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西方分配正义理论中,正义意味着平等,所有的社会基本善应平等分配.在此理论视域中,权力为少数人占有的不平等事实与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平等原则之间的矛盾将会产生.为破解这一理论难题,本文拟从平等的双重维度即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来考察权力.在实质平等维度,权力不平等的形成有其合理性;在形式平等维度,权力以公平的机会平等形式向所有人开放.依据机会平等原则来检视,实质不平等的权力仍然满足了平等的形式要求.形式平等也为权力平等的证成提供了理论力量.同西方传统的经典民主理论相比,诉诸于分配正义的平等为我们看待权力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契约思想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黑格尔认为契约是平等主体之间建立在相互意见一致的合意基础之上的协议,契约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和平等,契约使人从等级特权的人身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契约使个人的才能得以施展,使人的个性得以倡扬,从而使社会充满了活力,因而契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不过,契约平等具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两个维度。由于契约能力等原因,契约形式平等背后可能隐藏着契约的不平等,这是我们必须要加以注重的与预防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于契约的形式平等,我们应关注契约的实质平等与社会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教育机会均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 《学术研究》2007,2(8):116-119
教育机会均等的含义是,使来自不同社会地位和出身的人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是人的基本权利,是基本的社会善。由于受社会条件所限,教育机会均等还无法达到实质平等,因而只能是一种形式平等。对受教育机会的平等分配秉承权利与贡献对等的原则,一是受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一是受教育机会的比例平等。教育机会均等包含着条件平等,必须创造条件保障弱势群体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实现。最后,教育机会均等并不能导致学生发展结果的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
我国目前在就业中存在多种类型的歧视,对有前科公民犯罪记录的歧视即为其中之一.从宪法学的角度来分析,前科歧视的本质是侵犯了有前科公民的平等就业权.禁止前科歧视的关键是保障形式平等,核心是保障有前科公民的起点平等,同时辅以实质平等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出发,充分吸收伊曼纽尔、罗默、沃勒斯坦等人的理论,可以得出:不平等交换的实质是不按照国际生产价格所决定的国际价格的交换,只要存在国际垄断因素,就有不平等交换的结果.国际不平等交换产生的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实现机制是市场垄断定价,根源在于各国原始资本占有数量的不同,其结果之一是造成工资的国别差异,当前的国际经济规则及由此形成的国际垄断同盟是不平等交换的制度保障,而路径依赖的存在强化了不平等的制度保障.不平等交换是生产力国际非均衡发展现象,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是不平等国际经济制度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人格原则、需求原则、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发展原则是构成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平原则的基本原则,它们彼此之间的作用和效果各有侧重,但都是为了公平和正义。人格原则强调的是人做人的条件和资格,保障的是受保障者做人的人格和尊严;需求原则强调的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自然需求,保障的是人生存、生活的物质条件;平等原则强调的是程序正义和形式公平,保障的是所有人不受歧视和平等对待;差别原则强调的是实质正义和结果公平,保障的是不管什么情况都能让每一个人生存生活下去;发展原则强调的是社会的进步和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的是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其实保障的最终目的是不再受保障,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实现按需分配,平等而无差别地生活在理想世界中。  相似文献   

7.
生产资料和劳动方式的变革催生了多种类型的灵活就业群体,平台依附型就业者由此而生。就业权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是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统一的理论动因,但平台依附型就业者就业风险分担不平等、劳动基准保护不平等、司法裁判不一致等因素的存在,要求从现实层面注重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的保护。推动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应适度拓展社会保险权利,构建良性的风险分担机制;适度提供劳动基准保护,构建良性的生存保障机制;适度调整劳动关系认定标准,构建良性的司法裁判机制。通过找准平台依附型就业者权利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之间的差距,来构建适宜的弥合机制,进而推动就业领域法律平等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余秀兰 《江淮论坛》2014,(5):138-145
文章旨在澄清男女平等就业概念。对中外44个政策法规文本和35名雇主、92名女性求职者访谈资料的分析表明,中国政策文本兼顾了注重同等对待的形式平等和关注结果的实质平等,但忽视对间接歧视的规定,对女性的就业保护也隐含了可能产生的负面作用;雇主与女性求职者的理解主要停留在形式平等阶段,且很多人所持的是认同男女传统分工的有限的形式平等观念;就业实践中存在各种公开的、隐蔽的基于性别因素的区别对待,形式平等也不能保证,且很多人都能认同,甚至对性别歧视存在集体的无意识。基于现实,应该逐步追求从形式到实质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法律、法治、自由、平等是法学中的核心概念。在哈耶克的法哲学中,这四个概念分别内化为意义相反的四对概念:即形式的法律和实质的法律,公法之治和私法之治,肯定自由和否定自由,结果平等和平等对人。这四对概念又形成两组对应的逻辑关系:形式的法律→公法之治→肯定自由→结果平等;实质的法律→私法之治→否定自由→平等对人。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社会的“形式上的平等、实质上的不平等”意味着人们在权利上的平等、在后果上的不平等,在政治上的平等、在经济上的不平等.马克思和罗尔斯都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学说.马克思认为形式上的平等具有虚伪性,而强调实现实质上的平等,即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为此,他提出了以改变生产方式来改变分配方式的社会革命的道路.罗尔斯提出,首先保障形式上的平等即所有个人在基本自由和权利上的平等,然后在社会经济领域内采取照顾社会弱势群体的特殊政策,因而主张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改良主义道路.在理论实质上,马克思注重社会集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与罗尔斯注重个人自由权利的价值取向可以互补.  相似文献   

11.
论消费伦理——从自我生活的时代谈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西方经济伦理学界 ,消费中的伦理问题一直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而只不过是生态伦理学家、社会学家感兴趣的课题。生态伦理学家、社会学家认为 ,消费不仅取决于经济承受力 ,而且也应取决于伦理承受力 ;整个社会都应放弃片面的消费观念与增长模式 ,把注意力集中到生活质量的问题上来 ,从而进入自我生活的时代。而这就又需要解决两个理论问题 :一是区分消极性消费与自主性消费 ,后者是指无需消耗大量自然资源 ,而又能推进人的自我实现的消费方式。二是区分物质上的平等与形式上的平等。从人的意志自由之理念导出的人人平等之原则 ,所要维护的从本质上讲是人的道义上、法律上、政治上和精神上的平等 ,即所谓形式上的平等 ;它是根据人作为人所拥有的基本权利的要求 ,而要禁止任何以人的出身、肤色、性别、种族为标准赋予一部分人某种特权 ,却对另一部分人加以歧视的行为。但在这里并不涉及人与人之间由于对社会的贡献能力上的差别所导致的物质上、财产收入上的不平等。从本质上讲形式上的平等原则与物质上的平等原则并没有实质的关联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学术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意见,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上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杨荆楚在《试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从概念、内容、范围与时间上,都不能科学地概括社会主义时期民族  相似文献   

13.
粟丹 《理论界》2008,(8):56-57
立法平等应当是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9条和《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第4条之规定并不违反平等原则,而恰恰体现了对实质平等的追求。二者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立法平等的相对性和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从而有可能导致在个案中出现结果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4.
机会平等是一种起始性的条件平等。青年发展机会平等是指青年理应获得由社会提供和保障的、顺利实现自身社会化的条件平等。当前,青年在获得公共发展资源、就业、收入、提升等方面存在机会不平等的现象。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发展机会平等的实质和实现途径,提出保障当前青年生存性发展机会和竞争性发展机会的对策,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5.
《理论界》2021,(3)
政治哲学的任务取决于其所处的时代,时代不同,任务自然有所差异。平等是一个兼具历史性与结构性的概念。从时间维度上看,平等是一个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概念;从结构维度上看,平等概念呈现出"道德平等"与"待遇平等"的二元结构。"道德平等"强调每个人都应被视为平等的主体,应受到平等的尊重与关切;"待遇平等"主张人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应得到平等对待。平等概念的发展史,就是"道德平等"逐步发展,进而推动"待遇平等"实现的过程。具体而言,此过程呈现为由差别平等推进到形式平等,最后迈向实质平等的历史过程。从历史与结构双重维度上探究平等概念,有助于我们科学界定和精准把握社会主义平等观。  相似文献   

16.
杨解君 《江海学刊》2004,(5):112-116
目前行政法的平等原则只是作为行政行为的一项实施原则在对待 ,且只适用于行政主体处理多个行政相对人的情形。因而 ,这一原则存在着理论和实务上的缺陷 :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不能用来处理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间的关系。为克服这一缺陷 ,必须拓展平等原则的适用空间 ,将其适用范围从行政行为扩大到全部行政法律关系 ,将其从单一的行政行为实施原则扩充为立法设定上、行政行为实施上和司法适用上的普遍原则。对平等原则的解读 ,则可从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两个方面来展开 ,相应地平等原则可分解为同等对待和差别对待两项子原则 ,可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具体情形  相似文献   

17.
民族平等与"文化化"——国外民族政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目前关于民族政策的两种争论,即:在民族平等方面要求形式平等还是实质平等?在民族整合方面采取"政治化"还是"文化化"?对于第一个争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平等,都是有前提条件的.对于民族状况不同的国家而言,平等原则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所结合的"度",即如何让两者的结合既能满足政治民主的要求,又能完成国家政治整合的目标.对于第二个争论,虽然"文化化"不失为解决民族问题的良策,但是对于那些不具备采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条件的国家而言,将"政治化"和"文化化"相结合的政策也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8.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被告人能否根据个人意愿着装、选择发型,使用警用械具是案件的需要还是一种形式,在不同的司法理念下有不同的诠释,在当今尊重和保障被告人人权日益成为司法界共识的条件下,如果因司法人员不具备现代人权保障观念,仍按以往做法对待被告人,而有些司法人员则按现代人权理念重新审视以往习惯做法并自觉的改变,难免在实践中出现被告人权益保障的不平等.为了消除因司法人员司法理念差异造成被告人权益事实上的不平等,既需要在制度设计上约束司法人员在实践中践行,也需要在学术研讨中深入挖掘与其相关的文化底蕴,为司法人员自觉尊重和保障被告人权利提供理性支持.  相似文献   

19.
德沃金的平等思想在当代政治哲学中引人注目。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审视德沃金平等思想,其中既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又有必须予以澄清和批评的方面。德沃金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统一、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统一、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的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富有启迪意义。德沃金平等思想的局限性表现为:一是只谈权利不谈义务,视平等的权利为最高原则与最终真理;二是分配理据没有得到合理的证明;三是忽视不同条件下资源平等应有不同的内涵和水平,而抽象地视之为普适性的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20.
传统法律推理模式的有效性标准往往进行了形式标准和实质标准的区分,而法律会话推理因为具有商谈性质,从而使形式有效性和实质有效性融合成为法律会话推理的标准.实现法律会话推理的有效性要达到三个向度的要求:形式,实质和程序向度.形式向度是使推理满足一定的形式要求,即话语的含义要保持在可预测的范围之内;实质向度是使推理的过程具有切适性,共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程序向度就是要在程序上创造理想的商谈语境让会话人有平等的发言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