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厥语词典》及其相关问题——为长篇小说《马合穆德·喀什噶里》出版而作●伊布拉音·穆提义著哈力达·穆提义译马合穆德·喀什噶里在我们民族文化史上是一位极其重要的学者。对于他为科学领域所作的贡献,世界的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及人类学家,特别是突厥学家给予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最早对突厥诸语盲,方言进行过田野调查和描写研究的国家。早在11世纪,喀喇汗王朝突厥语文学家马合木德·喀什噶里就对突厥各部落的分布情况和语言上的差异及特点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和描写研究。马合木德·喀什噶里自幼好学,精通突厥语和阿拉伯语,曾周游各地,调查突厥各部落的语言方言和地理环境、民间文学和风土人情,收集了丰富的材料,于11世纪70年代编成了用阿拉伯语解释突厥浯的《突厥语词典》。为了调查突厥各部落的分布情况和语言上的差异,他游历了今新疆、中亚各地长达十数年之久。他跋山涉水,含辛茹苦,深入突厥各部落人民生息的城市和乡村,从突厥各部落人民的语言中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有些地方虽未亲自去过,但也从曾去过那些地方的人们那里了解到大量的材料。他开创了历史上突厥语言调查的先河,这些调查成果集中体现在他的鸿篇巨制《突厥语  相似文献   

3.
《突厥语大词典》中的诗歌谚语及其文化透视邓浩一《突厥语大词典》(以下简称《词典》)是一部反映中世纪突厥诸部落,尤其是回鹘(古代维吾尔族的汉译名称之一)人民语言、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之作①。它记载的语言材料至为珍贵,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其中《词...  相似文献   

4.
敖云 《中国民族》2010,(12):52-53
阿肯是口头即兴创作的民间诗人。哈萨克族的对唱也称阿依特斯,是哈萨克语的"ayt is"的音译。本意是争辩、辩论和申辩,由于是用诗歌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对唱。阿肯对唱形式的历史相当久远,但缺少确切的文字记载,到公元11世纪由马赫穆德·喀什噶里撰写的《突厥语大词典》里才有了明确的记载。  相似文献   

5.
一 篇首语  在进入对《突厥语大辞典》 (Diw仭nuLughatat Iurki,以下缩略为DLT)中的Tim k与Bist 二词的讨论前 ,在此有必要约略概述一下DLT之作者玛赫穆德·喀什噶里 (MahmudK仭shghar墿)编纂此巨著的主体理念或思想和世界观 ,缘出的社会的、族体的与意识形态的根源。此前笔者在《〈突厥语大辞典〉的文学价值及其他》一文中言及 :“……玛赫穆德离开喀什噶尔时 ,已经是受到第一个突厥—伊斯兰王朝———喀喇汗王朝在其屹立于世的近两个世纪中所取得的丰硕的文化思想成果的薰陶 ,成为一位热…  相似文献   

6.
伟大语言学家玛赫穆德喀什噶尔在《突厥语辞典》里将其所依据的书面语言称为《哈卡尼亚语》,并指出这种语言最具表达力。我们知道,喀喇汗时期,以喀什为中心的广大区域称“哈卡尼亚”,“哈卡尼亚语”一词盖源于此。后来的作家如艾·尤格纳克把这种语言改称“喀什语”。因此,在十一、十二世纪“哈卡尼亚语”与“喀什语”一直作为同义词而使用。 为了回答“哈卡尼亚语”在突厥语历史尤其是在维吾尔语发展史上所据有的地位,需要回溯一下突厥语发展史。纵观发展的进程,我们立即会想到如下一些重要时期: 1、阿尔泰语时期,即突厥语、蒙古语和通古斯一满语(甚至也有朝鲜语)尚未从共同的阿尔泰语整体中分离出来。这个时期的共同母语可笼统称为“阿尔泰语”。朝鲜语首先从共同的母语中分离出来,然后是突厥—蒙古语跟通古斯—满语相分离。这些语言的相互分离发生在公元前较早的时期。  相似文献   

7.
维吾尔语是形态相当发达的语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丰富多彩的构形词尾为维吾尔语较好地满足社会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语言处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随着维吾尔语内部的发展变化和其它语言的影响,在延用至今的构形词尾中,有的在语音结构上已失去了本来的面貌,演变得更加精炼、严密和规律化。本文试图以由十一世纪杰出的语言学家马赫木德·喀什噶里编写的《突厥语大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年版)、清代乾隆年间编写的《五体清文鉴》(民族出版社,一九五七年版)、新疆大学中国语言系编写的《维汉词典》(新疆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二年版)和现代维吾尔语标准语语法为依据,对维吾尔语部分词尾的语音演变过程作一次大胆的历时性探索,力求找出它们的演变条件和演变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翻译》杂志1986年第3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译名“东土耳其斯坦”并非大错》的文章。这自然会引起有关学者尤其是新疆史学界和语言学界的关注。英文“East turkestan”一名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属于地理科学范畴,理应译作“东突厥斯坦”,将其译成“东土耳其斯坦”是不正确的。“Turkestan”一名是由两个不同的词构成的,即“Turk”和“estan”。“Turk”一名为突厥语,它最初只是一个姓阿史那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名称。据《周书·突厥传》记载:“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公元552年,突厥汗国建立后,“突厥”一词始用于汗国中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逐渐  相似文献   

9.
一篇首语 在进入对《突厥语大辞典》(Diwanu Lughat at-Iurki,以下缩略为DLT)中的Timak与Bista二词的讨论前,在此有必要约略概述一下DLT之作者玛赫穆德·喀什噶里(MahmudKashghari)编纂此巨著的主体理念或思想和世界观,缘出的社会的、族体的与意识形态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首届年会,干一九八二年八月二日至七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首府海拉尔市举行。二百余名从事各民族科研、教学和理论宣传工作的同志出席了会议,他们中包括十四个民族,来自我国十二个省市自治区。会议收到论文、资料共四十余篇,内容包含许多方面。其中有:一、对成吉思汗的“天力论”及军事思想等的评述;二、十一世纪维吾尔族思想家、诗人优素福·哈斯·哈吉甫的《福乐智慧》和玛合穆德·喀什噶里编的《突厥语大辞典》中所反映的哲学思想评述;三、《蒙古  相似文献   

11.
一、突厥语言的共时研究 在语音学研究领域,比较显著的进展有:(1)开始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方法分析语音。鲍怀翘、阿西木的论文《维吾尔语元音声学初步分析》是这一方面的开创性论文,其中提出的观点、得出的结论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开辟了用实验语音学的手段研究分析突厥语语音的新途径;(2)关于元音和谐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吴宏伟在《突厥语族元音和谐与附加成分元音并存——分立现象的关系》等论文中以大量诸突厥语的材料说明元音和谐不等于同化作用,而是语音搭配的客观规律,但从语言的历史演变来看,某些突厥语言的元音和谐,特别是唇状和谐,还应看作是同化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金光明经》(Altun?nglüg yaruq yaltr?ql??k?trülm?sh nom iligi alt??nom bitig)是目前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最重要的一部回鹘佛教经典文献。此文献中出现的源于古代突厥语部落的词汇对突厥语词汇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提供珍贵的资料。而且,回鹘文《金光明经》中有好多古代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汉语、藏语、吐火罗语和来源不明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对哈萨克语词汇研究、突厥民族语言词源研究以及古代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民族交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材料证据。笔者从回鹘文《金光明经》中找出50个古突厥语固有词汇,举了文献中出现的例子,并将这些词汇与现代哈萨克语词汇的表示之义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金光明经》(Altun?nglüg yaruq yaltr?ql?k?trülm?sh nom iligi alt?nom bitig)是目前保留下来的最完整的、最重要的一部回鹘佛教经典文献.此文献中出现的源于古代突厥语部落的词汇对突厥语词汇的产生、变化和发展提供珍贵的资料.而且,回鹘文《金光明经》中有好多古代阿拉伯语、波斯语、希腊语、汉语、藏语、吐火罗语和来源不明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对哈萨克语词汇研究、突厥民族语言词源研究以及古代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民族交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材料证据.笔者从回鹘文《金光明经》中找出50个古突厥语固有词汇,举了文献中出现的例子,并将这些词汇与现代哈萨克语词汇的表示之义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4.
马赫穆德·喀什噶尔是我国古代维吾尔族的著名学者,他编著的《突厥语词典》,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文化,而且对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特别是与阿拉伯各国人民的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约生于  相似文献   

15.
王沂暖教授主编的《藏汉佛学词典》(青海民族出版社,1986年),对发掘藏族文化遗产,研究藏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及藏语文教学、藏文典籍的阅读提供了许多方便,是至今最好的一部藏汉佛学词典。为使它更充实,更完美,我们就有关康区红教圣地噶拖寺的建寺年代及有关问题,发表点意见,请予指教。一、《词典》对“噶拖寺”条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T·卡瓦尔斯基注意到,突厥诗的尾韵,早在远古,即已出现,所以他认为“有韵诗当源于古代突厥民族”(I4.C.150).E·Э·拜特尔斯在研究玛赫穆提·喀什噶尔《突厥语大辞典》里的古突厥诗歌文献时,观察到“其中的诗,几乎无一不是协韵.”(2 C·88).突厥诗研究专家认为尾韵与如下诸方面有关.B·M·热尔蒙斯基院士指出“音响的重复,在诗歌韵律结构中,承担一种组织作用.”为了诗节,段落之构成,尾韵和头韵,履行同样的作用,即确定韵律节拍的限界,也就是说,确定新的段落里章或节之安排,比如韵,能在章节里建成相同的一种词序,用这种方法,厘定诗之结构.韵不光是足以完成机械性的作用,对于精确地研究诗歌,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已故民族语言学家、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森先生所著《突厥语言研究文集》于近日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李森教授曾任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中国突厥语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员。他在中国民族语言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创设了北京大学东语系维吾尔专业和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突厥语教研室,一生致力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语言的教学与研究。这部文集是中央民族大学学术文库中一部重要著作,其中凝聚了老一辈学者的心血。著名东方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为文集作序,国务委员司马义·艾买提为文集题词:著…  相似文献   

18.
《突厥语词典》原稿早佚,存世的1266年手抄本是个孤本。美国学者罗伯特·丹柯夫和詹姆斯·凯利依据该抄本的原件,将《突厥语词典》翻译成三卷本的英文全译本。据英译本导言可知,英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细致的底本研究,主要有:历史考证类研究,如对原著成书时间的合理推断;运用现代技术考证类研究,如通过笔迹墨色辨认识别不同传阅者的信息;语言校勘考订类研究,如对抄本中拼写错误、错别字的校订。英译者的底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希望本文所谈对国内学者的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不灭的书     
<正>在离喀什30多公里外的乌帕尔村有座古老得不知年代的清真寺,寺里有位90高龄的的老阿訇,名叫库尔班霍加。他在阅读了大量阿拉伯文献后,准备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写一本传记。但他不知这位大学者葬于何处,找遍了喀什大大小小的麻扎,也没有结果。传说乌帕尔村有座圣人墓,库尔班霍加就常到墓前去,通过细致的考察,他推测这就是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陵墓。他把自己的推测告诉了考古学家,考古学家在墓室的屋檐上,发现了11世纪的阿拉伯文字和图案。由此证  相似文献   

20.
在突厥史研究中,西突厥初期历史一直是一个长期争论、悬而未决的课题。由于史料记载或语焉不详,或暖昧不清,或相互抵牾,给西突厥研究带来了很大困难。仅在西突厥汗国创始可汗问题上,就有室点密、达头、射匮、阿波、泥利等多种说法。 我们认为,西突厥初期历史长期争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将有关西突厥的记载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研究,基本概念一直没有弄清。《隋书·西突厥传》专指阿波系突厥,但《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