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末,文学研究在西方学术体制中被逐渐边缘化,哈罗德.布鲁姆、希利斯.米勒等美国学者也悲观地认为文学已经走向灭亡,而文学理论正是导致文学式微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当代批评理论的问题在于远离普通读者,热衷于艰深抽象的术语概念,对文学进行对象化,忽视文学阅读的情感体验,是对文学本质的忽视。而与此同时,无论是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乔治.布莱还是读者反应理论批评家大卫.布莱希,甚至是萨义德,都强调文学文本的独特性,文学阅读经验的重要性,以及文学批评的主体性。近年来,美国教育界也在文学教育中尝试对阅读体验与情感的重视;尽管困难重重,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贾国宝 《兰州学刊》2010,(6):179-181
文章根据"刺激—回应"的理论模式,解析张爱玲的乱世创伤的缘由,以及这一乱世创伤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具体影响与表现。认为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弥漫着郁郁苍苍的乱世之感,这种乱世之感主要来自于作家切实的战争体验所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刺激和精神创伤,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一创伤记忆的展现。具体表现在:一是两种截然迥异的文学风格即沉重与闲适;二是通过对婚姻和家的渴求的热衷,刻画市民阶层的精神惶恐。  相似文献   

3.
莫言和李安的获奖事实说明,强调经典文学的审美价值必须重视文学作品在当代的传播形式与接受程度,读者的审美经验不仅来自印刷品阅读,也来自影视作品观赏.优秀的电影、电视产品是对文学作品的进一步阐释,不同的媒介艺术形式能调动不同受众的参与,有助于发现更深刻、更广泛、可被更多受众接受的审美价值.由于以编剧、导演为代表的文化产品生产者会对文学作品进行一种“再生产”式阅读,所以,影视作品的部分观众会被转化成读者,这些读者的反馈将进一步推进影视产品和文学作品的创作,文学的审美价值将在这个“滚雪球”的过程中不断最大化.文学作品和文化产品在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交叉与重叠关系将形成五种价值:共通的文学审美价值、原料价值、文化审美价值、娱乐价值以及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4.
凡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这是有一定欣赏能力的读者都能体验得到的,也是古今中外大多数批评家承认的事实。工作之余,我们为什么需要阅读文学作品呢?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愉悦。这种愉悦,不同于生理上的满足,而是一种更高级的精神享受。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追求往往是不甚自由的,而文学作品却为人创造了一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艺术世界。在这个虚幻的世界中游  相似文献   

5.
体验经济时代下,书籍读者在阅读载体与阅读方式上较以往有了更多的选择,希望能同时得到多样的感官体验。因此,创作出适应现代读者阅读新需求的图书,强调互动形态的书籍装帧设计给读者带来多元化的感官体验,是当代书籍装帧创作新观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南方论刊》2013,(Z1):80-81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标准化阅读教学是对学生阅读权利的剥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对学生阅读权利的尊重。保证阅读活动的整个过程属于学生,给学生真正的读者身份,在于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激活学生的相似积累,创设自由的交流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构建意义,甚至创造意义,学生的阅读兴趣才会得到激发,语文素养才会得到全面的提高,才能体现出阅读教学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7.
易图强 《云梦学刊》2013,34(2):112-116
从1978年春天到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名著畅销全国,原因有三:"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化专制主义和图书出版传播的禁锢政策导致严重"书荒",国民的精神极度饥渴,亟需进补精神食粮;出版发行部门解放思想,实施出书政策上的拨乱反正,并密切合作,使一批被贬为"毒草"的文学书得以迅速重印、发行;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非常适合各层次读者阅读,其中的名著更是历史长河沉淀的美酒佳酿,历久弥香,国民喜爱文学名著。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 ,文学语言的表达 ,往往是不确定的 ,它不象逻辑语言那么严密周全 ,或不需要那么确定 ,否则也就不成其为文学语言了。于是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就常常读到一些表达模糊的语句或突然中断了的文字。文学作品中语言表达的这种模糊与不确定性 ,我们称之为文本空白与未定点。这种空白与未定点 ,在文学作品中始终是存在着的 ,而且在现代派作家笔下又得到特别突出的强调。作为一种文学现象 ,我们有必要对它在读者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研究和探讨。根据人类的认知规律 ,我们把文本的空白与未定点刺激读者的反应划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  相似文献   

9.
缺乏阅读的基本动力是当前中学生阅读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就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发动学生阅读的内动力做了一些初浅的探索。关注阅读动力,就是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进而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使学生由好奇而进展到主动自觉批判性地阅读,最终成为一个自觉的终身阅读者,在阅读中获得文学与人生的修养,使阅读成为不仅现在而且终生之需要。  相似文献   

10.
论基于文学改编的电影对英美文学教学的辅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永芳 《云梦学刊》2010,31(5):144-148
英美文学是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形势。基于文学改编电影的即时性及其声光效果能够加强学生与文本原著的互动,通过对文本和电影的双重"阅读",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启发学生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优秀的文学改编电影应用于现代英美文学教学中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1.
张曙光 《船山学刊》2012,(1):145-148
明清时期的评点家在对小说、戏剧等叙事作品的评点中不同程度地描述了阅读共鸣现象。在当代文论话语观照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评点家所揭示的阅读共鸣现象及其特征:作为读者审美经验中的高峰体验,阅读共鸣要经历一个"耐"、"止"、"思"的情绪酝酿与动力蓄势过程;阅读共鸣的发生体现了文本内在的意义要求,读者往往会在阅读共鸣中领悟到某种人生哲理和生命意义。深入分析评点家对阅读共鸣及其发生机制的评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评点所蕴含的丰富的阅读理论。  相似文献   

12.
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文学研究中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它把读者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方法的变革起了重要作用。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资产阶级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方法变革的产物。接受美学目前正处于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其内容十分广泛。接受美学认为:(一)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的全部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有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二)在实际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读者影响作家的创作并推动文学创作,是促进文学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三)文学接受的全过程,包括接受与影响两个方面,因此,接受美学往往又被称为接受——影响美学。(四)文学作品的接受活动区可分为社会接受和个人接受两种形态。(五)任何一个人都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艺术素养、个人气质来感受、体验。解释和理解一部作品。  相似文献   

13.
多模态理论是一种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研究方法,它在多个学科都有着广泛的运用.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学语篇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各种文学作品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模态文本,多模态的甚至包含影音的文学作品已经在网络文学中有所体现,作为文学作品的欣赏者--读者,也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像网络游戏高手一样,徜徉在这种全新的文学语篇中.因此,作为文学评论家,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运用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摆脱传统文学批评的束缚,寻求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疼痛影响着很多人的健康与生活,最近有研究显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分享阅读法,可以缓解疼痛。分享阅读法是一种互动阅读体验,小团体聚集在一起阅读短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通过文学作品唤起生活的记忆。研究人员称,分享阅读法可能是比认知行为治疗(CBT)更有效的缓解慢性疼痛的方法。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阅读、文学和社会研  相似文献   

15.
李国德 《阴山学刊》2013,(6):103-105
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的"外国文学史"教学模式忽视了对学生阅读文本的要求,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就成了当务之急。传统的教学对诗歌、戏剧、小说等不同体裁作品都采取同一个模式,应从不同的文学体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入手,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能力与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期以来,接受美学是世界上文学方法论研究中被讨论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它赋予读者以中心地位,强调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接受过程,即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经验。文本只有在被阅读时才会被唤醒生命,而唤回的生命并不是原来的生命。作品的意义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学阐释是一种理解或领会的艺术,积极的理解过程是创造意义的审美体验。对一部过去作品的理解就是今昔对话,以达到今昔审美经验的融合。不管是康士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还是穆卡洛夫斯基、英伽登和伽达默尔,他们的理论常能见出康德美学或黑格尔美学的影响;而理论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也常是二者之间的矛盾,即注重文学表达与注重文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美学所倡导的范式转换具有颠覆性意义,然而它的不少见解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兑现。只注重读者经验的方法,往往会过于简化审美客体。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结合学习日志的教学模式对促进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日志的方式对促进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是有效的,学习日志是一个师生间沟通交流的有用工具,能够鼓励学生去反思所学到的知识,提高课内外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学习日志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主性,也是一个鼓励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日本"返迁体验文学"是日本昭和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由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而引发的国家崩溃、故乡丧失、无国界漂流感成为日本"返迁体验文学"的主题.而大连的日本"返迁体验文学"则体现出了更多的特殊性,松下满连子的<再见·大连>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透过大连的日本"返迁体验文学",不仅能清晰地看到多民族共同生存的都市空间中,战败后日本人的心理变化和内心纠葛,也能更深入地揭示日本人对战争的重新认识和深刻反省.  相似文献   

19.
罗靖  张倩 《船山学刊》2004,(4):131-134
在文学艺术中,美蕴含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中,体现为情感的有效物态化;因而作品美是创作主体情感力量的形式化,文学解读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审美的精神超越。故从美学的视角来观照文学作品,确立文学作品的文化审美品格,意味着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文学作品,充分地看到它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20.
法国思想家乔治·巴塔耶把文学创作看作是实践其哲学理论的一种手段。在提出了"多余"观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论证之后,巴塔耶还尝试借助文学手段来拓展生命的"多余"体验。我们将在本文中讨论在巴塔耶眼里,文学虚构的意义和功能,以及巴塔耶文学创作的风格与"多余"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