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象剖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高等教育收费并轨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也不断增大。在重视贫困大学生物质贫困的同时,应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注意满足贫困大学生的精神需要。在精神上帮助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高校在正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的基础上应采取普及心理知识、加强心理咨询、深化心理研究、提供救助等措施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论贫困大学生伦理救助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救助.其中伦理救助是对贫困大学生救助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与物质救助、心理救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伦理救助,是符合构建和谐社会之需要,符合道义论之原则,体现人人平等的伦理思想,等等.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伦理救助,需要建立公平、公正的伦理制度,实现救助的人文关怀,实现贫困大学生的"内源"发展等多种对策.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的救助应是全方位的,经济救助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问题,必须加大对他们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精神救助,才能使其真正"脱贫"。精神救助的具体途径是: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平台,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优化校园环境,陶冶他们的情操;鼓励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综合素质;认真塑造典型,为他们树立精神楷模,等。  相似文献   

4.
资产建设在贫困救助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缓解贫困,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是世界各国反贫困政策的核心议题。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方法,在全面整理世界各个国家扶贫道路的基础上,从中国贫困人口的现状入手,将"资产建设"这个社会政策的新概念与中国的贫困救助联系起来,在贫困救助方面,试图通过运用"资产建设"这个新概念来完善贫困救助制度,希望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如何缓解贫困,帮助穷人摆脱贫困是世界各国反贫困政策的核心议题.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方法,在全面整理世界各个国家扶贫道路的基础上,从中国贫困人口的现状入手,将"资产建设"这个社会政策的新概念与中国的贫困救助联系起来,在贫困救助方面,试图通过运用"资产建设"这个新概念来完善贫困救助制度,希望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提高贫困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方面,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文中提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一是应当以人为本,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二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方式的创新和可操作性研究;三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实施精神救助;四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五是采取措施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提高贫困大学生健康状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方面,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重要内容.文中提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一是应当以人为本,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二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物质资助方式的创新和可操作性研究;三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实施精神救助;四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五是采取措施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就业援助和激励是政府对弱势群体就业实行专项援助和激发鼓励的社会政策或制度安排.促进有劳动能力的穷人就业历来是贫困救助的基本方案;引入和推进工作福利制是当代贫困救助制度体系改革的重点.在我国现行的贫困救助制度体系中,因就业激励和援助制度缺失,有劳动能力者依靠生活救助的现象突出.面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建立生存保障与就业激励有效衔接机制,为其劳动就业给予必要的手段、机会和能力性援助,应是我国贫困救助制度优化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9.
贫困研究存在经济视角、能力视角和社会视角,它们分别关注经济贫困、能力贫困与社会排斥,与此相适应,贫困治理也经历了一个范式转变的过程:在治理主体上,从民间慈善为主到以政府救助为主,进而到政府、企业界、民间组织共同治理贫困;在治理方式上,从救助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进而到参与式扶贫;在治理目标上,从强调改善经济贫困,到强调克服能力贫困,进而到强调缓解社会排斥.贫困治理范式的演变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精准扶贫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基于收入贫困的收入扶持救助政策面临瞄准偏差、社会对立、污名效应、贫困陷阱等实践困境。基于资产贫困的"资产拓展"救助政策在我国既有可行性,又有促进农村贫困人口收入稳定、资产积累以及技能的专门化与专业化等潜在优势。财产性收入对居民收入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占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总收入比重偏低,财产性收入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不显著,尤其是对贫困率较高的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为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且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社会救助扶贫政策应进行转型,以资产拓展为调整方向,拓展资产收益项目,建立参与式资产管理制度,开展监测评估,让农村贫困人口成为有资产者。  相似文献   

11.
发达国家的反贫困实践表明,贫困会代代相传,由于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相互关联,因而社会福利政策应根据个人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干预。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中国社会福利制度进一步完善,在反贫困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从上游干预、消除儿童贫困未得到充分重视,对农村就业年龄人群的人力资本投资基本空白,对贫困老龄人口的救助力度不够且形式单一。因此,应基于生命周期的视角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反贫困的新模式,主要是从下游救助向上游救助转变,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其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都有社会保障可依,从而从根本上预防与消除贫困。  相似文献   

12.
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王思斌 《文史哲》2007,(1):121-126
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中国的社会救助制度取得了新的进展。具体表现为城市贫困救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和流动人口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但同时,城乡社会救助的任务也越来越突出,而与社会救助相关的财政支付制度、政策实施系统以及救助对象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社会救助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3.
邓锁 《社会科学》2020,(11):83-91
我国反贫困战略将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向缓解相对贫困,这要求我们必须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脆弱人群生命历程的贫困风险,强化动态性贫困治理。资产建设的政策理念对此有积极启示。资产建设具有制度性、发展性及终身性的政策内涵,有助于形成包容性、跨越生命历程的社会保护。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极大形塑了个体与家庭的生命历程特征,资产拥有日益成为累积性贫困分化的重要影响机制。在中国制度文化背景下,资产建设的发展一方面应关注政策实践的文化敏感性;另一方面还应强调救助保护与资产发展的整合,通过创新性政策设计强化反贫困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及其贫困者,以什么样的法律理念来支撑社会救助制度设计的大厦,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从系统论的视角看,中国现有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的不平衡性,无论是法律制度层面,还是政策制度层面,甚至是法律理念层面,都有一个进一步进行整体性建构的重要任务.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理念首先是生存权和发展权的权利保障,社会贫困群体及其个体需要从国家和社会两个层面获得救助,因此,国家义务和社会义务在社会救助中的功能将被凸现出来.现代社会的贫困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现象,而且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政治和社会现象,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社会救助制度的终极目标是运用消极性和积极性的救助制度和机制,达到减少社会贫困、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冲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转型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剧宇宏 《学术论坛》2012,35(3):86-90
社会救助制度是人类为因应贫困风险而进行的制度设计。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贫困问题,社会因素是主要原因。因此,我们社会救助制度的设计,应着眼于社会救助程序、管理体制和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依据宪法蕴含的关于教育是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教育救助既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贫困代际转移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教育救助政策存在设计缺陷,在执行过程中易产生偏差。只有合宪性保障举措,才能确保教育救助作为宪政权利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据此,有必要从教育救助的制度体系、救助资金渠道、救助模式多元化入手,促进教育救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以深圳市、长沙市、贵阳市的试点地区为例,考察目前专业社会工作介入贫困救助领域中取得的成效以及实践中的制约因素可以发现:自“试点”以来,社会工作介入贫困救助领域已初见成效,社会工作“叠加式”救助服务和“嵌入式”救助服务相结合的贫困救助体系使以往的“消极性贫困救助”逐渐转变为“积极性贫困救助”,发挥着积极的“助人自助”式的预防、复原和发展功能;社会工作在贫困救助领域中的功能的有效发挥受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化程度、政府的投入力度、社会认同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贫困具有区域性,不同地区、城镇之间的贫困状况及反贫困策略差异较大。研究发现:各个地区制定救助标准的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其所界定的贫困,部分属于绝对贫困的范畴,部分属于相对贫困的范畴;中国城镇救助标准的高低是与该城镇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密切相关的,呈线性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地方政府依财力确定该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和救助人群规模的嫌疑。反贫困地区差异模式的负面效应表现为:全国城镇贫困状况的准确度量和比较很困难,城镇贫困救助中中央的不作为和中央支持的滥用两者并存,加剧了地区间公民权利的不平等。因此,应确定一个中央给以支持和帮助的全国相对统一的绝对贫困线标准,中央以拨付救助款或转移支付的方式对贫困地区的救助差异进行干预和调整,并坚持下去以逐渐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与社会救助制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贫困阶层的形成过程及规模,回顾了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动因和上海、武汉、重庆三种制度模式的运作情况,研究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范围内消除贫困和促进发展的进程中,儿童贫困问题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拉丁美洲国家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引入了新型社会救助政策,即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项目,这类项目主要瞄准有儿童的贫困家庭,为其提供现金救助,但以受助家庭投资于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等内容为条件,载助金的发放对象以母亲和儿童为主,这种以儿童为中心的设计思路对于缓解拉美国家的儿童贫困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梳理拉美国家贫困儿童救助方面的经验,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并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使我国的贫困儿童能在相关的政策上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