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北大三兔”已有一些文献介绍过。本文要讨论三个问题:(1)“北大三兔,,最早是谁提出来的?(2)具体说法怎样?(3)“北大三兔”的历史评价如何?  相似文献   

2.
徐芳 《现代妇女》2014,(10):160-160
20世纪初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所提出并推行的“兼容并包”理念,一扫北大以往“好同恶异”的封建阴霾,令其焕然一新,奠定了北大在中国的地位。即便是现在,这种理念仍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管理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风起云涌的世界科技舞台上,北大教授、激光照排技术的研发者王选院士一句“你可知兼容之伟大”,再现了北大跨越百年的“思想”魅力。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了关于北大陆步轩毕业后去卖猪肉的争论,我总觉得有些人的观点太偏颇。此话怎说?譬如,有的人把陆步轩毕业后去卖猪肉,说成是北大的“骄傲”。我认为,即使陆步轩卖猪肉做出很大的成绩,甚至出现同为北大毕业后去卖猪肉,现为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价已经高达40多亿元的陈生,也不值得引以为北大的“骄傲”。  相似文献   

5.
郭文婧 《职业》2013,(19):28-28
北大保安队是一个出人才的地方。在过去20年里,北大保安队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考取大专或本科学历,有的甚至考上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有的毕业后当上了大学老师。2011年9月21日的《北京日报》曾经报道,"北京大学保安大队17年来走出了300多名大学生",短短3年时间,北大就有2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保安的频繁升学,必然给北大的保安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但北大依然坚持“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存排班和定岗方面为他们留出学习的时间”。升学的保安追逐青春的梦想,值得学习;北大为他们成就梦想提供支撑,更值得钦佩。  相似文献   

6.
北大明年扩大自主招生,新增推荐学生“十六字方针”,其招办主任向外界宣称,这“十六字方针”原有“孝敬父母”一条,后因专家组认为,孝敬父母本来就不应该特别强调,因为人人都应该做到,于是才改为“心系天下”。但该招办主任仍强调说,北大将在自主招生过程中进行监督举证,如果发现日常生活中有不孝敬父母行为的学生,“一经查实,北大自主招生是不会录取的”。如此荒唐的提法,与某些政府部门出台的“官员不得庇护走私”、“严禁用公款打麻将”之类规定何其相似,都是“政治正确”、“道德正确”而又起不了半点作用的官样文章。  相似文献   

7.
进入2012年以来,清华校长“贪腐门”,浙大校长“玩牌门”,北大“淫棍门”等层出不穷,这些“门”使中国大学的形象受到冲击,引发一系列质疑。  相似文献   

8.
2008年12月伊始,凤凰论坛爆出一则《原创实拍:堕落的北大,你为何竞如此封校?!》的帖子,该文对北大继“限客令”与“验证放行”后欲行刷卡预约入校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引得坊间众说纷纭。这座发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府为何会对校外人员如此排斥?这一举措又将对谁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9.
《中外书摘》2014,(10):10-13
“一二·九”运动、地道战、武工队……北大才子黄敬文武双全,解放后被任命为天津市首任市长时才三十多岁,毛泽东总是亲切地称他为“小黄”。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个习惯:逢“十”要庆,逢“百”要大庆。孩子满百日,要过“百岁”;老人真到了百岁华诞,那庆祝会一般可非同寻常。我们北大的百年校庆,我至今记忆犹新。《阿拉伯世界》到了一百期,当然也该庆贺一番。我从1956年考上北大学习阿拉伯语算起,至今也有半个世纪了,又是《阿拉伯世界》的老读者,还写过一些稿,在这个大喜的日子,总该写点什么,算是我送给《阿拉伯世界》的一个“贺礼”。  相似文献   

11.
张硕  潘聪平 《金色年华》2008,(11):46-47
“君子好坚强”“一个伟大的父亲,一个坚强的女孩”“坚强的君子,你是法学院的骄傲”……5月18日晚,正在中央电视台直播的“爱的奉献”大型抗震救灾募捐晚会尚未结束,北大未名BBS上已经到处都是关于“君子”的帖子,“坚强”在那个晚上成为君子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在北大“校长推荐制”引发的热议还未退去之时,备受关注的四川大学2010年自主招生方案又加期公布。该校也大胆推出重量级改革——将对“奇才”、“偏才”、“怪才”进行“校长推荐”。四川大学还大胆决定:对于分数未上线的“双特生”们,如果专业能力经测试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13.
茅笋 《公关世界》2010,(12):73-73
文革结束34年,但是文革流毒还在。前些日,北大有个教授孔庆东力挺此前网上流传甚广的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双起论”。“双起论”原本是一个王在公安内部的讲话,声称“今后凡是报纸歪曲事实真相攻击我市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就以公安机关起诉报社,民警起诉记者”。  相似文献   

14.
杨生文  高乃明 《职业》2013,(16):15-18
“自我”“浮躁”“懒散”“个性”,这是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给80后员工贴上的标签。2000名员工中,一大半来自北大,清华等全国名校,并且基本是硕士、博士。如何管理好这些个性员工,不仅是中国现代企业管理者头痛的问题,也是罗建华——美国Marvell美满科技公司中国区运营总监头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她”字诞生于五四时期,最先孕育于《新青年》同人内部,最早被追赶“新潮”的北大和其他高校那些致力于文学革命的“新青年”们所大胆“尝试”,其得以运用之初,也正是国内“男女同校”、“妇女解放”的呼声响亮,国际上妇女参政运动也正处高潮之际……凡此种种,都不难引发今人对现代“男女平等”观念与“她”字问世的正当性论证之间历史关系的无限联想。  相似文献   

16.
时讯盘点     
非常声音“你们到处当独立董事,到全中国搞收费惊人的巡回讲座!”——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近日因“上课少”被开除。邹随后在博客上撰文称“张维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开除我是报复行  相似文献   

17.
数字     
44% ——因生源质量非常优秀,北京大学今年在北京市进行了大幅扩招,扩招比例约为44%。不管北大承认还是不承认,北京户籍考生“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都是一个事实。然而说到底,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教育投入不均衡的“制度性弊端”使然。  相似文献   

18.
30岁学芭蕾     
优游 《金色年华》2010,(5):25-25
30岁,“老妇”聊发少年狂,不时做出一些举动来,叫周围的人晕厥。比如,一个月前回北大,一位多年未见的系友笑出声来:“呵呵,戴牙套了?我刚进大学的时候戴牙套,你毕业10年了还戴?”  相似文献   

19.
传媒览要     
北大改革——《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7月14日出版张维迎在北大为学生举办“关于北大的改革”的讲座,听众超过了座席。他说:“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所惟一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地方。”北大要建成一流大学,体制的落后被认为是最大的束缚,尤其是师资管理体制。张维迎归纳了改革的四点理由:首先,北大要成为一流大学,所谓一流大学,学校里的每一个学者都应该是一流的,而不是平均一流。其二,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北大的学生录取是万里挑一的,而北大没有与之匹配的百里挑一的教师。第三,为使教授有尊严,门槛就得高,意味着抬高教授的身价。第四,因为整个国家在改革,所以没有理由独独让教授的岗位稳如泰山。  相似文献   

20.
鲜鲜视野     
古代爱情故事多,当代爱情事故多。——时代不同了美貌只能够用来骗男人,聪明可以用来骗世人。——聪明比美更有用清华的特点是清新俊逸,北大的特点是浓厚凝重。要比的话,清华就像“李白”,北大好比“杜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