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杨青 《现代交际》2011,(7):82-82
美国犹太文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更是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犹太裔作家。异化是他们作品中的一个核心主题,这与犹太民族特有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索尔·贝娄是对异化现象描述得最深刻的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解读发掘出犹太民族普遍的困境与难题,同时努力展现出异化主题所包含的超越种族和国界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2.
艾芜笔下的《一个女人的悲剧》这部作品塑造了周四嫂这个令人可悲可叹女性形象。本文主要对这部中短篇小说的主人公周四嫂进行一个简单的形象分析。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指出周四嫂可令我们进行女性形象分析的原因,进而切入正题;第二部分将会指出客观的历史原因对周四嫂女性形象的作用与意义;第三部分要把艾芜笔下的周四嫂与其他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行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第四部分是从周四嫂的性格特征方面来浅析作者艾芜笔下的周四嫂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合理性;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将是全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雪国》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名作,始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笔下。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具有醉心的"物哀"风格,具体到其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则很有"伤感之美",在这部小说中塑造了叶子和驹子两位女性形象,前者所描述的是凄冷的"伤感之美",后者所描述的是野性的"伤感之美"。本文试就这两位女性形象的人性美作以赏析。  相似文献   

4.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作为一名文化女性主义者,她的作品清新明快,人物刻画逼真精细,尤其擅长对女孩的描写,细致入微,在西方文学史中占有特殊地位。而在中国文学史中,《红楼梦》是描写女性形象较多的作品之一,其形象各具特色。本文就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娃娃屋》中女孩形象与中国古典名家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作了对比,阐明了女人笔下的自己与男人笔下的女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巨人莎士比亚在其戏剧中所塑造的一系列丰富生动和光彩照人的女性群像,受到了不同国家,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赞扬.他笔下的女性形象丰富了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奥赛罗中,莎士比亚从三个女主角形象中,反映了父权社会中典型的男尊女卑模式,女性成为这一制度下的牺牲品.本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6.
阿瑟·米勒是美国20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剧作家,他成功地刻画了许多男性悲剧人物。事实上,他笔下的女性人物也同样令人深思。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米勒三部作品中女性的圣母形象、疯癫形象和美狄亚形象,进而分析了米勒在写作中流露出来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薇 《现代妇女》2013,(11):26-26
《荒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也是欧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在《荒原》这部伟大的诗作中,女性形象占据了很大篇幅,是“荒原场景”中的代表人物。艾略特从西方传统女性观中继承下来了丰富的理论遗产,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笔下,女性的堕落是毁灭文明的恶魔,她们虽然是受害者,却是罪人,在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女性形象体现了艾略特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8.
美国作家海明威一向以塑造"硬汉"形象、关照男性世界而著称,有评论家认为他是一个忽略女性的男权主义作家。但是在他创作的多部短篇小说当中,我们会发现各种各样的女性的身影,并且他对于笔下的女性形象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有时他站在女性的一方,透过她们的视角来写作;而有时又会站在与女性对立的一方,表现出对女性的敌意和排斥。本文通过几部短篇小说来阐述他对于女性角色的态度,并试图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作者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有个性的、活生生的女性形象。这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妇女形象,打破了男强女弱的社会模式,塑造了几位女英雄,其中顾大嫂、扈三娘和孙二娘这三个正面形象在作者笔下确是存在着一定的形象扭曲,冲破了传统的封建女性观,颠覆了人们印象中女子娇弱的形象,读文章的时候你可能根本感受不到她们的女性气息,她们或在形象,或在语言,或在行为,都表现的及其男性化。  相似文献   

10.
《飘》是上个世纪的女性作家玛格丽特的重要的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郝思嘉的形象塑造将整部作品变得极具感染力,让全世界范围内的读者感受郝思嘉身上所独有的形象魅力。其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坚强的品质和身处逆境却顽强不息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爱情的执著的追求。这一系列郝思嘉形象所包含的特质都在作者的笔下变得真实丰满,其通过选取独特的视角契合现代读者的心理状态、情感因素以及意识形态等,成功塑造了女主角郝思嘉的人物形象。并通过郝思嘉向读者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据此,本文将就郝思嘉这一人物的形象魅力进行详细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身体是文化社会的铭刻,张爱玲,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成一个奇异的存在,她对于女性身体的呈现是有着深厚文化与社会意义的。她笔下的女性的身体多是美丽的,但是却伴着病态。这与女性的社会文化身份是息息相关的。本文将以张爱玲笔下的三个人物曹七巧(《金锁记》)、柴银娣(《怨女》)和霓喜(《连环套》),为例,来分析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世界。  相似文献   

12.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著名作家,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喜欢表现女性的内在。《伊豆的舞女》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十分成功,其中熏子的形象最富有代表性。小说以清新悲惋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他笔下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以三位犹太作家贝娄、马拉默德和辛格的短篇小说作品为对象,探讨在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悲惨历史遭遇的衬托下,三位文人各自创作的民族特点以及他们所共有的文学特质,从而对犹太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多种塑造手法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阐释犹太文学潜在内涵之所在。  相似文献   

14.
阿来的重塑神话作品《格萨尔王》,不仅相对史诗《格萨尔》篇幅有所减少外,小说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也有着独特的视角。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反映了在当代文化环境下的阿来对神魔和女性形象的认识。小说虽不能展示复杂的人物心理和宏大的战争场景,但诗史中的主要情节已经很完整,几个主要人物也形象个性鲜明。  相似文献   

15.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大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1部历史剧,剧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价值。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性体现在他运用多种技巧塑造了多个个性的角色,他把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进行加工。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如康斯丹丝、凯瑟琳、玛格莉特进行分析,以探讨莎士比亚的女性观和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李杰 《现代妇女》2010,(9):47-51
刘义庆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在重述魏晋士人的同时,记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目前论及者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材料取舍的差异和阐述观点的需要等原因对女性形象的数目统计存在诸多误差和不足。纵观《世说新语》36门1130则故事,经全面统计整理,《世说新语》记述女性形象的准确条目为131则,女性人物共360人,且重点描述了56位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的《坚硬如水》和余华的《兄弟》都是以文革为背景,两者均描述了在那个荒诞不经的年代,人物肆无忌惮的狂欢。阎连科笔下的狂欢化书写是表明了主流话语沦落下人物理性的缺失;而余华的狂欢化书写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显示了作者对人物生存境遇的关照和对人物生存意义的探寻。  相似文献   

18.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文中描绘了三十几位女性形象。本文以娜塔莎和海伦两个迥然不同的贵族妇女形象为典型范例,从她们对待爱情及两性关系的态度、家庭社会责任等方面,论述托尔斯泰笔下女性形象的最终宿命,借此来审视托尔斯泰女性观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是非常有价值的一套出土文献资料,内容丰富。其中第四卷中有《妄稽》篇一文,篇幅较长、叙述内容较为完整,其中更是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妄稽和虞士两个思想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文中的对话、动作等描写能传递出人物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而反映与女性相关的教育情况。通过分析《妄稽》篇中虞士这个女性形象,来谈论关于古代女子思想观念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花妖狐媚的形象,女性形象大多兰心惠质,而男性则多以刚毅伟岸形象示人。在为数不多的男鬼形象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当属王六郎。王六郎知恩图报,有情有义,待人真诚。他虽为鬼,却食人间烟火;他虽为神,却知体恤百姓。蒲松龄塑造王六郎这个形象讽刺了现实社会人世的丑陋,表达对友情的赞颂和渴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