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慎之 《求是学刊》2003,30(2):50-54
21世纪是金融世纪,金融是现代产业活动的中心,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民营银行的诞生.文章从民营银行的理论分析、民营银行的实证考察、民营银行的战略选择三个方面,对民营银行在我国建立的理由、条件,中外历史经验以及发展的目标模式做了分析考察.民营银行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融资、投资和支持产业活动,而且在于实现公民产权,实现向有产者转化.  相似文献   

2.
民营银行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和必然选择。从黑龙江省银行现状及对银行资金需求的现状来看 ,黑龙江省组建民营银行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而且对黑龙江省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经济增长 ,增强经济实力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莉莉 《社科纵横》2010,25(6):49-5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保险、证券是金融体系的三大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很快,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制度实施,我国商业银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许多问题必需认清和解决。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金融快速发展,在调节房地产市场运行、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关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之间的研究也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只有理清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理论脉络,才能把握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突出特征,只有辩证地理解房地产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的关系,才能在规避金融风险的同时,适度推进房地产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5.
现代银行业发展迅猛,日益国际化。由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国际社会也与时俱进,努力合作寻找银行监管的最佳模式,提高监管效率。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加深对我国银行监管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别探讨新巴塞尔协议、WTO规则对我国银行监管体系的影响,以及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银行监管法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反思了我国现有银行监管法制的现状 ,尤其是法律体系、法制的价值取向、法定主体权责构造、监管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监督机制、适应银行业国际化等方面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重视立法规划的系统化、立足国情借鉴外国经验、正确处理放松监管、改善监管和严格监管的关系、完善监管主体自身建设相关的制度及其它具体监管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银行业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业一直被国有银行所垄断,虽然改革开放后这种局面有较大改变,但国有银行垄断国家金融业的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因此,非公有制银行至今仍被排斥在社会主义银行业或金融体系之外.全国仅民生银行一家以私营资本为股本的合作银行,真正的私营银行还没有,各地涌现的"私人钱庄"均被无情打击和取缔.非公有制银行进入社会主义银行业或金融体系,不仅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面向WTO的中国金融发展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求是学刊》2003,30(6):70-73
金融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神经,是资本运营的核心。中国的金融体制渊源于计划模式,资源配置主要靠财政,不是银行。在体制转换中,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面向WTO,中国金融的发展走向:重新构筑金融体系;鼓励发展民营银行;实行国有银行的股份化改造,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尽快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9.
林奕辉 《探求》2001,(1):34-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之初,我国证券市场既而临挑战,又面临机遇,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条件.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从扩大股票和债券发行规模、丰富证券交易品种、加快发展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队伍、加强证券市场监管力度、努力培育运行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等方丽,推动我国证券市场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金融抑制及其局限性、金融深化及其内在缺陷性、金融约束及其政策取向 ,决定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应确定以金融深化为改革的终极目标 ,以金融约束为必要手段 ,协调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侯晓辉  王博 《求是学刊》2020,47(5):13-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绿色金融发展具有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向金融领域纵深推进,从金融要素供给侧助推了绿色金融的加快发展;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引导产业绿色升级的重要动力。绿色金融体系必须与绿色产业结构相匹配,同时主要应从绿色产业需求侧的角度出发完善金融供给。加快绿色金融发展,应从提升绿色金融要素供给、加强绿色金融产品供给、健全绿色金融制度供给、改善金融与绿色产业政策匹配等方面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12.
近代日本的崛起是与对以中国为中心的殖民地掠夺分不开的,而对华金融政策是其殖民地掠夺的核心政策。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其对华金融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其金融掠夺体系最终随着法西斯统治的崩溃而瓦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佶 《学术交流》2006,(5):83-86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支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已经得到了验证。合作金融能够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合作的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完善农村合作金融,应明晰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完善治理结构、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反规定的要进行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1年来,我国实行金融自由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种进展主要体现为一些发展中国家逐渐打破了金融体系内的行业垄断,扶持发展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民营机构。但是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大部分结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我国金融深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就进入了一个建立与不断完善的发展历程,但至今仍不够完善,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经济生活发展需要。为此,急需构建一个以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非正规金融机构为两翼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加快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多种金融体系的和谐发展,促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促进农村资金体系的良性循环,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必将成为今后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体系发展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作为维护世界金融秩序、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制度安排,对推动世界经济金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金融治理体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中的地位相对上升。但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并未根本改观,且仍将维持相当长的时间。面对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发展变化,我国须立足于自身的根本利益,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体系改革,探索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新思路,提升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求同存异,寻找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国际金融协调中采取稳健与审慎的立场,在具体政策措施上保持足够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立法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体力量。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占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绝大比重,但是其法律规制现状却与之极不相称,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亟须加强立法。世界上大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是通过积极推动立法,将政府扶持合作金融的义务法定化从而得到蓬勃发展的。我国城乡金融的发展极不均衡,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法律的建设,应确立合作金融组织的法律性质、地位和具体内容,从而以法律化的方式将国家对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安排长期确立下来,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建有益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18.
陈华  刘志威 《创新》2010,4(6):46-52
完善的市场退出机制是一个成熟、高效的金融市场应具备的特征之一。银行业建立平稳、有序的退出通道、纠错机制是完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实践不多、经验不足。对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的概念进行界定后分析了发达国家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经验,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我国问题银行市场退出路径。  相似文献   

19.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金融环境中,发达国家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发展迅速、品种多样,满足了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银行业在对外开放加大、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必须大力开拓中间业务。  相似文献   

20.
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兰生 《学术交流》2007,(10):82-86
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系统由生态主体、生态环境和生态调节构成,其具有主体弱势性、环境脆弱性、主体与环境关系的超紧密性等特征。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主体较好地履行了职责,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营利润大幅增长,但支农功能不健全,可持续发展能力需强化。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有利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主体的发展,但也存在影响生态主体发展的不利因素。改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要从再造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的主体和优化农业政策性金融生态环境两个方面双管齐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