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金发 《求是学刊》2013,40(4):172-176
清代藏书家张金吾的学术取向中,以重视藏书、提倡读书为学问品行之本,推崇先贤、博采众长为学术研究之基,突破旧例、创设新制为学术精进之路,考证谨慎、不下妄语为学术立说之范。这些学术取向的形成与其家学渊源、个人的学术自觉及当时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正是秉承上述学术取向,张金吾在目录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保存了丰富的书目文献资料,还创新体例,辨彰学术,考镜源流,而且留下了大量的目录学著述。这些学术成就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姚振宗(1840—1906)字海槎,浙江山阴(绍兴)人,是我国近代目录学史上的一位卓有成就的目录学家。他穷毕生精力编撰《快阁师石山房丛书》,成为明清以来补注正史艺文志工作的后起之秀。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于统治者对文化思想的高压政策,学者都不敢再谈“经世致用”之学,而走上了考据学的道路,潜心古典文献整理,留下了重要的成绩。姚振宗在青年  相似文献   

3.
藏书楼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藏书事业历史悠久,林林总总的公私藏书楼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这种文化主要体现在藏书活动中的人文主义精神,重内涵、重主体、重整体的目录学思想和注重建筑风格的环境营造诸方面  相似文献   

4.
谢海林 《阅江学刊》2011,3(4):115-120
清代宋诗选本的地域性特征尤为明显,编选、校勘者多为江南人,辑撰、刊刻、流播地也多在江南,这不仅与江南丰裕的经济有关,还与其尚文好诗的诗性文化有关。江南宏富的私家藏书也为清人编撰宋诗选本提供了有力的文献支撑。  相似文献   

5.
藏书是我国的文化传统之一,尤其是浙江,自宋以来源远流长,著名藏书家、藏书楼迭出。至本世纪初,全国藏书楼以收藏之富称,有四家并列,即是湖州陆心源的宋楼、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山东聊城杨绍和的海源阁和江苏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然而,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从湖州传出了一个足使中国学术界,藏书界感到震撼的消息:宋楼全部藏书以十一万八千元之价售与日本岩崎男爵的静嘉堂文库。对于宋楼藏书的“舶载以东”一事,汾阳王仪通曾有诗十二通记其事,其十一云;“三岛于今有酉山,海涛东去待西还。愁闻白发谈天空,望赎文姬返汉关。”藏书家董康闻知此讯后初颇感疑,后经证实确有其事,十分痛心地说:“按陆氏《藏书志》(顾注:指《宋楼藏书志》)所收,俱汪浙诸名家旧本,古芬未坠。异域言也,反不如台城之炬,绛云之烬,魂魄犹长守故都也。为太息累目。”愤激之情,溢于言表。宋楼藏书虽然东流入静嘉堂文库已经88年,但影响至今犹在。对于宋楼藏书之价值、出售经过与原因等有探讨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6.
米彦青 《阅江学刊》2014,(3):119-126
缪荃孙是清末民初学术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在诗文著述、教育、藏书等多方面皆有可观成绩,与王壬秋、张季直、赵尔巽被誉称“四大才子”。缪荃孙古籍方面的重要建树反映在他参与了《书目答问》的编撰,入仕后,在目录学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是《艺风藏书记》三编的编撰。缪荃孙的学术文化,无论是内省式的为己之学,还是外倾形的为人之学,都始终反映出变革时代中的文化特征。探索他在时代变动中的心灵路程,研究其学术思想变化脉络,可以更好地把握一代人的文化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新近发现一部我国久佚的清代长篇艳情小说《姑妄言》。此书中国仅周越然曾藏有一残本。周越然。浙江吴兴人,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上海的藏书家,在明清小说研究方面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以书话、随笔、论文等形式,不仅为后人保存了一批孤本、善本小说资料,而且提供了足资研究者重视和参考的学术论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书院文化,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始于唐,盛于宋,延续于元明清.书院是官方藏书、校书或私人读书治学之处.横山书院位于大连瓦房店复州城西大街,是清代辽南最早出现的书院之一.其历史虽谈不上十分悠久,但却以独特的人文气质而闻名遐迩,与银冈书院、南金书院、襄平书院并称清代四大关外书院.目前只有银冈书院和横山书院的遗址被保存下来.横山书院作为清代复州最高学府,被誉为复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9.
赵辉 《唐都学刊》2004,20(5):122-12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开创者,其书目著述中的《西学书目表》是我国古典目录学向近代目录学过渡的代表作,其对书目作用及目录学家使命的认识是对传统目录学的革命,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科技发展与目录学林益蓉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将人类推向信息时代,信息的生产、贮存、加工、处理已成为主要产业之一。这就迫使科学工作者务必增强“信息意识”学会利用“目录学”,以最快的速度,最优化的水平,最大限度的发掘人类的文献信息资源,为中国高科技事业的发展作...  相似文献   

11.
目录学林一新枝——《古籍目录学》评介葛蒙“目录学是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是个基础学科,读文史、文献和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者,应研读这门学问。”这是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刘乃和先生在《古籍目录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一书序言中所强调的。然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目录学自汉代形成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隋唐时代出现了一个繁荣阶段,它的发展和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图书的大量增多,使书目更加丰富,从数量和种类上均比以前有所增加;其次,由于魏晋南北朝书籍分类的活跃,使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这一时期正式确立;第三,由于继承和发展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的目录学传统,使书目的创作体例也进一步完善。就此可以说明,隋唐目录学既是对汉魏晋南北朝目录学的总结和发展,也为宋代目录学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隋唐目录学在中国古代目录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志扬  叶仙云 《求是学刊》2013,40(2):132-140
《国朝文汇》是江浙藏书文化的衍生物,在清末民初特定历史背景下又寓有国学救亡的目的。保存国粹具体表现为保存乡土文献,其核心是弘扬乡邦文化。《国朝文汇》编撰者秉着浓烈而执着的国粹精神,以江浙宏富的藏书为支撑,以笃实严谨的态度执行编纂,凭文献史实张扬国学认知与文献识见,选文达一千三百余家,皇皇巨著挽救了不少濒临散亡的清代文集,具有辑佚存失与参校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校社科资料室藏书剔除略议曲杰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世间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同样,高校社科资料室的藏书管理,也不能违背这一规律。在浩如烟海的图书资料中,能否经常进行适当的剔除工作,除旧布新,直接关系到藏书建设的成败。图书资料类别种种,...  相似文献   

15.
论《七略》分类思想的形成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隆予 《唐都学刊》2005,21(5):9-13
《七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的目录学巨著。西汉时期,刘向、刘歆父子首先合作完成了目录学著作《别录》。刘向死后,其子刘歆又在《别录》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概括,并进一步吸取中国古代的学术分类思想,进行改革创新,从而形成了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目录学巨著———《七略》,它为中国目录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6.
薛瑞兆 《求是学刊》2006,33(6):123-128
文章从皇家藏书、学校藏书、寺院藏书、道观藏书、私家藏书等五个方面考察了金代藏书状况及其意义,金代藏书活动广泛而又持久,既与当时雕版印刷的繁荣相关,又与当时文化教育的发达相适应。这表明了女真入主中原后对文献典籍的重视,反映出一代藏书风尚形成的内在原因,加速了当时社会的封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李垚 《阅江学刊》2009,(2):133-137
在西方经验中,社会性别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冲突与对抗,而在中国,虽然男女两性间的冲突长期存在,但是共容与互动却是不容忽视的。清代女性史家汤漱玉的专题记载女性画家之史书《玉台画史》的付梓刊刻、留存与世、其夫婿的鼎力支持及其同汪家四世藏书之间的关系昭显出,艺术创作无关性别,优秀的文化艺术是男女各取所长共同缔造的。  相似文献   

18.
视听资料在职业大学图书馆的开发与利用聂鑫建设有重点、有特色的藏书体系是图书馆工作长期追求的目标。对于职业大学图书馆来说,藏书有重点、有特色,利用特色服务吸引读者显得十分必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视听资料以其声情并茂、直观有效的特点,正日益成为职业...  相似文献   

19.
西汉的刘向、刘歆所撰写的《七略》,是古代第一部目录学的专著。在我国古典目录学上,刘氏父子是目录学界的先师,是他们开创了古代目录学的事业。自兹以后,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删《辑略》为六略,大体仍本刘氏。梁阮孝绪撰的《七录》,是后来作《隋书经籍志》的范本,为私人著目之始。宋郑樵所撰的《通志·校仇略》、《通志·艺文略》,对目录学亦多发微,理论精深,内容精奥,影响如同刘氏。元马端临撰的《文献通考·经籍考》,是著名的专科目录,其体例甚属详富。明焦竑撰的《国史经籍志》,其论说多有发人所未发,亦有精到的理论。清章学诚撰写的《校仇通义》及《文史通义》,对于目录学上的见解是刘,郑以来的第一个人,其影响之广,亦然。纪昀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宋《中兴馆图书目》以来,一部大典型的官修目录,对后世影响甚  相似文献   

20.
论清代散文的繁荣及其原因王凯符一五四以后,清代散文受到了冷落,究其原因,大致有二。一是传统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小说、戏剧受到重视,致使清代小说、戏剧的成就,掩盖了清代散文应有的光辉。二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