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台湾"国际空间"问题本质上就是中国国家主权能否分割的问题,大陆必须积极正确应对。本文认为,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将台湾"国际空间"问题与两岸关系中的其他重大问题联系起来通盘考虑,主张以两岸合组代表团的形式解决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文章还就台湾"邦交国"、参与国际机构和组织、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出现等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国内第一次以抗战时期的文化为研讨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救亡与发展: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8月2日至5日在江汉大学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章开沅、张宪文、虞和平、曾业英、涂文学、朱汉国、孟国祥等120多名海内外专家学者,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就“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这个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以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并推动相关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3.
4.
"文明冲突论"与美国的"文化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文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 ,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 ,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美国“文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文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 ,抵制“文化霸权” ,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高度相关的两个问题经常进入学者们的视域,成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能否催生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第二,近代中国是否完全实现了由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换?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形成了“冲击一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说”的对立以及“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立。实际上,这些对立是“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两种流行解释框架的表现。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种对立是近代中国社会“悖论”性质在思维方式上的折射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悖论”性质决定了我们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采取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经过将近10年的本土化发展,中国环境新闻学虽然建构了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在本土化过程中却历经着学科边界不清、理论建构不充分、尤其在环境新闻报道中凸显"运动式"激情报道等阵痛,笔者认为目前国内环境新闻报道正经历着"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报道理念的模糊、报道方式的单一、报道内容的简单化、报道性质的负面性都不利于中国环境新闻学科的建构和发展,本文从新闻报道的角度出发试分析在当下制约环境新闻报道的因素与瓶颈所在.  相似文献   

7.
媒介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而今媒体所有权被集中到越来越少的人手中,为数很少的巨头跨国产业集团正在把世界范围内的媒介机构占为己有。媒介巨头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内部管理需要,通过网络媒介对新闻和信息传播以及娱乐主流进行控制,对大众传播过程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为避免因崇拜和模仿西方文化而导致对本土文化的漠视和摒弃,我们应利用电子信息和网络传播等先进工具和手段,在全民范围内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尽早开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而系统地开设中外文化发展史课程是提高媒介服务质量、摒弃外来糟粕、弘扬和捍卫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中国韵文学会、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韵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山城重庆隆重举行.来自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内地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专家、学者50余人,会聚一堂,通过大会报告、专家讲评、听众提问、分组讨论等方式,就中国韵文学的众多研究课题,认真研讨,互相切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学术论文43篇(中国内地学者32篇,海外学者11篇),其中颇多高水平、高质量的力作.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促进文化间的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促进文化间理解与对话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全球化”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一种在世界普遍存在的、披着全球化外衣的异化的教育形态——“全球化”教育,指出这种教育掩藏了种种陷阱。与此相应,提出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国际理解教育。  相似文献   

10.
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对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同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其报道镜像囊括了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历史等方面,表现于微缩层面的“中国防疫”“中国倡议”“中共党史”“国家形象”等。“恐中”报道的底层逻辑建立在丑化、贬损中国形象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黏附时代议题的新闻炮制、冠以“正名”的意识形态内容嵌套、扩大“恐中”传播的措辞加工、强化“恐中”传播的“媒体联盟”等。审视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镜像表现和内在逻辑,目的在于从聚焦并澄明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具体内容出发,揭破西方主流媒体“恐中”报道的存续逻辑,“有的放矢”推进内生性新闻报道和充实国际话语传播场域,形成内外双向一体化格局的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同建设进路,共促新形势下国际认同建设取得实质化成果。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 我们既要认识到当前国际形势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一些有利条件,又要认识到还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 和平崛起的过程必将是长期和艰巨的。在实现和平崛起的过程中, 中国需要增强软实力, 处理好与其它国家的关系, 积极建设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国际市场产品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 ,中国国内市场出现国际化趋势 ,面临着国际品牌竞争。新世纪 ,企业如何抓住我国加入WTO的历史机遇 ,组织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关系到我国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和民族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中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选择模式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盛唐诗雄浑壮美、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充满阳刚之气,既与盛唐强大的国力、广阔统一的疆土、开放的文化政策有关,也与盛唐人普遍尚"胡"且多有"胡气"有关."胡气"就是大气、豪气、英雄气,其中当然也多少掺合着一点儿"蛮气".尚"胡"就是崇尚北方游牧民族的气调、气派、气度,包括他们的生活、习俗及其价值观.天才诗人李白无疑是"胡气"的典型体现者.李白那种雄视古今、狂放不羁、自然纯真的个性风采,"胡气"在其中无疑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能力作为教师教学的核心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研究对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以及国际汉语教师培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笔者利用SAS统计软件,对108名国际汉语志愿者教师的课堂教学案例的专家评分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通过对评分专家的访谈,研究现阶段国际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能力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国际汉语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16.
国际组织的发展与兴盛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令人瞩目的现象,它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目前中国在国际组织的影响力还比较小,与我国应有的国际地位不相称,特别是科技、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在国际科技组织任职和发挥的作用还不够。文章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从中国专家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促进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世界保险业发达的美国、英国、日本等三国在保险监管实践中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提出适应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保险监管理念应从依重行政监管转变为依靠法律来实施监管,保险监管重心应从针对保险公司市场行为的合规性监管转变为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的监管,保险监管体系应从依靠政府主导转变为全方位监管体系上来,保险监管范围应从单一领域调整到多领域上来。  相似文献   

18.
《圣经》汉译有着悠久的历史。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巨大文化障碍。本文结合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对《圣经》汉译历史过程中"附会"和"格义"这两种文化障碍跨越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 ,不会化掉民族性和地域性 ;世界现代化 ,不会化掉文学性。我们面临的全部问题是 ,在走向全球化的时代 ,创造 2 1世纪我国文学发展的辉煌以及经验教训 ,广泛吸收世界文学的一切有机营养。这是一个辉煌的“合题” ,其内涵包括主流文学、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 ,E线效应、D线效应与F线效应 ,个我人生与群我人生、社会人生与宇宙人生等等诸种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时代所要求的创新,对于担负优秀文化承传的语文教学更是任重道远.然而,因历史的痼疾、民族的痼疾,语文教学一直难尽人意、教学界也一直关注不已。对此,笔者认为如果讲求课内与课外的教学“衔接”的方式与策略或许为一种可取之径.即方式上讲求:教与学的目标上的“衔接”、教与学的内容上的“衔接”、教与学的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上的“衔接”、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的“衔接”、教与学的评价标准上的“衔接”;策略上讲求:教师的理念要变、学生的学法要变、教学评价的标准要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