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由计划经济向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结构转变,实施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工程的是现实的人。只有处理好人的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关系,才能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从而完成向现代人的转变,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境域正面临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的“双模式”变迁,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结构转型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轨。这种社会转型与体制转轨,一方面铸就了中国经济神话;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进入了一个高社会风险的发展阶段。为此,本文尝试引入“泰坦尼克定律”,并以此为向导,深入剖析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相关表征及其成因;并沿此解释框架,探究转型期的社会风险规避路径,希冀对当前“风险社会学说”提供新的借鉴价值和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3.
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化密切相关,精神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社会生产力中精神文化含量的高低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含量是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成熟的重要尺度;社会从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型首先要进行文化形态的转型.  相似文献   

4.
关于转型期文艺负面效应的思考陈长生在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文化市场的形成、价值规律的杠杆作用使文艺正在从带有鲜明计划经济色彩的创作态势向与市场经济相吻合的创作态势过渡,给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譬如: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与时评勃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时评勃兴的年代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所谓社会转型 ,主要是指社会的整体结构即社会结构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当今中国的社会转型具体表现为 :经济领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政治领域由集权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体制转变 ,文化领域则由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过渡。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时评 ,一旦蔚然成风 ,必然对社会转型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首先 ,转型期思想启蒙的完成可以借助时评 ;其次 ,表达自由的实现可以借助时评 ;再次 ,社会共识的形成可以借助时评。  相似文献   

6.
面对现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 ,凉山彝族正面临着巨大的民族经济、文化的变迁。当代彝族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阶段。在这个转型过程中 ,彝族企业家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先锋。对促进彝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包括经济转型、政治转型和文化转型,三者相互作用、依次推进、螺旋上升。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最新一轮的社会转型,它意味着经济上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治上由人治社会转向法治社会,文化上由封闭状态转向开放状态。社会转型期存在诸多道德问题,"道德滑坡"和"道德爬坡"都是道德转型和重建的必然表现。瞻望未来,我国伦理道德的发展趋向将显示出三个特征:发展模式将是民族开放型的,发展速度将是渐进型的,发展途径将是综合创新型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哲学特点及正确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面转型期。16年的改革开放,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又使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体制进入了一个转型的过渡期。改革所引发的社会转型,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根本性的质变,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前提下社会内部结构的转型,是邓小平所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社会的转型表现为: 1、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照抄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个体制尽管在建立初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这种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命令经济,一切经济活动及其资源配置既不在市场上进行,也不服从经济规律,而是服从行政权力导向,因此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迅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现代  相似文献   

9.
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在新形势下必须对政府的定位、经济法的体系等进行新的调整和完善,才能适应转型时期的发展要求,更大程度的发挥经济法在转型期的作用。因此,经济转型期政府如何定位,经济法的体系和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成了经济转型期经济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文化转型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我国文化价值领域的深刻变革,文化转型期的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种特殊的文化境况。高等教育作为促进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应该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系统为指导的主导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依托于市场经济的文化价值观,从而促进文化价值观的重建与整合,这正是中国高等教育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山西农业大学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学校发展处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转型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重要转型期、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十一五"时期向"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的重要转型期。提出"十二五"时期学校工作要围绕建设地方农业院校先进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设计路径,提高办学综合实力,立足地方,办出特色。认为本科教学工作应积极适应和引领学校转型跨越发展的整体战略部署,推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的转型跨越。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期民主文化转型基本经验体现在基本影响和动力作用两方面。基本影响包括社会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基本规定与社会转型作用下民主文化转型所体现出的重要特征。动力作用包括社会技术形态转型、社会交换形态转型、社会主体形态转型以及全球化等对民主文化转型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人们对于安全的不懈追求,是推动各类安全技术与安全生产科学起源、形成、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于已进入社会经济转型期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伴随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社会变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经济转型,生产领域面临着生产安全事故频发、人财物损失巨大的严峻形势,亟待学术界和产业界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深入的系统化研究,并寻求有效预防和根治生产安全事故的良方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面对人类社会向"现代化"的转型,不同的民族国家与不同的民族在发展轨迹上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对于不同族群来说,"现代化"通常是一个文化相对论的概念,对之理解是多元的。少数民族对"现代化"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影响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内,对于少数民族来说,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可能不同步,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其结果一方面可能是少数民族群体对冲击的适应,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冲突与抵制。对于一个多民族社会来说,少数民族传统社区的居民是否具备面对生产与生活方式转型所需要的必要的适应能力,是转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的前景存在两种可能:一是逐步完成向"现代化"的转型,二是由于社会变迁与本民族文化冲突而导致少数民族向"民族中心主义"文化靠拢。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正处在一个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经济的转轨,必然要求出现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文化。因此,研究转型期中国文化的发展问题,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全新的、紧迫而又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文化人的文化自觉的角度就此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关注文化发展是文化人的时代使命对文化人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泛的意义上说,文化人就是为“文”所“化”的人,即有“文化”的人,是相对于文官而言的;从狭义上看,文化人特指社会中从事文化创造、文化传播和文化管理活动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转型时期社会信用缺失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其中政府信用问题则是关键所在。本文在对政府信用的内涵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转型期政府信用建设的政治伦理功能:政府信用建设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政府信用建设是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重要保障;政府信用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处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经验性文化模式向理性文化模式迈进的文化转型期,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创新过程,也是与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三个阶段即文化危机、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同步的演进过程。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文化意蕴在于透过对文化危机现象的反思,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对当代多元文化批判的基础上,以文化(整合)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推进民族文化模式的现代转型,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引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的政治文化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研究与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的政治社会化,对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 ,一方面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另一方面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社会的转型期中 ,人的转型也势所必然。而人格转型则是由传统的人走向现代人 ,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只有既实现社会的现代化 ,又实现人的现代化 ,我们才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现代化的驱动力,但它在推动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又必然使工具理性主义张扬起来,并且导致社会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命题是建设和谐文化。把和谐文化作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就可以为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因而,建设和谐文化就成为平衡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理想追求关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