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夜郎学”研究应将历史文献学、考古学、民族学研究整合起来进行。按照以上路径 ,黔西北当是“古夜郎”的重要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2.
无论黔学、国学还是人类学,都关注地方传统及其文化表述,因此自然也不会忽略以地方为圆心的屯堡研究。作为明代开疆固土的建置残存,屯堡渐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古代遗产和保护、开发对象。这既是历史返照的结果,也是乡愁情怀的体现,同时还堪称记忆资本的再组织、再生产和再凝聚。有关屯堡文化的古今研究是一个整体,其中的内涵包括了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生态、建筑及至移民迁徙、民俗传承与社会变迁的诸多方面,而从内外连接的阐释视野看,又至少关涉既连接又区分的三个面向,即:黔学、国学和人类学,值得从交错互补的维度把握辨析。 相似文献
3.
所言黔学,是与徽学、湘学、蜀学等具有同类学科命名与相似内涵界定的学术分野。具体而言,黔学是指从古典到现代发生于黔地由学术活动而形成的学术成果与学术研究之总称。犍为舍人的《尔雅注》,是现存《尔雅》最早的注释文本,受到后代学者的高度赞誉,堪称黔学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4.
乾嘉学者张澍为清代姓氏学的集大成者,他筚路蓝缕穷其一生研究中国历代姓氏,所著《姓氏五书》,体例严谨,珠玑贯穿,方法独到,既博且新,不但勤于辑撰,而且考证精审严密。张澍以独到的眼光,坚韧的毅力,广博的知识,娴熟的治学能力,对中国古代姓氏的错乱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系统性的厘清订正。其姓氏学研究不但具有创发性,而且学术价值及其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学是在中国 2 0世纪 70年代末至今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这一新兴学科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继承发展了人类文明进步学说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学说 ,总结提升了人类社会特别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文明中国的历史发展的经验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 ,丰富充实了当代世界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并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维护促进了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特别是极大地推动了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从未来的角度来看 ,必将促使人类社会进一步完善发展关于文明进步学说的理论体系 ,并必将对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人类社会实现美好理想产生更加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澳门作为近500年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独木桥,以及东西方各种宗教、文化交汇碰撞之地,在西方走向中国、中国连接世界的大航海时代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澳门研究在通向重新认知甚至改写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学术努力中,应形成与敦煌学等相媲美甚至更具现实优势的澳门学.澳门学作为一种独立的学问,须以澳门深厚的历史及其研究为基础,建构以澳门历史和社会现实为核心内容同时又能丰富世界历史认知的知识系统,揭示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澳门图式及其学术范式,从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乃至世界和平的进程提供有价值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8.
"史学便是史料学"是傅斯年及史料学派的代表性话语之一,反映了部分中国史学研究者受到西方实证主义哲学影响的痕迹.史料学派对近代中国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时过境迁,因其固有的片面因素,它的价值似乎也受到了漠视.本文拟就其提出的具体背景、价值及局限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现代化》2017,(5)
在现代西方哲学的演变中,事实与价值、主体与客体、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以狄尔泰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是西方哲学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二元分立的标志。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野是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划界。虽然学界一般认为狄尔泰精神科学追求的是价值的主观方面。但在狄尔泰那里,事实和价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狄尔泰并不否认自然科学在研究中的基础性地位,他认为对事实的认识是追求生命意义的前提。在现代西方哲学二元论讨论中,无论我们坚持一元论或二元论都会造成一定的理论局限。因此,探讨狄尔泰精神科学方法论中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找寻二元论问题研究的理论出路。对于我们合理理解事实与价值的关系,正确处于西方哲学根本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文章学研究中存在几个不很明晰甚或还有争议的问题,涉及文章学的定义、内涵及发展等重要方面,文章对此提出了新见。一是文章学似可定义为研究所有单篇文章写作的学问。二是文章学的内涵,应该是文章学这个概念所直接包含的内容,即文章学能够为写作提供理论支撑并指导写作活动的具体范围。三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刘勰的《文心雕龙》不可能成为中国文章学成熟或成立的标志,而将成熟期定在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后,也许更合乎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劳动价值论的局限性出发,探讨了劳动价值论的劳动与价值问题,提出了具体劳动的二重性观点,把具体劳动分为效用劳动和非效用劳动,尝试把效用劳动纳入劳动价值论的讨论范围,来解决传统劳动价值论中争议较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宋代写意山水园林产生于中国古典文化艺术的全盛时期,其特点在于理石多奇峰,遣水重活水,强调绿化,重视科学技艺的运用,是日趋成熟的风水理论与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这类园林是文人士大夫理想与信仰的寄托,是宋代山水美学的集中体现,是山水文学、绘画、园林艺术的综合体,成为后世园林艺术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14.
15.
简论"浙学"的内涵及其基本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梳理了从朱熹到黄宗羲、全祖望、章学诚有关"浙学"、"浙东学派"、"浙东学术"、"浙东之学"的论述,着重讨论了"浙学"的内涵,并讨论了浙学的基本精神等问题.笔者认为,"浙学"有狭义、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浙学"是指发端于北宋、形成于南宋永嘉、永康地区的浙东事功之学;中义的"浙学"是指渊源于东汉、形成于两宋、转型于明代、发扬光大于清代的浙东经史之学;广义的"浙学"即"大浙学",指的是渊源于古越、兴盛于宋元明清而延续至当代的浙江学术思想与人文精神传统."大浙学"是狭义、中义"浙学"的外延,但其主流仍然是南宋以来的浙东经史之学."浙学"的基本精神是 "求实、批判、兼容、创新",而王充的"实事疾妄"、叶适的"崇义养利"、黄宗羲的"经世应务"、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思想则是浙学精神的典型体现. 相似文献
16.
17.
黄庭坚谪居黔州期间,虽出于全身避祸和害怕累及他人的考虑而经常"谢病杜门",但无论是山谷从前的旧交好友,还是在黔中刚结识的新知同僚、巴蜀后学,非但不以罪臣视之,反而主动与之联系并于诗人照拂有加。而诗人亦尽可能地为前来向他请益求教的两川士人提供帮助,尤其乐于为他们指明"进学畜德"之途,对南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和当地人才的培养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巴蜀士人的人道关怀,不但使诗人得以度过患难,而且也使诗人的思想和创作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8.
萧兵楚辞学研究在当代学术领域引人瞩目,其表达效率、思维深度及研究方法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将萧兵现象置于学术方法演进的具体语境,对其超越性价值及局限进行了透辟分析. 相似文献
19.
宋代文人词学观的形成和发展是与曲子词的发展相适应的。但由于词史发展的特殊性,宋人的词学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便产生了诸如诗化与词化、典雅与俗艳、抒情与言志、自然与雕琢等一些矛盾。正是在这些矛盾力量的彼此消长中,宋代文人的词学观才走向成熟,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词从近乎缠令的游戏工作逐渐发展成为抒情言志的“美文”。 相似文献
20.
行政学学科研究是立足本学科而展开的基础理论研究,而行政学跨学科研究则以本学科为基础,综合借鉴和应用相关或相邻学科的理论、视角、方法和技术来解决行政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行政学学科研究是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基础,行政学跨学科研究则是学科研究的演化趋势,二者的融通、统一和共进构成了行政学发展的内生动力.当代中国行政学必须进一步强化学科意识,坚守学科立场,深化学科认同,彰显行政学的独特性和合理性,厘清并正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边界,以行政学本身的理论建构为出发点,在封闭与开放的辩证运用中推动行政学学科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的统一和协同,在高度与长度的综合协调中走向成熟和稳定,从而有效克服行政学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