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Ⅳ型骨折采用肱骨头置换及锁定钢板固定的疗效对比,指导临床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我科2012年至2016年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及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的63例肱骨近端粉碎(NeerⅢ型、Ⅳ型)骨折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29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周、12周)Neer评分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月、9月、12月)Neer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骨头置换术优良率为82.7%,锁定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5.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术后发生骨折移位后畸形愈合1例,患者耐受良好,骨折不愈合1例。肱骨头置换组发生腋神经损伤1例,术后经消肿及营养神经等药物应用4月后康复。发生脑血管意外1例,转神经内科治疗。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早期临床效果,锁定接骨板固定术远期效果相对优于置换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接收的86例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基于患者自愿的条件下,有45例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有41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其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优势明显,可缩短卧床时间,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中使用价值、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人工关节是指用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用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关节疾患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锁定加压接骨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4月收治的并得到35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随访,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35例,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髋关节活动功能良好,根据Parker制定的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达到94·3%。结论锁定加压钢板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提供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于天津港口医院接受置换术治疗的高龄(≥8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分别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13%)明显低于对照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置换手术方式各有优势,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更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50~70岁的老年人,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跌倒即可引起骨折,而且由于该部位血运较差,易影响骨折愈合或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可以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我们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现将两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作一比较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问:我母亲78岁,前不久摔倒了,到医院诊断为左股骨颈骨折。医生说要做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我担心这么大年纪做这种手术能如期恢复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优良率、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关节置换术目前已经在临床广泛的应用,但是术后10年翻修率达到10%,其主要因为是假体松动.从影像学资料分析,松动假体的周围存在大量的骨质吸收,本文通过对近10年的相关文献的回顾,分析了假体周围骨质吸收的机制以及相应的预防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置换术,目的是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重建一个稳定的关节.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由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多为老年人,常会并发多器官功能减退或病变,任何并发症都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因此,为了使患者能达到手术预期效果,必须加强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同期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需要同期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43%,且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6月,对32例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3.5岁.骨折采用Sehatzk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Ⅳ型6例,V型7例,Ⅵ型1例.本组术前骨密度测量(DEXA)值为:0.55~0.82 g/cm2,平均0.71±0.18 g/cm2,提示本组存在骨质疏松.采用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平台塌陷较重者予Wright人工骨粒植入.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同时予鲑鱼降钙素、钙剂、维生素D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1~3个疗程.结果 本组平台塌陷均满意复位,术后无骨筋膜室综合症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根据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8%.随访1~4年,平均2.5年,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平台复位无丢失.结论 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近期疗效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可早期行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同时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3.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我科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差率。结果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治疗组: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90.0%和0.0%;对照组:优8例,良4例,可9例,差9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40.0%和30.0%。两组优良率和差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方法 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入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 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孔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促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早期康复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1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进行渐进式的康复训练。结果患者均于术后(10-15)天出院,人工髋关节功能良好,无并发症、无疼痛及其他不适。随访6月至1年,髋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渐进式的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人工髋关节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8.
胫骨平台骨折属于大的负重关节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对于无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石膏外固定通常能够取得满意疗效,对于移位SchatzkerⅠ、Ⅱ型胫骨平台骨折多采用松质骨螺钉或支持钢板固定.2007年6月至2010年2月,本科收治SchatzkerⅠ、Ⅱ型胫骨平台骨折31例,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进行了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全部患者均为2016年4月8日—2017年4月8日雅安市石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患者(手部骨折),把患者分为2组(抽签)各48例,分别实施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观察组)以及常规石膏固定(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7. 79±6. 28、37. 65±6. 14) min、手术出血量分别为(14. 83±3. 22、38. 74±5. 62) m L以及愈合时间分别为(6. 71±1. 34、8. 08±1. 97)周,对比均差异显著(P 0. 05); 2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5. 83%与75. 00%,对比差异显著(P 0. 05); 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 17%与29. 17%,对比差异显著(P 0. 05),说明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要点。方法对41例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预防。结果患者均于术后(10~15)天出院,无并发症、无疼痛及其他不适。随访6月至1年,髋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预防性的护理可避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