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与统一陈世清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相对分离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容就是法人产权,即现代产权制度。法人产权在法律上表现为: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公司资产的直接处置权、使用权、收益权。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就是法人治理结构,即现代管理制度,就是...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目前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应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力求取得突破:——从明晰产权关系入手,确立企业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企业享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实现出资者的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从制度上割断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脐带”,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从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制度入手,使企业获得实际支配意义上的稳定的财产权利,以其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深圳市公有财产产权管理改革为背景,探讨了全民所有财产产权明晰化的内涵,认为应把全民所有权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法人财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依法处分权,这类权由企业法人行使;二是终极所有权,包括收益权和依法处分的立法权,这类权应由人大行使。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指出,应以正确的产权观来引导国有企业的改革,不能认为一讲产权就必然导致私有化。我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是把由国家承担无限责任的国有企业转变为以公司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的法人企业。必须把本来意义上的完整的所有权,分解为出资者的最终所有权和企业法人所有权。承认企业法人财产权同维护国家的最终所有权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集中在国家和企业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财产权的法律性质上.本文从所有权结构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国家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法律性质,及其相互独立、相互依存的产权关系,明确所有权权能可以分离的理论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石,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的连接提供了法律依据.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界定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从此国有资产产权主体不再虚置,国家行使所有权的形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明晰和确立产权关系,即把国家的终极所有权(原始产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开来,建立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当企业实行公司制或股份制后,国家的终极所有权是以股权的形式出现的。国家的股权(国有企业资产)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以公司的法人财产为基础 ,以出资者原始所有权、公司法人财产权和公司财产经营权相互分离为特征 ,形成公司财产的有限责任制度 ,通过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来实行产权的市场化运作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于明晰国有企业的产权,而明晰国有企业产权的实质又包括明确国家的终极所有权和企业的法人财产权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提出了构建现代产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法人财产权是法律赋予公司法人对自己的法定财产所享有并行使的一切法定权利。它包含了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以及财产收益的分配权 ,它是通过出资人的投资而将财产权让渡给法人而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做到产权清晰 ,只有将国有企业中国家享有的对企业的股权和企业享有的法人财产权严格区分开来 ,实行“两权分立” ,才能做到产权清晰 ,才能真正做到政企分开 ,达到管理科学之目的 ,从而真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确立法人财产权,建立法人财产制度。以分解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为主线,从明确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转变政府职能、解决债权债务问题等方面配套推进,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需要科学产权理论的支持。公司制企业的产权关系表现为股权与法人财产权。本文试以公司法人制度理论和法人财产制度理论为基础,从公司企业产权的产生和公司企业产权的内外部关系入手,以新的视角分析了公司产权法律关系的实质,即股权与法人财产权都是新的财产权利形式。这一对新的法权必将会丰富我国企业产权的民法理论,我国的民事立法也必将对其作出立法层面的反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构成其主体的公司制度的基础,则是公司产权制.公司产权制度的建立,使得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两次分离,并以此为原则形成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关键,在于确立法人财产权,完善企业法人制度.  相似文献   

13.
企业法人财产权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与关键。搞活国有企业 ,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以规范的公司制对其实行管理 ,使其转变成为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一切都有待于企业法人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而企业法人制度建立的前提则是企业资产的法人财产权。一、企业资产的法人财产权企业资产的法人财产权 ,从法律的效应上来讲它不属于资产的所有权 ,而只是对资产的经营权予以法律上的保护。为此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中提出 :“法人财产权是企业对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拥有独立支配的权利。它不同于…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我见林德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市场经济和基础。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以法人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产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权,就是所有者对财产的所有权,这种财产所有权不仅包...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其产权制度,中心问题是它在财产关系和经济活动上能否真正独立,其本质是解决好全民所有制的法律实现形式问题。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目标模式,在企业制度改革上应该突破两权分离的思路和国家所有权是全民所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的观念,在公司化中建立企业法人所有权,国家将其所有权转化为股权,实行国文股权与法人所有权的互相独立与制约。这是全民所有制新的法律实现形式。文章评析了我国改革中的有关产权理论,并探讨了国有企业公司化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试论厂长(经理)负责制与职工主人翁地位之间的关系孙映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随着公司股份制改造的完成,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又叫法人所有权)完全分离。企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投资者利益的股东大会,厂长(经理)由过去上...  相似文献   

17.
我国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法人财产权”的提出,对于国有企业两权分离思路是一个进步,而对于民法通则即已确认的其它企业(包括公司)法人所有权制度是一个倒退。现行规定势必破坏我国公司统一的财产基础,使公司的产权关系混同于合伙中的共有制,也为同股同权设置法律障碍。摒弃法人财产权,确认公司法人所有权,从根本上突破我国所有权理论和制度的局限,迫在眉睫。国家与其它投资者投入公司的资产,无疑同样全部转归公司所有,全体投资者取得相应的股权。公司以财产所有人的身份对外开展活动并承受其行为结果,而公司的利益即是全体股东的利益,由国家与其它股东一样扶持股比例分享。国有资产所有权股权化后,国家不能既当股东,又仍以“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人的身份自居。这并不损害国有资产的权益,在当前还会起到盘活资产存量,积聚财政资金,有效配置资源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对企业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三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揭示三个概念的区别;其次对企业的所有权、法人财产权、经营权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了分析,试为企业产权界定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制度的最大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代理理论、法人治理结构理论都证明由此出现企业出资人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这就要求建立企业出资人的财务分析。缺乏明确的出资人,没有应有的财务分析管理,国有资产流失将会继续蔓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石。企业制度中最重要的是其产权制度,中心问题是它在财产关系和经济活动上能否真正独立,其本质是解决好全民所有制的法律实现形式问题。为实现经济体制改革新的目标模式,在企业制度改革上应该突破两权分离的思路和国家所有权是全民所有制的唯一实现形式的观念,在公司化中建立企业法人所有权,国家将其所有权转化为股权,实行国家股权与法人所有权的互相独立与制约。这是全民所有制新的法律实现形式。文章评析了我国改革中的有关产权理论,并探讨了国有企业公司化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