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利中田教授195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文学院国文系,随即留校任教,至今执掌中国现代文学教席已三十余年。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茅盾研究学会副会长、吉林省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作为现代文学史家,曾先后研究过鲁迅,巴金、沈从文、老舍、丁玲等作家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当代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纪要肖惟今年10月19日,青岛市现代文学研究会在青岛大学举行了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纪念会暨“鲁迅与当代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与会者一致认为,鲁迅先生是中华民航的精神灯塔,鲁迅精神对中国现代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重铸具有久远...  相似文献   

3.
河大学人     
刘增杰教授1934年生,河南省滑县人。195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任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理事。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教学与研究,业余从事散文写作。主要著作有:《鲁迅与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中国解放区文学史》(合作,河南大学出版社)、《文学的潮汐》(河南人民出版社)。《战火中的缨斯》(河南大学出版社)、《迟到的探询》(合作,河南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合作,河南大…  相似文献   

4.
何满仓,男,1955年生,陕西洛川人。现为延安大学文学院教授,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5.
学苑英华     
杜秀华 ,女 ,汉族 ,中共党员。 1 946年 1 0月生 ,河北阜城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辽宁省鲁迅学会理事、辽宁省广电厅高级职称评委等职。杜秀华教授 1 97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1 972年 4月到沈阳师范大学 (原沈阳师范学院 )任教。曾在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专修中国现代文学。 1 988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 ,1 995年晋升为教授。任教以来 ,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讲授过《毛泽东诗词讲解》、《鲁迅小说研究》、《闻一多诗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  相似文献   

6.
正温州再出发人物名片孙良好:温州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温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建筑·抒情·栖居大地——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三维世界》《文学的温州——温籍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等,在国内主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的发展状况 :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社团 ,像新青年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未名社、“左联”等 ,都积极组织译介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理论及文学作品 ;2 .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中国著名现代文学家都亲自参与文学翻译活动 ,文学翻译活动是中国现代翻译活动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王德禄,男,1944年生,江苏省苏州市人。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1年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为山西大学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主要学术兼职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王德禄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鲁迅研究》、《比较文学》、付国现代戏剧史》、仲国现代文学作品语言艺术》、付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降课程。王德禄教授在认真教书育人的同时,致力于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在鲁迅研究、现代文学中外比较研究等领域具有一定影响c曾在付国现代…  相似文献   

9.
<正>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现有教师六名,其中教授两名、副教授两名、讲师两名,均为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中国新文学学会等学术团体成员,并担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一职。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个性与风格研究、现代文学流派研究等。九十年代以来,他们主持、参与撰写了《中国新文学发展史》、《鲁迅作品赏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释译的发展状况。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文学社团,像新青年社、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未名社、“左联”等,都积极组织译介了大量的外国文学理论及文学作品。2.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中国著名现代文学家都亲自参与文学翻译活动,文学翻译活动是中国现代翻译活动的主动。  相似文献   

11.
由娄底师专承办的湖南省现代文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 ,于 1 999年 1 1月 6日至 7日在娄底市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 43名代表和应邀专程从北京前来的著名学者陈漱渝 (中国鲁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鲁迅博物馆副馆长 )、田本相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 )二位先生出席了年会。大会收到论文打印稿 1 2篇 ,另有多人带来论文原稿和发言稿。 1 9人的发言涉及到现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或难点 ,以及学术品位和学风建设的问题 ,提出了发人深思的见解。诚如研究会理事长颜雄先生在闭幕词中总结的 :这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年会 ,也是学术含量最…  相似文献   

12.
曾华鹏教授,文学评论家。1932年生于福建晋江,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59年来我院执教,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等课程。现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鲁迅研究学会  相似文献   

13.
王嘉良教授1942年生,浙江省上虞市人。1965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1988年起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0年6月晋升为教授。现任浙江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评估委员会委员,主持该校首级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兼任的学术职务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茅盾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音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事、浙江前茅盾研究会会长。浙江古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人期在高等学校任教,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学术思路开阔,治学严谨,笔耕勤…  相似文献   

14.
高玉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撰文《鲁迅“现代中国的圣人”解》认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最为伟大的开创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作为圣人,鲁迅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历史层面上,即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新方向,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次体现在现实意义层面上,即鲁迅的人格、精神和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最为珍贵的财富,是我们思想的不竭源泉和动力。鲁迅精神在本质上具有开放性。在巨大的创造性上,在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体制上,在无尽的言说上,鲁迅具有不可超越性。(徜摘)沈光明在《长江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15.
主席、各位佳宾:今天我要向诸位介绍的是这样一位中国作家:在黑暗势力面前,他恶魔般地矗立着;在人民大众面前,他忠实如牛。他就是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死于1936年。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采用“鲁迅”二字为笔名。中国现代究竟有多少作家?我不太清楚。但据《中国现代文学作者笔名录》收录,从1917年到1949年10月这段历史时期内,有一定创作实绩的作家多达6000余人。中国现代究竟有多少文学作品我也不太清楚。但仅据《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介绍,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书籍多达13500种。显然,任何人都…  相似文献   

16.
朱德发教授与现代文学研究朱德发教授,196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山东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中文系副主任,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茅盾研究会会长等。1988年获“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北京鲁迅博物馆和绍兴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文理学院、上海鲁迅纪念馆等单位承办的纪念鲁迅诞辰125周年、逝世70周年暨“鲁迅:跨文化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鲁迅故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举行。来自日本、德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最为伟大的开创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作为圣人,鲁迅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历史层面上,即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新方向,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次体现在现实意义层面上,即鲁迅的人格、精神和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最为珍贵的财富,是我们思想的不竭源泉和动力.鲁迅精神在本质上具有开放性.在巨大的创造性上,在建构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体制上,在无尽的言说上,鲁迅具有不可超越性.  相似文献   

19.
他,《中国文学家辞典》称为“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被收入由中、美、苏、日等国编的《当代天下名人传略》。他,现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研究会会员。他——山西大学中文系高捷教授,原名张祯,笔名张正,常直等。自1963年从《山西日报》社调山西大学以来,一直在中文系任教。在这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他坚持在教学与科研的  相似文献   

20.
<正>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现代史上的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所以解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我们能够在其中看到别样的“精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收录在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这篇文章描述了鲁迅童年时期在绍兴的百草园中的游戏和在三味书屋中的读书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