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民族保险业溯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试图阐述我国古代社会的原始保险,从而探索我国保险的萌芽或雏型以及近代民族保险业的产生等问题,以期引起争鸣.(一)中国古代社会(亦即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有无近现代保险的萌芽或雏型,换而言之,在中国保险史上是否存在着一个原始的保险阶段或时期,这是保险学界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必须说明保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一般条件和特殊条件.保险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它的产生和发展应具备三个一般条件.其一,不可避免地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中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这是它存在的自然条件;其二,生产力的发展,能达到提供剩余产品的水平和程度.这是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其三,商品经济关系是它存在的经济条件.由此看来,中国自奴隶制以来,古代社会已大体具备上述条件.我国古代社会虽然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然而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豹保险行业保险行业是专门从事社会化保险经济活动,聚集、管理、运用、补偿社会后备货币基金的行业。保险既是科技进步、管理科学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发展商品经济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经济保障手段。保险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是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生产关系的反映。当今世界对保险业的分类有商业保险和政策性保险。商业保险指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而政策性保险指社会保险、农业保险或其它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看,这两种保险都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生产力是一个运动着的有机系统。它从源泉(自然力、人力和科学技术力)开始,到直接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到这些要素结合的结果(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结果(剩余产品)又转化为生产力新的源泉,并通过积累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取得更多的结果。社会生产力就是这样在它自身的系统中循环不已、螺旋形上升地向前发展。社会生产力系统在运动中又衍生出两个规律:一是这个系统的横向比例(源泉、要素、结果各自的结构,以及由此派生的一系列经济比例)的规律,另一是这个系统的纵向转化(由源泉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由生产力转化为产品及其实现)的速度规律。这两个规律就其抽象形式来讲,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补充,共同构成生产力规律的体系,它们都是人类社会的共有规律。在商品经济下,它们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产力发展变化的重要特征是:精神生产力正上升为主导地位;科学技术劳动力开始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直接为人们日常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生产力成为生产力发展重心;合理的先进性,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现代生产力社会化的国际扩展成为重要趋向。现代生产关系发展变化主要表现为:社会福利保险收入、知识与能力收入、资产收入“三分天下”;所有权方面出现了多层次、多侧面相互制约的结构关系;在人与人关系方面,形成了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关系与社会生活关系的交织与重合状态。  相似文献   

5.
职业教育,是促使潜在生产力的教育向直接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因此,它跟经济生活和社会关系紧密相依。而经济形态则是经济生活的构体和社会关系的骨架,于是研究职业教育。它不宜只简单地依据经济的数量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来疏理自身改革与发展的思路,而应瞄准经济发展的微妙变化,来确立职业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城市商业改革已经迈出了新步伐,旧的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商业体制开始被突破,出现了好的势头。如何因势利导,按照中央总体改革方案的要求,把积极改革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使改革不断深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服务效益,是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商业体制改革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城市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对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说明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关系,我们不妨追溯一下商业的萌发和城市的兴起。大家知道,在原始部落社会里,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人们所获得的劳动产品仅仅聊以维持自己的生存,根本没有剩余产品可以出卖。因此也就没有商业。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有了分工,劳动产品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人们在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主要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是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人所共知,在原始公社社会里,是没有任何阶级的.后来,只是由于生产力有了发展,劳动生产率有了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才出现了占有他人的劳动和劳动成果的可能性,即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同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出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于是通过原始公社内部贫富分化等途径,使这种可能变成了现实.可见,私有制是阶级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这部著作中,对社会经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与文化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只有加速发展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生产力,提高各族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才能实现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社会生产力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范畴,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指的是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指我国各个民族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而社会生产力却是指人们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过程中的能力,实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社会的成员又是民族的成员,每一个民族的成员同时又是社会的成员,人们在社会中,为了生存,为了发展,必然要进行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又必然要结成各种各样的关系,这就产生了民族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不是论述所有民族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问题,而是研究和探索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形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经济形式与资源配置方式刍议徐志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社会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经济的发展,因为总是先有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经济关系,然后才有与之相联系并建立在这种关系之上的政...  相似文献   

11.
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脊梁,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主义社会综合国力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基。因此,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实力的大小,生命力、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所以,从根本上说,改革就是首先为了解放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生产力,就是为了使国有企业充满勃勃生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竞  相似文献   

12.
腐败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副产品”.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先民们食不足以果腹,衣不足以御寒,社会上不存在剩余产品,有关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使用状况的信息高度透明,氏族首领得到全民的监督(由于氏族人数不多,因而监督成本低廉),腐败没有发生的可能.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剩余产品,氏族首领就有可能利用特权来占有公共的剩余产品,腐败因此而滋生.为了使腐败行为“合法化”,氏族首领通过暴力手段建立了国家,国家的出现又使大规模生产和社会分工成为可能,生产力水平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最初的腐败行为以及追求腐败行为的合法化竟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由于智力低下愚昧无知致使先民们默然了腐败的合理存在而在今天公平和效率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得使公众法容忍腐败的存在反腐倡廉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3.
我国保险体制改革,必须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长远设想,又要研究短期实施的可行性。本文就一个侧面谈一点看法。一、从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分析保险体制改革的长远设想(一)保险体制的改革要与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国家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发展生产力,以发展我国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为前提的,是一个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保险是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金融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保障的—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都或多或少、或迟早地影响、推动着保险体制改革。因此,保险体制的改革要服从于、服务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要同步  相似文献   

14.
张新生 《兰州学刊》2012,(12):187-191
目前我国涉农保险立法仍然缺位,因此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立法非常必要。我国一些地区已经进行涉农保险的实践,随着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经济、理论和制度层面已为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立法提供了可行性。涉农保险法律的功能包括规范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涉农保险法律制度的根本价值在于正义、保证农业安全、农民利益和农村稳定有序。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法律制度的价值的实现,需要国家的干预与介入,立法应坚持非营利原则、政府扶持原则、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相结合原则。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内容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5.
保险是人们为应付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后果所采取的一种必要的补偿措施或方式,是防灾补损、支持社会生产、安定群众生活、聚集国家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经济部门,保险是商品经济的历史范畴,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促进和保障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保险当作“第三产业”中的重要产业,当作“精巧的社会稳定器”,使保险成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催化剂。本文从教育发展史的角度,具体探讨课程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课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系,揭示课程的时代性特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收入分配是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极为敏感的关结点。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从总量的角度看,收入分配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从结构的角度看,是影响社会经济格局及主要经济比例关系的调节器。这个问题处理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因此,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别与社会公平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改进我国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文超  梁洪 《理论界》2006,(12):8-9
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措施。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农业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农业保险的支持和保护,但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却面临着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总结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困境并探讨其经营模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性在私有制产生和消灭过程中的作用朱新山国内几乎所有政治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教科书在回答私有制如何产生时,一般这样来解释: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开始出现剩余产品。氏族首领等少数人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这样就逐渐产生了私有制。人们不...  相似文献   

20.
税收是在国家政治权力及其职能范围、物质财富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或集团所有或占有制、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剩余产品价值生产总量三个主要因素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范畴。本文按照“国家分配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逻辑分析角度研究这三个因素对税收的作用过程,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