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读过贵刊题为《“老五届”大学生人材价值探讨》(载1980年第4期)和上海解放日报《报刊文摘》(1980.8.5头版头条)所登的这篇文章的详细摘要,心潮久久不能平静。无疑,这是一篇在报刊上公开谈“老五届”人材价值问题的第一篇文章。作为“老五届”大学生中的一员,我认为,这篇文章道出了我们心里的话,它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共鸣。因此,我向贵刊表示感谢,并请代向作者致意。这篇文章对“老五届”这一代人成长过程中各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因素,对他们的秉性、长处和缺点以及他们应当肩负的责任等所作的回顾和分析,真是再透彻不过的了。它令人信服地说明,在这几届大学生中确有一大批人材,有一批“百里  相似文献   

2.
纪念保加利亚立国1300年,回顾历史,保加利亚人民虽然遭受过悲惨的命运,但是不仅保卫住自由,而且保持着本民族创造的个性、民族的特点。长达许多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文化压迫,并没有使她失去自己的面貌,人民坚持和维护了自己的精神特征。当时有一批杰出的人物,他们既是革命家,又是诗人。他们的充沛的精力和才能贯穿着保加利亚复兴时期。他们的口号是“诗歌和号角”。他们都是革命的宣传家,对祖国同胞具有极大影响力,他们的热情洋溢的语言是“点燃人们心灵之火”。这些人中有拉科夫斯基、卡拉维洛夫等,还有最伟大的巨匠鲍特夫。当西欧的诗歌正处于象征  相似文献   

3.
王威孚  王智 《学术交流》2004,7(1):120-125
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二者分别有其自身的内涵,它们的提出与实施并不完全同步,但最终被作为一个总体战略付诸实施。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是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选择。这一思想在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后来“由扬而抑”,渐被偏离,文化革命更被导入“文化大革命”的歧途。尽管技术革命与文化革命的思想曾经被误读,但因此所获得的历史经验却为1978年后的“自抑又扬”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文化哲学视野中的中、日神话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话是民族精神最集中、最本色的闪光 ,是民族文化最悠久古老、最顽强健壮的生命之根。“氏族社会的各种宗教行为和神话都不是真正个人的东西 ,他们实际上是某种集体意识的表现。”1 因此 ,要认识和剖析一个民族以及这个民族文化的真正本性 ,神话是关键命脉所在。  中国和日本 ,作为隔海相邻的两个东亚民族 ,在其文化的史前时期 ,都曾经产生过丰富而美丽的神话 ,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中日神话各有其形成的本源 ,无论在内含气质或外观形态上 ,两者皆不尽相同。中国神话庄严而含蓄 ,洋溢着人与神斗争的色彩 ;日本神话勇武而外露 ,显示着…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妇女解放的现实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妇女解放的标准问题,理论界有过许多次论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曾经把“妇女走上社会”、“生产力发达”、“男女平等”等确立为妇女解放的现实标准,同时,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妇女解放的最终标准。这些观点都从不同角度说出了一定的道理,有其特定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独身并不是现代社会所特有的,独身之所以被很郑重其事地提出来作为一个问题或社会现象来研究,是因为在研究者看来独身这一个人生存方式有悖于人类的“共生”生存方式,改变了个人的行为方式,改变了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形态。但是独身究竟会给社会带来何种影响呢? 一、独身会不会带来对社会具有灾难性的结局? 在发展中国家研究社会学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大展“拿来主义”之长。在独身作为一种“浪潮”出现于西方世界之初,确也有过一番“研究”,因为这毕竟与人们的常识不相一致。日常  相似文献   

7.
尹洪禄 《社会工作》2010,(15):32-33
一、引言 人,通过文化来实现自我;文化,是人们生活的工具。因为文化不同,人们的生活相异,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生活行为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别。同时,处于不同文化之中的人又在不断地型塑和完善着其所处的文化。文化是有差异的,不同的文化有效率高低之分,但却不能说这是先进与落后之别。当我们走出书斋,走向田野,当我们进入行动者的文化中去体会,我们会发现,“野蛮人”的社会秩序是和谐的,他们的文化同样是美的。  相似文献   

8.
“地之子”的自我形象与“乡下人”心态 ,是生活和创作于 1 930年代“文化古城”时期北平的一批诗人作家们的一种特殊文化心态。这种心态反映了他们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文化选择、向往“自然”、“原始”美的审美趣味 ,以及坚守纯文学立场的文学信仰等多方面思想内涵 ;同时 ,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文化古城”时期北平独特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对世界市场的开拓,西方文化也渗透到东方每一个国度。东方文化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中西文化的接触虽古已有之,但由接触而呈冲突却是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的情形。近代中国遂成为中西文化之争的战场。文化间的冲突,若处于社会变革的大时代里,往往不限于纯文化的性质,而带有深刻的政治背景。近代的中西文化矛盾,是一个落后于时势的文明古国与生气勃勃的外部世界的矛盾在观念形态中的再现。于是,中西文化之争成为中国人寻找民族振兴之途的同步进程,而每一代苦苦思索的爱国之士,都以解决民族文化中这一骤然出现的不平衡,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由于人们在各自的时代中所获得的启示不同,他们在这方面的志向和努力便呈现出相互区别又彼此衔接的三大历史阶段。大致说来,从鸦片战争开始到辛亥革命失败,是致力于中西文化互相调和的时期;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到三十年代前叶,是致力于中西文化互相批判的时期,从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到新中国成立,是致力于中西文化互相融合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衣村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和反击国民党军事“围剿”的同时,还领导以上海为中心的国统区革命文化工作者,开展左翼文化运动,反击国民党文化“围剿”。对此,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十年内战时期,“有两种反革命的‘围剿’: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也有两种革命深入:农村革命深入和文化革命深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左翼文化运动,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学会会长 金冲及 :六十年前 ,亲身经历辛亥革命的早期中国同盟会会员林伯渠同志 ,曾经感慨地说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生活的青年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 ,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林老这些话说得十分中肯。如果说“这并不足怪” ,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 :辛亥革命这样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 ,并没有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人们的注意力首先集中在这一点上 ,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孙中山先生在临终前强调的也…  相似文献   

12.
去年的这个时候,青岛各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刚刚离校,对他们来说,离情别绪并没有得到好好演绎的机会,因为非典的缘故,几所高校的那个夏天实行了时间长短不一的“封校”,尽管到了最后已经宣告无事,但每年例行的离别大戏到了他们这一届都多少遭到了精简处理而且,03届本科生还是实行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毕业生,他们同年遭遇了供求关系操纵下的一次求职风波时间匆匆,很快就到了他们的毕业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年是段小小的历史,但因为是他们由稚嫩投向复杂的第一年,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味,是个关口、站在这关口,很多人已开始犯形形色色的“痒痒症”.并在“解痒”的过程中长大站在这关口回望以及向前展望,这段小小的历史可能会深深地影响到此后长长的职业生涯甚至一生。  相似文献   

13.
1911年我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辛亥革命”,至今已七十周年了。这次革命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却有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黑龙江是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省分,发端于中原地区的这次革命在这里也同样有强烈的反响。考察 “辛亥革命”时期黑龙江的历史,不论对我们了解这一阶段黑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还是对研究我国整个“辛亥革命”的历史,都是很有意义的。一 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世界列强,对我国加紧了侵略。由于腐朽的清政府实行对外国帝国主义屈膝投降和对国内人民…  相似文献   

14.
“思想的闪电一旦真正射入这块没有触动过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中国的改革史使人们认识到在今天的中国,唯有“思想的闪电”——中国文化重建,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中国才有希望。那么,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在中国的这次文化运动中,将会被人们放到什么样的位置上呢?一、文化与中国文化重建之规定给文化确切的定义是非常难的,博扼斯讲过:“纯人文地理的、经济的或其他方面的形式主义方法,似乎也只描绘出一些被扭曲的图画”。但这种艰难性并不意味着我们无从把握文化这个概念,“文化”绝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文化表现在各种各样特定的文化上,也就是说表现在一些主要的人类群体的特殊生活方式上。某一种文化和一般文化相比较,它包括一个群体的人们所使用的行为、思想感情和交流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5.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和平",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曾经有过"神圣休战"的协定.即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正在战争中的国家将为了奥运会而停止战争。然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却因为战争而停办过三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原拟在1916、1940、1944年举办的三届奥运会成了空白,人们把这几年称为奥林匹克运动史上最黑暗的年代。  相似文献   

16.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的极为重要的发展时期。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特有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国民性的精神之升华,是我们时代精神之显现,是一种具有强大活力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生命哲学。延安精神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历史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是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也是我们抑制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战略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17.
五四时期出现的很多重要作家,如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郭沫若、成仿吾、陶晶孙、谢六逸等,都曾经留学日本,可以说是五四时期重要的有留学生经历的背景的作家。由于较长期地留学日本,所以日本文化与文学自然而然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同样,不论是作为“弱国子民”的留学生还是作为回国后声名卓著的作家学者,他们对日本的文化、文学亦会抱有相应的、虽然存在个性差异但却在总体上显示出时代性和群体性特征的态度,也即五四时期留日作家群总体的日本文化、文学观和接受态度。  相似文献   

18.
一向被视为神圣殿堂的大学,也被世俗所同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学位的价值开始世俗化了,因此便有了“学位与‘学伪”’的关系。学位是什么?为什么如今人人都拼命考试奔学位,即使是拿了自己不感兴趣的,甚至是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关的学位也乐此不疲,个中原因人人明晓,因为学位是找到好工作的凭证,是获得社会流动的资本,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君不见某老总或某局长之类达官显贵,其名片上除了印有各种头衔之外,还要特意标上一个“博士”、‘顺士”的学衔,让人们认为他们既富有,又有学问,这批人在社会上真是领尽风骚。于是有人句仙过…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来尝试创造一种全球文化的时期正在结束。世界正从设计创造单一文化的历史时期转向多种文化或“文化区域”竞存的时期。“文化”的范围要比“国家”更广。通常由人类学家使用的“文化区域”概念,对理解今天的现实至关重要,因为今天人们生活在各种文化群体(或称“文化区域”)重新显得重要的世界中。美国和加拿大就是这样的区域之一。文化区域的观点,使作为一种独特单元的“西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曾经是个“拉车前进的好身手”,后来却堕落成革命的叛徒。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需要,任意褒贬历史人物。他们硬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中的尊孔派”、“混入党内的同路人”,一笔抹煞了他的历史功绩。谁要是不同意他们的说法,就给谁扣上替陈独秀“翻案”、为叛徒“唱颂歌”的帽子。关于陈独秀的评价问题从此成为森严的禁区。 我认为,不能因为陈独秀后半生的罪过否定他前半生的历史功绩。否则,不仅违背实事求是的精神,而且无法科学地阐明五四时期的历史面貌。一 陈独秀是五四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和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