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湖南湘潭5年级小学生张智勇救同学却不被同学所救而死的事情已经过去一年了。“死者已长矣”。一年后的央视《今日说法》却让它再次成为了“新闻”。只是这一次,吸引我们注意的主角,是那个被救孩子的父亲——对张智勇的死,他对着镜头说:“我不存在表示感谢了,反正这个事我告诉你了,按我儿子的说法,是他们挑起来的,我儿子是附和……”记者说:“但是现在张智勇是去救他(而死的),而其他同学根本没有帮助他的意思, 这是没问题的。”那个父亲说:“这个问题很难说的,是不是?不好说的……”——他冷漠的脸和比脸还冷漠的说法让我们领教了什么叫六月寒雪,也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孩子为什么能在自己被救以后,可以眼睁睁看着救他的张智勇挣扎于生死之间而连一声救命的求助呼喊都不能发出的行为背后,可能蕴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大雪 《伴侣(A版)》2016,(9):26-27
“好孩子”考上名牌大学 2015年12月5日上午10点多,西安市碑林区的冯君接到一个电话.一个男人的声音冷冷地说:“你是冯先生吧?你儿子在我手里,马上准备200万元赎金,不得报警,否则等着收尸!”冯君一愣,以为是谁在搞恶作剧,但他还是拨打了儿子冯凯的电话,可一连打了四五次,儿子都不接.这让冯君感到有些害怕,急忙给在家的妻子王丹打电话询问是否知道儿子在哪里.妻子告诉他儿子早饭后就去西安交通大学参加“托福”考试了.冯君简单地告诉王丹所发生的事,然后两口子分头赶到西安交通大学.结果,学校告诉他们,冯凯根本没参加考试.妻子一下扑到冯君怀里呼喊道:“完了,儿子真的被绑架了!”  相似文献   

3.
圆子信箱     
烦 恼圆子:我最近很烦:母亲病逝,惟一升迁的机会被同事抢走了,老婆闹着要离婚,儿子在学校跟人打架,班主任每天几个电话催我去一趟……怎么这么多倒霉事一下就遇着我了?山东烟台 王强强  相似文献   

4.
王新 《现代交际》2003,(10):31-31
台湾著名作家林青玄出身于农民家庭,对于他的父亲来说,只要儿子能像他一样长得结结实实,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田地里刨食养活自己,还能把这么多孩子养活大,这就是一个奇迹了。 有一天,林青玄和父亲在地里干活,忽然听到从头顶传来一阵“嗡嗡”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架飞机正从头顶飞过。他出神地看着飞机渐去渐远,然后对父亲说:“我长大了要到台北去,而且要坐着飞机去。”父亲一巴掌打在他的屁股上说:“孩子,别做梦!老老实实的低头干活吧。坐飞机到台北这事,我保证你一辈子都不可能办到。”  相似文献   

5.
叶倾城 《现代妇女》2010,(11):18-18
父亲去世后,母亲就不认他这个儿子了。 父亲罹患的是眼底黑色素恶性瘤。在电话里向他转述病名.声音安静疲倦,仿佛是另一个春日迟迟的午后.花影扑簌。他失声道:“不可能的。医生怎么说?”父亲静静地说道:“我自己就是医生.”  相似文献   

6.
一凡 《现代交际》2002,(10):35-35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了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不是百万富翁吗?”父亲答:“梵高是位连妻子都没娶上的穷人。”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答:“安徒生是位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阁楼里。”这位父亲是一个水手,他每年往来于大西洋的各个港口,这位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  相似文献   

7.
惠东 《老年世界》2014,(1):26-26
邻近城市同学的到来,打乱了我周末回家的计划。于是,我给老家的父亲打电话,告诉他暂时不回家。可打了多次电话一直没有人接。第二天,我又打了电话,还是没人接。心里就有点担心。自从母亲去世了。老家就父亲自己在那儿,让他过来和我居住,  相似文献   

8.
父爱的传递     
父亲是一个作家,也是一个工作狂,成家之后就很少顾家,儿子呱呱坠地之时也不例外。儿子12岁那年,母亲受不了父亲的冷落,狠心去了美国,儿子判给了父亲。从此,父亲又当爹又当妈地带着儿子,日子过得异常艰难。更艰难的是,儿子已经开始懂事,内心深处的恋母情结,让他怨恨的是父亲的冷漠逼走了母亲。父亲跟任何女性的一个电话、一次通信,都令儿子反感,经常赌气住在学校多日不回家。在儿子心里,一直幻想着有朝一日,母亲会从美国回来,一家三口破镜重圆,重新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但每一次,父亲总是这样回答他:"你妈妈的生活观念与我不一样,如同两条平行的铁轨……"这期间,父亲的工作与事业如日中天。因巨大的声誉与社会地位,身边一直不乏美女追求者。有一天,儿子放学回家,父亲有些不自然地招呼他:"儿子,快过来认识一下,这是刘阿姨。"儿子望着"刘阿姨",又望了望有些情怯的父亲,当即扔下硬邦邦的一句话:"你别想给我找后妈,否则我会永远离开这个家!我妈肯定会回来的,我一定要等我妈妈回来!"  相似文献   

9.
认识我的人都夸我有个好儿子,聪明、好学、自立、懂事。他们都说我有福气。儿子今年12岁,可他早已“长大成人”了,因为我从来就没把他看成是不懂事的孩子。从他7岁上学开始,我就没说过“你应该怎么做、你必须怎么做……”而是说“你认为应该怎么做?告诉爸爸为什么要那样做?……”我从来不让儿子觉得他在替我做什么,他做的一切都是给自己做的。那是你自己的事记得那是5年前,儿子一年级第一个学期考试考了双百,回家跟我说:“爸爸,我考双百,你给我什么奖励?我们同学的爸爸、妈妈都给考双百的同学买许多好东西。”我告诉儿子:“大彬,爸爸…  相似文献   

10.
幽默笑话     
手枪与手表杰克和汤姆是很要好的同学,而且恰好在同一天过生日。杰克的父亲是一个侦探,他送给儿子的生日礼物是一把崭新的手枪。汤姆的父亲是一个珠宝商,他送给儿子一块美丽的金表。第二天,两个男孩在学校碰面了。他们都很喜欢对方的礼物,于是就作了交换。  相似文献   

11.
四(三)班班主任张老师找到学校社工李梅,说王小刚让她头疼死了。这孩子一直学习不好,上课做小动作,几乎从来不交作业,还经常和同学打架。其他科任老师也经常投诉小刚影响课堂秩序。张老师又急又气,曾找小刚妈沟通,妈妈表示管不了。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父亲今年82岁,孤身一人住在乡下。偶尔接他进城,最多住一星期他就要找借口回乡下老家去。他放心不下的是家里的那片板栗林。那片有6亩面积的良种板栗林,是父亲花了20年时间开垦栽种的“养老林”。近10年来,他每年能从“养老林”获得纯收入3000元,父亲因此而成了当地同龄人中的“富翁”。如今父亲年岁已高,仍守着板栗林讨生活,做儿子的怎么忍心呢?一天,我带着妻子回到乡下老家,想接父亲进城。还未进家门,就听邻居说,父亲一大早便上山干活去了。我招呼妻子在家做饭,自己扛起一把锄头也上了山。说实在的,父亲栽种…  相似文献   

13.
13岁的小谢,是一个被老师和同学称为“混世小魔王”的初一男生。他没有朋友,独来独往,经常和同学吵架、打架,经常不交作业。在同学眼里,他调皮好动、脾气暴躁。有的同学甚至说他“神经病”,因为他有时候会在班里无缘无故地大声唱歌。许多老师也觉得他是一匹“害群之马”。由于他经常捉弄其他同学,所以没有同学愿意和他同桌,老师只好把他安排在第一排单独坐。  相似文献   

14.
正有次我带9岁的儿子去理发,进门就跟理发师说尽量剪短点。儿子抗议,说不要太短。我说听我的,越短越好,结果就差不多理了个光头。我觉得好清爽,但儿子当场就哭了,说太丑了。第二天上学,他一进班同学们就都笑了。他很尴尬。之后的一周,他上课时一直戴着帽子,老师让摘也不摘,因为一摘下来同学们都笑他。他屡次抱怨:"都怪你,让我总是被同学嘲笑。"我不以为然,说同学们只是不适应,看习惯就好了。他更气了,说:"根本就不是!就是因为  相似文献   

15.
老布 《老人天地》2010,(1):50-51
从来没有想过我的人生会与癌症遭遇。 2008年11月末,先是在大学读书的儿子来电话告知因有五门功课不及格学校劝其退学,我很着急。晚上,又接到妹妹的电话,说父亲最近急剧消瘦,恐怕患了癌症。儿子与父亲都是我的亲人,这两件事情同时出现.让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赵文静 《老年人》2010,(5):27-27
周末带儿子回家看望父母,刚摁响门铃,父亲就出来迎客了.他笑呵呵地对我和儿子说:“快进来,我正在包饺子哩!”落座后,我朝屋里瞄了一眼,却不见母亲的身影。一问才知道,母亲出门办事去了,不回家吃饭。  相似文献   

17.
某日与朋友煮酒,无意中得知其乃离婚大军中的一员,其现在的那位也是,并且两人都带着一个儿子,但是没有履行手续。酒过三巡,该兄豪气万丈,说了一句让众人叹服的男性话语:"媳妇我可以不要,但这个儿子我一定得认!"然后列举一干细节--在他儿子眼里爸爸简直就是英雄,不允许妈妈说一句坏话,比如:你爸这么长时间没来看咱们,不要他吧。儿子:我爸不是忙吗?谁要再说我爸坏话我就跟他急!再如学校里跟同学打架,打不过,气势还挺盛:告诉你,我还有一哥哥,  相似文献   

18.
选择泥泞     
18岁那年秋天,我们从高中毕业了,同学朋友们立刻找亲托故,纷纷给自己找工作。 我央求父亲说:“这一回你可得替我找找你的朋友和战友了。”父亲是名老复员军人,他的一帮战友和朋友如今都手握重权,有的是厂长,有的是局长,甚至他最铁的战友林叔叔,已经是我们所在市的市长了。 父亲问了好久说:“找他们做什么?” 我说:“给你儿子安排个又轻松、又体面的工作啊!” 父亲想了又想说:“走吧,跟我到外面走走去。” 我跟着父亲默默无语地来到了村外的大路上。昨夜刚落了一场暴风雨,这条黄土大路泥泞不堪,牛蹄、车辙,把大路弄得简…  相似文献   

19.
断箭     
春秋战国时期,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  相似文献   

20.
刘俊成 《现代交际》2005,(10):62-62
我的儿子罗布11岁时,一天他哭着从学校跑回家,因为几个高年级学生在公交车站把他痛打了一顿。我们很快就从罗布口中得知,他与那帮孩子之间关系紧张已经有一霞时间了。此前这些学生还只是取笑他,然后发展到推搡他,但是现在冲突已经升级到了使用拳头。罗布现在不敢去上学,害怕面对那些欺负他的孩子。我给学校打了电话,希望得到支持。“校方会给那些孩子的父母打电话,”学校负责人对我说,“你该给警察打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