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14,(3):34-35
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的毛里塔尼亚,地处阿拉伯世界和西部非洲的结合部,历史悠久,居民分属若干个不同的部族。毛里塔尼亚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名称,这个名称含有"摩尔人的国家"、"摩尔人的土地"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国家的主要民族是摩尔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5。摩尔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撒哈拉沙漠较为平坦的空旷地带,摩尔人的婚礼自然反映出沙漠上那种特有的粗犷气息,从该国饶有兴味的习俗婚礼仪式也可窥见其五彩缤纷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所得,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基本点出发,试图对"屯堡人"的来源和形成、文化特征存续原因,社会结构,心理特征,经济生活以及现代旅游的切入所引发的文化嬗变作一些探讨。这将有助于我们对"屯堡人"的文化表征及其现代变迁的理解,也有助于我们对"屯堡人"社会特点及其文化意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豫东睢县历史悠久,其得名源于睢水,睢水之名则与以鸟为图腾的夷商族群有关。睢县所在的豫东地区地处夷夏之间,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在此交汇,后来又成为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先商文化、二里岗等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尽管在原史时代考古文化多元,但在商代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东夷构成了豫东地区的主要族群。从地理分布看,二里头文化的东界局限在豫东地区西部,在先商族群来到豫东以后,岳石文化与先商文化构成豫东地区主要考古学文化,岳石文化与先商文化在豫东交错分布,直到二里岗文化期豫东的文化面貌才为之一变,睢县作为商丘市辖县,其文化面貌体现了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广西兴安过山瑶民众盛行讲彩话,尤其是在婚礼仪式上的各个环节都伴随有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的彩话。婚礼彩话是整个婚礼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兴安过山瑶传统民族文化的锦上之花。在兴安瑶族地区,一场仪式齐全的婚礼及寓意吉祥的彩话在成人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也成为当地人评价人生是否完满的一个标准。婚礼彩话在强化过山瑶族群认同感的同时,也成为区隔族群、构建自我与他者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荀春荣 《中华魂》2012,(19):26-28
老实说,《论语》并非我最喜欢的书,也不是我读得最多、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我之所以读它,也不是像当今"国学"大师们所倡导的那样,要从中"找到"什么"人生坐标",更不相信读了它就"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只是因为它是儒家的经典,是对后世文化发展影响巨大的著作。事实上,要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不读《论语》不行,作为一个喜欢古典文化的读书人,不读《论语》不应该。我们这一代人所处的时代以及我们所受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婚礼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被社会承认的仪式。由于地域的不同,婚礼仪式也有所差异。位居河南东北部的濮阳一带的婚礼独具特色,一般要经过婚前准备、迎娶、哭嫁、返程、请新娘、拜堂、入洞房、坐帐、闹洞房、吃席、送汤、回门等一系列过程,从濮阳婚姻习俗中,我们便可领略到中原一带独特的婚俗文化。  相似文献   

7.
唐珍 《社区》2010,(36):29-30
随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对现代人来说,无论出席亲友的婚礼,还是喝小孩子的满月酒,送红包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近日,智联招聘网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今年的十一长假期间,近五成上班族出席了婚礼或"满月酒席",而送出的红包让六成人感到有经济压力。礼金10年涨了10倍"与10年前相比,随礼的标准涨了将近10倍。"据河南婚庆业人士王先生估算,十一黄金周期间,仅郑州一地礼金往来就超过3亿元。  相似文献   

8.
文章透过婚礼、出生礼、贺新房等仪式所彰显的象征意义探析了"百姓人"传统家屋的空间及其象征意义,通过家屋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发生的变迁的论述,探讨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9.
婚礼是男女双方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被社会承认的仪式.由于地域的不同,婚礼仪式也有所差异.位居河南东北部的濮阳一带的婚礼独具特色,一般要经过婚前准备、迎娶、哭嫁、返程、请新娘、拜堂、入洞房、坐帐、闹洞房、吃席、送汤、回门等一系列过程.从濮阳婚姻习俗中,我们便可领略到中原一带独特的婚俗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李保 《百姓生活》2011,(7):35-36
2010年9月8日,在湖南省安化县上龙乡联兴村一户普通的农家,一场隆重而俭朴的婚礼正在举行。婚礼的主角是一对老年夫妇和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胸前佩戴着"新郎"、"新娘"的胸花。喜宴开始时,年轻的新娘和新郎拉着4岁儿子的手,一起跪在老年夫妇面前,磕了3个头。然后,新娘恭敬地向老年夫妇敬酒,饱含深情地说:"妈妈,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您对我的养育之恩。我祝二老身体健康,永远幸福!"老年夫妇眼里闪动着泪花,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相似文献   

11.
百年来,湘西苗族婚姻文化在国家话语的主导下发生了巨大变迁,主要表现在婚姻缔结方式、婚姻仪式与通婚规划等方面.湘西苗族婚姻文化的百年变迁,折射出国家与民族社会互动的一个重要特征:一方面,围绕着国家现代化这一宏伟目标,国家阶段性地调整文化策略,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不断地对民族文化实施"有计划的变迁";另一方面.面对国家话语自...  相似文献   

12.
我国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调,引发了未来将有多少"光棍"的争论。通过对婚姻挤压的多角度分析,可得结论:"光棍"的定义易引起混淆;婚配性别比失调导致的适婚男性过剩不能同"光棍"划等号,对统计数字容易出现认识偏差;适婚男性过剩的原因,是以性别比为基础、综合了社会经济因素的结果;在贫困地区出现"光棍村"的现象,是大范围内婚姻挤压层层传递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贺郎歌是流行于广西桂林兴安县城乡,人们祝贺新郎娶亲并大闹洞房时咏唱的民间歌谣,是一种集文学、歌、舞、表演、礼仪于一体的综合型艺术。贺郎仪式分"贺郎"、"移花"、"送郎"三大部分,各个部分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充分展示了桂北地区的婚俗礼仪、歌唱习俗以及民俗文化与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彝族“哭嫁”是抢婚遗留下来的婚姻习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男权为中心的妇女的血泪史。但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哭嫁”早已褪却了最初对不合理婚姻控诉的悲叹意义,而是作为一种婚礼仪式表现出新娘在人生转折时期的复杂心理状态。而现代的“哭嫁”已获得了艺术的升华,成为一种表达情意的抒情媒介。  相似文献   

15.
《阿诗玛》是云南省撒尼人民口头流传下来的一部叙事长诗,在长期广泛流传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版本。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专门有人收集了这些不同的版本,经过整理后写成定本。从1960年出的定本当中,虽然渗入了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的内容,但是本文认为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中发现彝族婚俗中的基本形式:自由婚恋与抢婚制度并存的婚姻礼俗。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北齐《贾进墓志》,记载了墓主的籍贯、先祖、仕履、性情和卒葬地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通过对墓志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墓志中存在不少疑难问题,如冒袭先祖以抬高身世;"尔朱雕阳王"史无记载,可能有误;贾进官职从"郎中令"跃升"车骑大将军",可能不实。  相似文献   

17.
伊迪丝·沃顿的小说《国家习俗》通过对女主人公安蒂身处物化社会,其婚姻、行为模式均被物化,以至疏离传统而失去归属等叙写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物化社会的批判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眷恋。  相似文献   

18.
在希伯来社会,结婚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达到婚龄,男子大体为16—18岁,女子为12岁以后,一是父母之命。同时结婚也有某些法定或习定的障碍,主要包括一定范围的亲属关系和外邦异族。缔结婚姻需要一定程序,这些程序包括订婚和举行婚礼。订婚需要有口头或书面的契约,同时还往往伴有男方赠送的聘礼。婚礼一般在男家举行,但也可在女家举行,而且比较多见。在希伯来社会的早期,婚礼比较简朴,后来则渐趋热闹铺张。希伯来人的婚姻形态是一夫多妻制,一个成年男子允许同时拥有多位妻妾。离婚不需要特别的理由,只要丈夫不喜欢妻子,就可以出具休书将其休弃。再嫁是允许的、不受非议的,一般也不要求特殊的程序或形式,只是如果丈夫无后的话,该丈夫的寡妻有权利嫁给他的最亲近的族人,以便为亡夫延续香火。  相似文献   

19.
婚姻的充分自由包括结婚的充分自由和离婚的充分自由。根据恩格斯关于婚姻家庭的论断,以历史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1950、1980年颁布的《婚姻法》、200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和2011年《<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认为,建国后,我国婚姻法变迁呈现出以婚姻的充分自由为导向的特征,解释(三)更是恩格斯婚姻家庭论断和婚姻充分自由在现代社会的倡导和实践,是改善妇女地位的催化剂,能促进夫妻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婚姻生活,更好地实现可持续的家庭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