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传统的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的学习活动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大多数学生仅是看看分数,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自己在学习上的主体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教师必须彻底解放思想,端正作文教学观念,勇于创新,变教师为主的批改形式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批改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批改作文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前提;要相信后进生是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方式教育;对后进生工作要有耐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要破除思维定势,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要提升教师文化素质,强化教师情境意识.  相似文献   

4.
梁燕 《现代交际》2011,(1):25-25
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英语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作为主体地位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既要保证言行举止的合理性,又要尽可能利用正确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很多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接下来,本文将结合教师言行举止对于孩子的影响,探讨纠正教师言行举止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徐廷国  戴雪 《职业》2011,(26):41-4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让学生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是学生学习活动最坚实的后盾,但建立在学生对教师认可和信服的基础之上。所以,教师要精神饱满、神采飞扬地上好每一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秦积翠 《现代妇女》2010,(9):100-102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只是为自己的教学内容服务,却忽视了教学方式会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选择。实际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服务,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相一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模板,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教学方式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教师要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契合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过自己,让学生能站在老师的肩膀上.摘取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思考的魅力     
于春苗 《现代交际》2010,(12):158-158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会思考,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相似文献   

10.
由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在数学广角的学习上不够理想。因此,要想提高数学广角的教学效率,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此外,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方式。如此,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问     
《职业》1994,(5)
教师的问那森林人们常把知识称作“学问”,可见“学”和“问”是分不开的。教学中的“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向学生提问,二是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下面着重谈教师向学生提问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问”要有系统性教师提问要有总体...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7,(2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一步一步培养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研究采用适合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教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中职财会专业课教师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创设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内因;教师是主导,是外因。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良好的课堂气氛与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愉快的教,学生专心的学。重视师生的感情交流,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要倾注慈母般的爱,使他们振奋精神,愉快学习。  相似文献   

13.
王志红 《职业时空》2009,5(8):123-123
教师素质提高的根本是读书。教师首先要做一个“读书入”,才能督促和影响学生读书;教师要钻进去,深下去,要积蓄内力.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教师要学会反思,要勤于笔耕,以提高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4.
王高尚 《职业》2014,(23):63-63
问题学生是所有教师都要面对的,教师对问题学生如果教不得法,一味责骂严管或无奈地听之任之,都会留下教育的遗憾。笔者以一次经历过的教学事例,告诉大家要给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更多的关爱,问题也许就不是问题了。学生可以重拾自信,教师可以收获那份沉甸甸的尊敬和由衷的自豪。  相似文献   

15.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核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教师永恒的话题。要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有效地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兴趣,巧妙创设情境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课程建设中,体育教学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建立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责任在教师,学生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检验学习效果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验证,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经验是形成教师和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朱磊磊 《职业》2012,(33):51
教学是指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外,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也相当关键。  相似文献   

18.
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师职业是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的职业,在这一职业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而是成就学生,使他们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藉.热爱学生是教师的美德.  相似文献   

19.
贾艳 《职业》2014,(14):64-64
教育是一项特殊的事业,不仅要承担知识传递的任务,更要承担公德传承的职素。加强教师课堂礼仪修养能够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一是能给学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二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人生态度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研究加强教师课堂礼仪修养的途径、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水平,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学一线培养更多具有课堂礼仪修养的教师。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活动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的过程。可见,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