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性格对区域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商业、经济、科教、社会等各个方面。从晋商、徽商、浙商等案例中可知,敢拼务实的创业性格、诚信立业的责任感和对亲缘观的重视等优秀的商业区域性格,为区域的商业繁荣创造了条件。区域性格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树立行为规范并最终形成一种经济发展的环境氛围。而在"兴师重教,重视知识"的区域性格孕育下,区域中出现科教人才集聚的局面,进而促进区域的科教进步。同时,区域性格对社会和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格对区域治理具有定调、塑形和铸魂等作用,表现在:在区域开放背景下,通过区域性格可以获得区域治理能力的提升;借助区域性格进行区域形象的塑造,可以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区域营销;区域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比拼,区域性格的培育对区域核心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格是在某个尺度下的区域中,区域人特有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在区域和该区域人之间的互动中不断深化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区域基本特质。从内涵上看,它是区域特征的高度概括,是区域人集体行为和心理模式缩影,也是区域文化心态的集中反映;从外延上看,它是区域典型事物的外化,是区域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模式的表现,也是区域内部独有的精神意识氛围。同时,区域性格具有差异性、尺度伸缩性、可塑性、相对稳定性和可传承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5.
地理环境与文化——兼论地理环境决定论研究的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观察地理环境应该有两个视角,即一方面应把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外部因素看待,另一方面应把地理环境作为社会的内部因素看待。在这两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在前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结构和布局、人类的存亡和社会的兴衰以及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等自然性的民族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影响生产力的数量和性质、生产方式的更替和社会制度的变迁以及人的思想观念等社会性的民族性。在前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绝对性;在后一种情况下,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具有相对性。文章还认为,以往在地理环境理论研究中的种种分歧主要是没有区分观察地理环境的两个视角所致。文章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理论追溯,阐述了韦伯的合理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以及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之间内在联系,并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揭示出合理化、异化与社会发展的逻辑辨证关系,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和谐的社会就是对合理化与异化不断扬弃的社会,探讨了其对当前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付良波 《高等函授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8):67-69
朱元璋从一名下层百姓,历经磨难,终成帝业。性格决定命运。笔者认为朱元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形成了某些决定其命运、影响其成就的性格。在他的骨子里有佃农的勤劳朴素,对富人的仇视,对贪官的痛恨,亦有地主礼贤下士的德性,首领勇敢果断的品格,还有作为帝王的专制与多疑。正是这些多面性格潜移默化,使朱元璋走上了独特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8.
壮族人的性格是纯朴的、诚实的 ,但也是风趣、幽默的 ,从壮语的va6kut8(歇后语 )里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性格特点。壮语歇后语通过曲折的表达方式、故意卖关子和善意的挖苦等手段把壮族人的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辛弃疾以英雄词人的立场树立了接受史上陶渊明豪放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0.
辛弃疾在被迫闲退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榜样,这与文化背景、时代气候相关,也与他们相似的经历有关.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是从陶的闲适入手的,但因为他的性格、气质等因素和南宋的思想潮流使辛弃疾对陶渊明的接受产生了扬弃,由最初的在山水田园的恬静中与陶隔世唱和转而追慕陶的豪放气概.区别于以往对陶静穆的接受,辛弃疾以英雄词人的立场树立了接受史上陶渊明豪放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包含着对发展的新认识和关于发展价值的新判断。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价值扬弃,全面协调发展是对片面发展的价值否定,可持续发展是对掠夺式发展的理性矫正,统筹兼顾是对公正、和谐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发展观,蕴含着深刻的价值内涵,包含着时发展的新认识和关于发展价值的新判断.以人为本是对"以物为本"的价值扬弃,全面协调发展是对片面发展的价值否定,可持续发展是对掠夺式发展的理性矫正,统筹兼顾是对公正、和谐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发展观是人们对发展进程的一般性、系统化的抽象概括与理性认识,对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要求等方面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经历了经济层面的单一发展观、社会维度的综合发展观、历史视野的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嬗变与价值扬弃的辩证过程。而科学发展观以对人类以往发展观的内涵嬗变与价值扬弃的方式实现了发展观的历史转型和时代确证。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与扬弃——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之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培育,既要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优质资源,发掘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积极思想要素,也要警惕和抑制传统精神中消极的部分,努力消除落后思想对现代建设的阻碍作用。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建设应当明确指导思想与原则,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多元化的河北传统文化基础上培育整体的当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概要阐明了黑格尔之达到古典哲学最高峰的“必然性诸环节”思想,在此基础上,认为马克思抛弃了黑格尔必然性诸环节思想的唯心主义和非历史性,吸取了黑格尔哲学思想的精华,在唯物史观具体的实践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历史演进是一个对具体的历史必然性的扬弃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任何民族的进步,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维系;任何时代的发展,必须以民族精神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道家和法家为构架,尤其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文化的复和体。中国传统文化的优长主要体现在:积极的入世精神、强烈的道德色彩、顽强的再生能力和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等诸方面。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价值取向、致思趋向和思维方式上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民族精神博大丰富的民族。这主要体现在求实,崇尚气节、富于革命传统,自强不息、刻苦耐劳,宽容、和平,豁达乐观的民族精神上。但是,中国民族精神也是一个两面体,既有优长,也有缺陷 相似文献
18.
王符《潜夫论》从家族、社会、政治三方面说明名教的影响。"以学博名",以名教思想的教化途径作为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从而影响政治统治和思想统治的基础;关于名教的载体礼制,批评了家族之礼和选举之制的虚夸浮伪的风气,抓住了东汉社会风气败坏的关键。王符在对名教实现途径、名分体系、理论基础等提出批评的同时,也确立了汉魏之际士人"独行"社会观。 相似文献
19.
资本关系的扬弃与社会发展的转折--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层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观上的一次范式转换,但如果这种发展观由以建立的资本化制度框架未被触及,资本关系的逻辑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全面渗透和总体统治未被扬弃,那么它仍然只能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美好愿望而已.因此,彰显和阐扬马克思在考察人与自然关系时对资本关系所作的批判性话语,仍有着重要的当代意义;马克思"社会化解决思路"所开启的化解人与自然关系矛盾的努力,依然为我们在实践上解决当前和未来生态危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20.
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以经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稳定持续的秩序为保障。新制度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从制度的本身去理解制度,犹如手持长矛的堂吉柯德乱冲乱撞,而可怕的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桑丘式人物更多。因此,有必要遵循马克思的思路进行再研究,还制度的根源基础于物质的生产生活关系,还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主导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