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堃  刘明  张馨予 《城市》2009,(9):45-47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下空间具有恒温、恒湿、抗震、防爆、绝热、封闭和可开拓性好的特点,所以开发地下空间比建造地面工程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和医治“城市综合症”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地下空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资源。要尽快发布地下空间专项规划,明确地下空间开发战略、总体布局、重点开发区域等内容,为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提供规划依据。加强详细规划引导,对新城和旧改地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各项控制指标提出规划控制和引导要求。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重点地区同步编制城市设计,作为指导后续建设的强制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3.
王超  夏吉祥 《城市》2009,(8):59-62
城市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逐渐突出.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增加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必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地铁等大规模地下工程在全国各大城市广泛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管理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地下空间资源管理.建立地下空间信息数据库.实现地下空间信息化管理.成为许多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的重要课题和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处于岩石封闭系统中,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在设计及表达上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地面建筑及城市设计方法的类比,基于凯文·林奇所提出的城市设计五要素,研究城市中心区地下—地面"双层"城市设计方法,旨在消除地下街的迷途感并增强地下空间开发的系统性。提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需要与地面城市相对应,包括"区域:空间的分区主题设计","节点:地下空间节点创造","标志:地下空间高潮点及中心","边界:地下空间界面设计","路径:导向系统及导视系统"五个方面,并形成地下、地面立体对应关系,构建完整的"双层"城市空间系统,为整个城市系统服务。  相似文献   

5.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峵崨 《城市》2004,(6):20-22
一、地下空间利用的效益分析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的城市都面临着发展空间日益紧张的问题.城市发展在空间上的需求使得城市只能向高度上发展,各种各样的摩天大楼充斥着城市的天际线.但是,在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我们脚下的资源--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在未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潜力不仅在于可以消除城市处处可见的停车楼、高速公路和购物中心,还可以进一步理顺地面上的发展空间并为城市其他方面的发展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6.
朱菁  储锰  张怡文  樊帆  董欣 《城市观察》2021,72(2):128-137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地面空间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而地下空间开发可有效解决该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大多从集约利用空间、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角度出发,对地下空间使用者的健康舒适这一视角关注较少.在解析健康、舒适与地下空间概念的基础上,基于环境心理学中的Vischer舒适理论,构建地下空间健康舒适构成要素的关系框架,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地下空间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通风系统、视觉舒适、安全感、声舒适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康舒适视角下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思路,从健康与舒适的视角丰富了国内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膨胀,城市中心区用地日益紧张,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地下空间比较封闭,缺乏自然采光,人们往往很容易迷失方向。目前已建成地下商业街在利用空间环境因素进行寻路导向设计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寻路行为。本文从寻路的角度出发,运用实地调研和问卷形式等方法对重庆五大商圈及上海深圳香港等地的地下商业街空间环境进行调查和分析,归纳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地下商业街空间寻路的影响因素,结合人的心理行为特点,从空间导向设计、标志系统设计和情感氛围营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期对未来地下商业街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刘密 《职业时空》2008,4(9):201-201
人们在使用城市空间的同时,还在进行着不自觉的精神交流,从而获得历史的感悟、思想的启迪以及喜怒哀乐等感受,因为城市是人的空间化,是人建造的,因而城市是有情的。从人对空间的真实感受出发进行设计实践,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思想。了解城市空间所蕴涵的内容,会使城市设计充满强烈的思想和情感气息,会使人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生动,充满活力。宜春的城市建设近年发展很快,变化明显,品位不断提高。但按照建设赣西中心城市的目标,特别是要领先或不落后于当今城市化发展潮流,还应放开视野,  相似文献   

9.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开发的重要方向,其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的影响是评价城市地下空间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国内现有地下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影响研究的文献分析,探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结合文献数量及城市发展背景,梳理研究历程并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继而结合建筑空间设计与环境心理学视角,讨论现有研究中的主要路径与手段;随后对空间环境影响要素进行梳理,根据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影响行人行为心理的地下空间环境要素体系,包含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行为需求与情感需求。最后总结当前地下空间环境对人的行为心理影响这一研究领域中存在的研究对象单一、研究理论与设计实践脱节等问题,提出针对长期停留人员影响特性研究、视角多元化交叉研究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建成后的地下空间环境评价进行反馈与长期监控,为今后地下空间环境的设计、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下空间形态从点、线、网状发展到空间的立体化与系统化利用,与城市发展聚集程度密切相关。地下空间利用在城市产生之初就具有系统性特征,柯布西耶等提出的"垂直的田园城市"规划思想对当代中国地下空间规划及利用具有奠基性意义。1790至今的研究表明,"地下空间"一词出现于1980年后地下空间的规模化开发,2000年之后中国成为地下空间开发及研究的主战场。中国由于城市发展状况多样、地理气候多样,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兼具世界各国的特征,未来地下空间的开发将吸取国外地下空间的发展经验,建立多种地下空间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主要是结合国防、人防,城建、交通、环保、水力资源的开发,以及节能、贮能等方面的建设,开发和利用了数量可观的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开发地下空间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城市建设研究探索的重要课  相似文献   

12.
<正>1991年11月,日本《东京宣言》提出21世纪是利用地下空间的世纪。2010年以来,以地铁、综合管廊、地下商业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已经成为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扩大城市内需、挖掘经济潜力和促进城市产业动能的新兴领域。中国城市人口激增,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空间匮乏,已成为世界上地下空间开发量最大的国家。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3.
邵继中 《城市观察》2015,(5):156-165
论文对城市地下空间形态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地下空间总体轮廓的描述、概况、分类及比较基础之上,寻找相关要素之间的联系与组织。研究概括出轴心结构,放射结构和网络结构这四种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空间结构成为地下空间形态关系中的重要特征,而根据地下空间资源合理确定的浅层、次浅层、次深层、深层竖向布局则充分体现地下空间不断向下延伸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王啟元  李娜  王晓伟 《城市》2008,(9):64-67
以地铁为龙头的地下空间开发有节约城市土地、减缓交通压力、带动沿线房地产发展、带动城市发展等巨大优势。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若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大城市将进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高潮。我国城市亦是如此。在地铁建设迅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地铁地下空间,促进城市地下空间的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地铁建设和管理者们的重点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杨艳红  朱凤杰 《城市》2009,(5):72-74
一、地下空间环境综述 面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交通拥挤、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城市用地规模扩展造成生态空间和生存空间用地矛盾等诸多问题的挑战.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向地下要土地、要空间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并以此作为衡量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刘霖 《城市》2011,(5):43-45
随着城市这一有机体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建筑、新区域产生,同时,原有的一些旧建筑、旧区域因其特定功能的消失、迁移,渐渐成为闲置空间。当城市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土地资源稀缺、成本高等问题就凸显出来,为了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空间再利用”便成了展示现代城市建设水平和解决相关城市问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宋志英  胡智英 《城市》2008,(2):45-47
一、引言 空间管制规划作为城镇体系规划的新尝试.从解决城市发展问题、实现空间资源有效分配角度来看,是调节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建立空间准入机制,对区域内各类空间资源的开发建设实施控制引导.以实现该区域经济的高效增长。  相似文献   

18.
市政基础设施的地下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马路反复开挖等),但随着城市开发体量、密度的不断增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的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城市核心区,其土地资源紧缺,如何集约化布置市政基础设施已成为摆在眼前的问题.文章从城市核心区地下道路与综合管廊的建设需求与建设条件出发,探讨二者集约化共建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从空间关系上提出了二者存在竖向共建和水平共建两种模式,通过对两种模式下二者功能特点的分析,提出了不同模式的工程适用性.研究成果可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在前期方案阶段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9.
白洁颖 《城市》2018,(3):76-79
近年来,综合管廊建设飞速发展,有效解决了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地下空间肆意浪费及市政管线损毁事故频发等问题,建设综合管廊是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功能集聚以及创造和谐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常见问题,从入廊管线分析、管廊方案分析以及节点设计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松原综合管廊建设实例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城市合理建设综合管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正遭受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导致其文化遗产资源不断减少与历史文脉的中断。为保持历史性城市文化遗产资源的完整性,进一步延续历史文脉,引入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概念,从"事件"、"功能"、"空间"方面提出关联性保护与利用的一般方法,最后提出构建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一般步骤,能有效整合文化遗产资源,并发挥其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