史无疑是一个重要部份。这不仅因为咏史诗在他的集子里占有相当比重,还因为其中多数篇章都能够把精警的立意、深刻的用心与委婉、生动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达到了较高的思想和  相似文献   

8.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相似文献   

9.
“有客虚投笔,无訳独上城。沙禽失侣远,江树著阴轻。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贾生游刃极,作赋又论兵。”程梦星系为大中六年,“大中六年,蓬、果群盗寇掠三川……故有‘边遽稽天讨,军须竭地征’之句”(《李义山诗集笺注》,转引自刘学锴《李商隐诗歌集解》P64)。按《通鉴》卷二四九,大中五年十月,“蓬、果群盗依阻鸡山,寇掠三川”,大中六年二月,“王贽弘讨鸡山贼,平之”,则蓬、果之乱,仅历四个月即平,称不上“稽天讨”、“竭地征”。故程说不可取。冯浩系为从郑亚桂幕时作,谓“《代荥阳公表》云‘控西原而遏寇’。《状》云…  相似文献   

10.
西师万众几时回 ,哀痛天书近已裁。文吏何曾重刀笔 ,将军犹自舞轮台。几时拓土成王道 ?从古穷兵是祸胎。陛下好生千万寿 ,玉楼长御白云杯。”此诗系年 ,朱鹤龄定为大中四年 ,陆昆曾定为大中五年命白敏中充讨时。考白敏中充讨事在大中五年三月 ,而大中四年 ,义山在徐从卢弘止幕 ,大中五年府罢入朝 ,七月始应柳仲郢之辟。则大中四年、五年三月 ,义山均不涉汉南之地 ,与题目不符 ,故二说有误。冯浩、张采田系为自桂归途经荆江时作 ,“会昌五六年 ,党项攻陷、宁、盐州界城堡 ,发诸道兵讨之 ,至大中四年 ,连年无功、戍馈不已……诗盖自桂归途经…  相似文献   

1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读罢李商隐的<锦瑟>诗,人们对诗意似乎有所领略,又似乎未曾领略,朦朦胧胧、模模糊糊.无怪乎有人说,<锦瑟>诗是一首具有朦胧美的诗歌.的确,诗篇给人们独特的审美感受,达到了较高的美感效应.现在,我们不妨顺着这一思路,进一步探讨这种美感的所在.  相似文献   

12.
中、晚唐诗坛的白居易与李商隐在性情上都多情善感 ,创作中多感伤意味 ,有着很多的共同点。但二者在表现手法、内容以及排解感伤的的方法上 ,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了在中、晚唐时代背景下 ,文人境遇的变化和艺术表现方法的发展。同时 ,这两位诗人所代表的感伤主义文学倾向 ,又对以“婉约而感伤”为特征的词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振谦 《船山学刊》2006,(4):152-154
“以骈文为诗”是李商隐诗歌的重要特征,这种骈文化特征表现在:语言句式的骈偶化;隶事用典的工稳化;词汇辞藻的华丽化等。这些诗歌的骈文化特征既与李商隐擅长骈文和唯美诗风关系密切,又与道教文化的诗性特征紧密相关。同时,其诗的骈化不仅影响晚唐、宋初诗坛,而且有开启唐宋婉约词之功。  相似文献   

14.
提到晚唐诗人李商隐 ,人们常常想起他那美丽非凡而又扑朔迷离的爱情诗 ,其实 ,作为唐代大家的李商隐 ,其诗作中还有另外一种美 ,一种含蓄蕴藉而又清晰易感的美 ,这种美往往表现在他的咏史诗中 ,诗人便是用这种美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的真实。例如我们下面读到的这首《龙池》 :龙池赐酒敞云屏 ,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 ,薛王沉醉寿王醒。龙池在长安城里兴庆宫内。清代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载 :“兴庆宫在皇城之东外郭城之兴庆坊 ,是曰南内。”“宫之正门西向 ,曰兴庆门。其内兴庆殿 ,殿后为龙池。”李诗云“龙池赐酒” ,说明这是皇宫大…  相似文献   

15.
黄仲则是乾嘉诗坛上有名的诗人,他接受李商隐诗艺所形成的感伤诗美在盛世繁响中特立独行,在诗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赵东明 《南方论刊》2007,(1):90-91,83
李商隐有7首诗提到嫦娥,是唐代诗人中取嫦娥题材入诗数量最多的一位。在这些诗中,作者赋予嫦娥以孤独、寂寞、惆怅、凄楚的审美特征和一种超逸出尘之美。这既与嫦娥神话在唐代的流传和演变有关、与唐代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价值取向、审美特征有关,也与李商隐自身身世、仕途及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重复意象与创作心态——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商隐“无题”诗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复意象与作者的创作心态和作品的主题动机有着密切的关系。诸如肖像、自然、情感(悲泣)等反复出现的意象大都与怀才不遇、政治失意、环境艰险、心境悲怆等紧密相关。这些重复意象足以构成“无题”诗意象链条上的坐标或经纬。它们如同主旋律,奏鸣出一个伤感悲怆的主题,伤己、怀人、悲社会,而对社会政治的关注则是其中的最强音。这是李商隐“无题”诗意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当元、白新乐府运动和韩、柳散文运动放出了熠熠光芒后,中国文艺理论批评史上相对地沉寂了一个时期,没有出现什么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文艺思潮。直到公元九、十世纪之际,文采斐然、引人入胜的司空图的《诗品》和提倡“韵外之致“的其他篇章,才重又为理论批评史开了新页。就在九世纪中期,约当唐敬宗、文宗、武宗、宣宗四代,也就是在这一个理论批评界一时比较沉寂的阶段,李商隐的反对拘挛  相似文献   

19.
李商隐的无题诗素以难解著称。读他的无题诗 ,好像是猜一个个无谜底的谜一样 ,至今还无有一定的答案。其原因就是他的无题诗 ,与诗谜确实有一种相似的结构。本文从无题诗与诗谜结构的解构、“喻之多边”的美学原理的解析 ,并从作者的创作心理和读者解读心理两个方面进行全面论析 ,探索其中的奥秘  相似文献   

20.
李商隐以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艺术上的创新精神,创作了占他全部诗篇七分之一强的咏史诗,它们扩展了传统咏史诗的涵量,丰富了咏史诗的题材,探索了咏史诗新的手法,思想性与艺术性臻于和谐统一,在咏史诗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李商隐的咏史诗不仅咏古况今,充分反映了他进步的历史观,而且借古讽今,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现实主义倾向,同时还借题寄慨,委婉地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时政的深沉感慨,扩大了咏史诗的表现容量。咏史诗以历史故事或传说为题材,与诗人的历史观有密切的联系。李商隐的咏史诗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