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瑜 《当代老年》2009,(2):24-25
同治十一年(1872)二月,曾国藩病死,李鸿章曾作联挽他,说: 师亨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相似文献   

2.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参与了晚清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活动,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主持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因此背负了不少骂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李鸿章具有卓越的才能,在戊戌洋务时期就有很明显的体现。事实上李鸿章的很多行为都是代表国家的,近两年史学界也在为他翻案和平反,因为李鸿章已经在尽最大的可能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3.
雷颐 《当代老年》2009,(8):26-27
在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最有争议的人物。在大清国摇摇欲坠之际,李鸿章如同一个裱糊匠,竭尽全力东补西糊,虽一时弄个里烂而外光,但是一旦遇上暴风骤雨,也是束手无策。后人,也恰恰从这个角度,或认为李鸿章是个大卖国贼,每逢中国与外国战败,都是由他主持和局,赔款割地道歉;  相似文献   

4.
刘诚龙 《当代老年》2014,(12):31-31
张之洞在两江总督任上,想搞一个形象工程,经营南京城市,搞马路扩改,这是好事。然而,规划好做钱难筹。张之洞筹了大笔钱,仍有20万两银子缺口。如何补缺?张之洞的办法相当前卫:到银行里去查账。结果查到了李鸿章在南京某一钱庄里,存了20万两银子。李鸿章在京城做官,将钱存到南京来,是什么意思?巨额财产来源实在是不明。  相似文献   

5.
王龙 《中外书摘》2008,(11):59-60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同时起跑。怀着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  相似文献   

6.
袁世凯另找靠山 甲午战争爆发前,袁世凯在朝鲜做知事无可为,随后便托辞返回国内。回津之后,李鸿章以袁世凯人才可用,委派他办理前敌营务,但袁世凯并不想从事后勤工作,因而在工作之余又背着李鸿章在京中托人找关系,另谋出路。  相似文献   

7.
文戈 《当代老年》2007,(11):24-24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穿透力极强的新射线,并定名为X射线,它打开了一扇通向身体内部“宫殿”的窗户。李鸿章在他的环球访问中有幸在德国拍摄了X光片,亲眼看到了留在左眼脸颊下的子弹,也因此成为中国拍X光片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不"换防"的老太太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1801-1855),是个心地善良的司法官,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诗人. 他这个司法官可不是县衙里的"无公道",而是京城里刑部的执法官,曾任主管广西、奉天、山西的司员,当过提牢厅和秋审处的主管,掌管着犯人的生杀大权,还亲自管理过两个监狱.人们一再称颂他的善良和清廉.  相似文献   

9.
胡正强 《老年世界》2014,(24):10-12
生前,翁同龢与李鸿章一起被人作诗嘲讽:“相国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据说,甲午海战失败后,慈禧太后令翁同龢急赴天津询问对策。李鸿章见翁后怒目相视:“翁师傅总理度支,平时请款辄驳诘,临时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翁说:“计臣以撙节为尽职。事诚急,何不复请?”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晚清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世人多尊称其为李中堂,或以其籍贯称李合肥。杂碎——动物的内脏,有时特指煮熟切碎的牛羊猪等家畜的内脏。怎么?这道菜是用李鸿章的内脏做成的吗?不是的,没有那么邪乎怪哉,这就是道菜肴,一道以人传名的大烩菜。一据传,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派李鸿章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然后出使美国。李鸿章的到访,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11.
正跑死了3匹马后,他作出一个决定。19世纪30年代,电报渐渐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1839年,也就是鸦片战争前夕,首条真正投入使用营运的电报线路在英国出现。列强的火炮轰开国门后,清朝不少王公贵族仍然没有意识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坚持认为电线会破坏京城的风水。1877年10月,国内首条自主建设的电报线路完工,这项工作是福建巡抚丁日昌主持的。那时候京津之地仍然没有中国自己架设的电报线路。朝中守旧势力习惯了旧有的驿站传递方式,列强  相似文献   

12.
阳光 《当代老年》2008,(1):32-33
今年52岁的王达是山东烟台市人。年轻时,他因擅长做思想工作,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当政工干事。由于他工作出色、积极肯干,1989年,他获得了政工师的职称,并在多个部门担任主要领导职务。1992年,机遇又垂青于他,他被升职为公司总经理。  相似文献   

13.
"外须和戎,内须变法"是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其主导思想是争取和局。就外交实践而言,他彻底败了,但就思想本身来说,李鸿章的和局思想是他的洋务自强思想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积极性,不应随着外交实践的失败而一同抛弃。因为政治外交相为表里,李鸿章外交失败首先是中国内政不修,而后才是他个人的失误。  相似文献   

14.
1896年。李鸿章一行访问到费城。当局格外巴结。说中国的贵人喜欢坐轿.于是。在李参观工厂或名胜时。就不用马车了。专门搞了一顶豪华轿子让李鸿章坐。不巧的是抬轿的四个人全是爱尔兰人。他们听李鸿章  相似文献   

15.
80后的服务对象小周(化名),却有着“七进宫”的记录。年迈的父亲对他已经彻底失望了。出戒毒所那天,是社工冒着酷暑,接他回家。回归社区后,小周一时找不到工作,生活艰难。社工及时为他申请低保和临时补助,暂时缓解了他的经济困难。同时,社工督促小周积极寻找工作,靠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  相似文献   

16.
说起晚清重臣,绕不开曾国藩和李鸿章二人。曾国藩是满清命运的挽救者,而李鸿章则是晚清命运的支持者。在内忧外患之下,他们苦撑晚清危局,开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历史进程,是维系清廷苟延残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17.
老歌 《女性天地》2007,(1):22-24
一场飞来车祸夺走了副厂长的生命,两个自称是他妻子的女人同时出现。并各有一个女儿。她俩都为死者嚎啕大哭,悲痛欲绝,随后便为获得死者的巨额赔偿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8.
《金色年华》2010,(9):42-43
编辑老师:你好!我是个不光彩的“第三者”。我今年27岁了,他比我年长17岁,他无论工作还是做事都很细心,且人上进、积极,和他在一起一年多了,他是那种即便知道我对他撒了谎也不会拆穿我的人。  相似文献   

19.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前进行了许多外交活动来阻止战争的爆发,都未能如愿。高升号事件给了他"以夷制夷"的好机会。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李鸿章并没能阻止战争的爆发,其外交政策归于失败。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时期是中国社会剧烈变革时期,妇女解放运动问题也是热点之一。陈望道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语言学家。他在“五四”时期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思想。他关注妇女解放问题,既有客观背景,也有主观因素。他主办进步刊物。论述了妇女解放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提出了妇女解放的具体作法,为推动妇女解放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陈望道是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运动的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