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经济、文化、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更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梦"这一伟大战略,"中国梦"就是全国各族人民期盼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国梦。历史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走向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强烈而清晰的施政目标。换言之,"中国梦"是一种深刻政治理论的通俗表达,也正因为其通俗性,可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并得到广大民众的积极响应。中国梦,是"个人梦"与"国家梦"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3.
徐海波 《现代交际》2014,(10):184-185
党的十八之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更长远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每一个青年学生的梦,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把"中国梦"教育切实有效的落实,本文将主要研究和探析高校以"青年梦"托举"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任致远 《城市》2014,(6):3-8
正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中国梦",这是一个大目标。要全面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城市梦"。因为城市是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中心和重要标志,发挥着巨大作用,只有实现了"城市梦","中国梦"才能落实。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培育"中国梦"筑梦人的重要阵地,而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群体之一,他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脊梁,所以,将"中国梦"融入到高校思政教育当中,让学生能够正确把握和认识"中国梦"的内涵,并将其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人梦,并与国家梦、民族梦融合为一体,推动"中国梦"的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中国梦?怎样实现中国梦?这是当今中国和世界特别关注、广为议论的热门话题,人们对此提出了若干不同观点和看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从社会来看,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效率的源泉.从个体来看,公平是人的首要利益和首要价值,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健全社会公平流动制度,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每一个人有"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公平发展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支撑所在.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强大的物质基础不可或缺,但信仰的基石更需要牢固,稳定而强大的信仰体系,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础,"中国梦"的金字塔,需要三个层面的信仰支撑,而信仰的教育也需要体现层次性,多样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梦"在官方媒体固有的话语体系里总是会表现得太僵硬.比如现在各个大学已经布置下来任务,要如何研究"中国梦",要搞诸如"中国梦"书法展、"中国梦"美术展等活动.另一方面,在微博、海外网站、外媒上,有人认为中国梦无非是白日梦、大国梦、党国梦、政府梦、精英梦、资本梦,似乎跟老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中国梦"仅仅被当做"照明弹"或者火力侦察来使用,其目的只是为了把社会政治思想的地形图暴露出来,我觉得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话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政治的发展离不开政治认同,而政治认同这个词语从表面意义来讲,就是社会民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情感上,对于所属政治体系的一种同向情感,同时对于整体也表现出行为上的支持。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政治认同还有更加深刻的意义,这直接关系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谐统一。"中国梦"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当前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执政理念,是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政治发展同时也是"中国梦"实现的动力和保障,两者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结合当今时代发展的背景,实现"中国梦"是党和人民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在此情况下,需要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全力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在思想上充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保证当代中国政治能够迅速发展,从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本文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和"中国梦"的角度出发,简要阐述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中国梦"的内涵,同时也分析了政治发展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以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来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青年作为一种社会承前启后、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代群,是未来社会的主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梦"和青年梦是相辅相成的,青年梦是"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青年对国家认同度上升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努力奋斗。实现"中国梦"应将青年优先发展作为国家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  相似文献   

12.
青年梦与"中国梦"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梦"要靠广大青年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从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与前进,到如今我们终于有了拥有梦想的勇气,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现在,时代又赋予青年去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从"中国梦"的内涵可以看出,青年人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可以说,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及创新精神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同时,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成才,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定义"中国梦",即实现伟大复兴,而且表明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广泛,可大可小,大到国家复兴,小到每个人的小梦想。中国梦以其更平易近人的风格,更易接受的理念成为了我国今后发展的一面旗帜。"以小汇大,聚沙成塔",每个小梦的实现最终会推动中国复兴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卢杨 《当代青年研究》2014,(1):15-18,25
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快速时期,青年价值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态势。青年价值观的整合,需要多维的视角,而"中国梦"的提出,则为青年价值观的整合提供了现实的途径。作为主导价值观的表现,"中国梦"可以引导青年自觉地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结合起来,从而达到青年价值观整合的目的。青年应在"中国梦"的引领下,成为身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中国梦",是推动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投入到"中国梦"建设中的重要举措,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我国实现富强和繁荣的一股中坚力量,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作为重要的精神保障支撑着中国梦的思想堡垒。文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进行分析,以实现"中国梦"理念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2014,(7)
正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号召,组织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去年中组部老干部局印发《关于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同心共筑中国梦"活动的通知》。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按照通知要求,迅速动员部署,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打造成果展示平台。上百万老同志踊跃参与、倾力"筑梦",营造了良好氛围,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增添了正能量。"同心共筑中国梦"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并进行阐述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中国梦是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中国梦的提出在国内外都引起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发展成为党指导工作的方针思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所在。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新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主要是对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实现途径以及中国梦的时代价值进行分析研究,阐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梦的必要性及中国梦对社会带来发展及新气象。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与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丰富的内涵。梦想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和政治保证,事关国家的未来发展和兴衰成败。中国梦与大学生个人理想信念之间存在着价值观上的内在一致性,应用中国梦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及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信念教育,增强大学生自身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实现"个人梦"和"中国梦"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对于当代广大的大学生来说,以中国梦为核心的思想教育尤为重要,是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的,也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翁,更应该深刻认识和理解"中国梦",全国的高校也应该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庄周梦蝶是一个智慧而又美丽的故事,使人有很多感悟。庄周之梦,象征着人类对精神与心灵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象征着人类生命本身的诗意挥洒和恣意呈现,更象征着人类自身精神突破后向更高层面之灵魂的升华。这些与当今提出的"中国梦"的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本文认为如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归宿的"中国梦",必须先使国民个体精神在正确的指引下如庄周般实现自我认知及角色的社会化认可,由个体梦想的实现最终达到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之飞跃——"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