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文化认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创新力、发展力的基础,也是提升其文化软实力的精神根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成就斐然。从文化认同视角看,受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在向心力、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为此,加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巩固文化认同核心意识,提升文化向心力;增强文化认同道德基础,提高文化感召力;强化文化认同利益根基,增进文化凝聚力;创新文化认同传播手段,增强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7-86
近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场由经济、科技力量悬殊而导致的文化上的认同危机。通过解析文化的构成可以发现,从文化层面适时倡导中华文化价值观重构,以具有历史血脉与当下联系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凝聚中华民族的文化向心力,提升中国在中华文明文化辐射区域内的文化软实力,是化解危机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中华文化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心理特征与行为价值规范特征的稳定持久的价值观念。它深入中国人民的内心,指引着中国人的价值行为选择。遵循共性原则、主体原则及前瞻性原则,以对自然、对人、对社会、对事、对精神的态度可初步构建起中华文化价值观的稳定内核,并从文化维、民族维、地域维三个维度构成中华文化及其价值观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3.
多元语境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炜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
在多元主义的世界语境中 ,本着中华文化的究极根性以确立一种新的文化主体性 ,是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情形。当代中国人或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可以有不同的信仰 ,他们却不可以也不可能不在存在论意义上以“中华性”定位 ,中华文化的质素已经与生俱来地流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 相似文献
4.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3)
当前,香港主权已经回归20余年,香港文化中西合璧的浪漫风采依然。但是,香港青年的中华文化认同却陷入了困境。葛兰西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的策略,即以"市民社会"为场域、以"积极同意"为前提、以"有机知识分子"为依靠力量、以"阵地战"为获取策略。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对香港青年中华文化认同的构建具有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秀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20,(3):25-32
林海音的文学创作,主要以台湾与北平双城民俗和女性题材为书写内容。民俗文化书写是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直接体现。她借对北平民俗风物的渲染叙写,抒发了强烈而深沉的乡恋之情。在对台湾的书写中,她以女性视角进行细腻观察和关怀书写,既展示了台湾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也呈示了台湾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丰富。"婚姻故事"系列小说则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建构了传统与现代相融的理想婚姻形态。林海音创作的文化选择与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海峡两岸的生活阅历使林海音消弭了区域文化差异形成的身份困惑,在从情感自发回忆到理性自觉"再造"历程中,她不断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也是她能够游刃有余于两岸题材书写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陈科峰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1)
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质决定了他们必然会在更多的机会中展示出自身的文化素养与中华民族的精神,但就目前总体情况看,相当部分学生文化素养欠缺。究其原因,是中华文化的积淀太少,缺乏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本文从文化及文化力入手,论述了这样的事实:认同的基础是文化;民族存在的根基在于人类文化的不同;不同群体的人们正是从这些文化的不同中感悟自我,认识自己的民族归属。 相似文献
7.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7-22
"国族认同"是超越"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更宽泛概念。它意指在一个民族国家内部,其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已寻找到共同的利益结合点,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认同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在诸认同类型当中,文化都起着中介与桥梁的作用。要实现国族认同,必当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中华国族文化。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因此构建中华国族共同体的文化价值观,并全面、广泛、深入、持久地推进,是实现国族认同的最有效手段。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来看,当前构建的中华文化价值观,必然是在历史长河中对各族文化兼收并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近代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及西方文化价值观合理成分的吸纳与整合后形成的崭新统一体。 相似文献
8.
杨正万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22,(3):1-12
学界对于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中概念运用方面存在西方文献引用问题、研究角度选择不符合文化认同研究目的、文化认同术语解释和表达不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问题,为此,需要在建立中华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思维框架中引用西方学术文献,需要在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层面上选择研究角度和解释文化认同的学术内涵;研究方法选择方面存在方法运用的多样性不足、方法运用不完全符合具体方法规范性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上发力;研究内容方面过于注重具体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地方文化认同领域,为此,需要在国家层面的价值观,与西方文明对话层面研究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
刘和鸣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2):1-4
在新疆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强化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当前民族团结教育重要而紧迫的工作。通过"两个认同"教育,使各族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大和繁荣,也就没有中国各民族的幸福和安康;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战斗力。该文认为,新疆应明确和提升民族教育的主题,加强族际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融合,加快提高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行为,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维护新疆的团结和稳定。 相似文献
10.
11.
12.
杨胜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2):156-160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大力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的根之所在,是民族和谐的魂之所系;强根固本,促进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交流融合,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是民族院校特殊的核心使命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陆海霞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3(5):74-75
近年来,中泰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对两国的企业管理模式研究也不断涌出。本文试图从文化这个角度来透视,分析泰国华人企业中所反映出的中华文化特征,从而达到互相借鉴、加快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曹海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7-22
民族认同作为经历了历史积淀而植根于深层意识中的心理建构,会在历史进程中或者被强化或者被削弱。全球化语境中的民族认同不仅涉及成员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追溯、挖掘与重构,而且也关涉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政治及文化博弈,自我与他者的冲突与博弈。应对文化霸权以其发达强势的文化渗透所造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断裂,不是简单的"回顾"与"模仿"而是"创新"与"重构",必须要认真反思"认同危机"与"文化空场"问题,从战略高度上采取种种措施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创新"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与"建构"民族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5.
德红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71-75
浑沌学层次自相似性理论认为,“部分”呈现出与“整体”相同或者相近的结构特征,系统的不同层次也存在与系统整体相同或者相近的结构特征,“部分”包含着“整体”的若干特性,这就是“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层次自相似性。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内蒙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枝叶,存在与主干相同或者相近的特性。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民本思想、和谐思想、守望相助理念、爱国主义思想、包容性精神往往体现在各民族文化之中,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民间文学作品等领域也得以充分体现。通过深入挖掘和阐释各民族文化同中华文化之间的层次自相似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进而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郑海霞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8-21
全球化语境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西方文化强势输出,妨碍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双向的跨文化交流,使世界文化交流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从而强烈冲击了他国文化,严重影响了他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这样的历史语境造成了中国话语在全球话语体系中的衰微,干扰了现当代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对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认知和体认,造成了中国人深层次的文化认同危机,致使相当一部分中国民众信仰缺失、道德失范,价值和行为取向西化,经典文本阅读被消解。要重建中华文化认同,就应当着力培养国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倡导多元文化并存,使中华文化大放异彩,正确认识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关系,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促进中华文化的新觉醒和再发现。 相似文献
17.
以先进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和民族性,削弱了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增强中华文化凝聚力,依赖于建设先进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先进性、现代性、民族性,形成有序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8.
胡大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14-18
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加强文化自觉。在当前,受西方现代性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传统面临着各种挑战,培养文化认同成为文化自觉的核心问题。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是一种具体而微的培养过程,它体现在环境和生活方式之中。在地方和空间建设中充分地体现文化追求,通过促进地方认同,从而实现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存在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互进共生”关系。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华文化记载了中国各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族体的生产生活、社会习俗以及发展历史。中国各民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各民族及其先民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中国各民族共同铸就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中国各民族必须牢固树立“各民族共创中华文化”的历史观,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的起源与拓展,促进了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延伸与深入,加快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的巩固和壮大;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升华,提升中华民族(中国各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速度。探析中国各民族与中华文化,不仅有利于探索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化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详细记载,而且有利于增进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双向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科学的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性成果,对中华文化走出去以及我国的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指导和促进的作用。同时,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又是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递交“国家名片”的重要环节。从文化自信的理论依据、历史依据、现实依据、心理依据四个方面对文化自信的依据来源进行系统的整理,理清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辩证关系,以此为基础,坚持“本土化”原则,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扩大民间文化交流,从而实现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