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对足踝功能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37例患者则实施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足踝功能,分析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踝功能优良率(9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骨折愈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患者足踝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状小尖刀(简称小尖刀)微创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研究60例桡骨茎突腱鞘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小尖刀组)30例和对照组(封闭组)30例,分别采用小尖刀治疗、封闭注射法治疗,通过患者疼痛改善评分(VAS)、腕关节活动度、复发率,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经过1疗程对照治疗,封闭组疗效为73.3%,克氏针刀组疗效达90.0%,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组复发率为23.3%,尖刀组为3.2%(P0.05)。结论小尖刀操作便利,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易被患者接受,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在老年胫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chatzberⅠ~Ⅳ型老年胫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骨折切开内固定复位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复位术,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恢复优良率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对照组与观察者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无差异:15.21vs16.05(P=0.121),术后6月、12月随访时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23.82vs21.67(P=0.021),26.17vs23.05(P=0.006);观察组患者恢复优良率为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5%,P=0.029。结论对老年胫骨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内固定术有助于术后回复,疗效较为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ELD联合O_3介入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间收治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PELD治疗,观察组采用PELD联合O_3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腰椎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术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ODI指数均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及术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ODI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为7.89%,观察组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LD联合O_3介入治疗可显著减轻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组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优良率和差率。结果肩关节功能按照Neer评分标准,治疗组:优20例,良7例,可3例,差0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90.0%和0.0%;对照组:优8例,良4例,可9例,差9例,优良率和差率分别为40.0%和30.0%。两组优良率和差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分析应用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观察其在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1月,选择69例闭合性桡骨远端骨折,年龄55岁~86岁,平均67.2岁.按就诊时间为序,单数进入实验组,双数进入对照组,将69例患者按序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即开始连续16周应用天津希统生产的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2次/d,40 min/次.对照组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后不给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其余康复治疗及预防感染,活血化淤,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等的应用完全相同.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2w,6w,12w,16w复查X片.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4月的随访.实验组在6w,12w,X片上有明显骨痂生长,16w有大量骨痂生长,且有部分病例髓腔再通.对照组在12w,X片上有少量骨痂生长,16w骨痂生长明显.但未发现有髓腔再通的病例.结论 应用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骨折具有促进骨折愈合,缩短骨折治疗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nterTan系统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更少(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比对照组70.00%的恢复优良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系统内固定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提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的早期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21例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时机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骨折发生时间小于1周,对照组患者骨折发生时间大于1周,两组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植入PFNA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且观察组Ham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发生后,要尽早为患者开展手术,早期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良好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康复训练,研究组术后联合使用康复训练与空气压力波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肿胀、髋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VAS法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法评分、患肢肿胀程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26.67%,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两组Harris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联用康复训练与空气压力波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髋关节恢复效果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接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患者实施分组治疗,35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的为A组,35例采用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方式治疗的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折三期辨证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非常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10~14)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0.4±3.9)分VS(14.9±4.6)分(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及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钙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BNP水平。同时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LVEDd、LVEF及血浆BNP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加用氟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BNP水平,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瑞舒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踝臂指数(ABI)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78例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瑞舒伐他汀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瑞舒伐他汀组在服用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每晚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对照组仅服用常规降压药物,共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PWV、ABI、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PWV、内皮素-1、hs-CRP较治疗前分别降低-4.1±0.5,-17.4±2.5,-2.8±0.2,与对照组(-0.6±0.4,-3.3±0.5,-0.2±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I、一氧化氮较治疗前分别升高0.21±0.04,19.9±3.6,与对照组(0.02±0.01,2.0±0.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PWV、ABI、内皮素-1、一氧化氮、hs-CRP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抑制炎症来改善血管的弹性,以保护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缓解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病例均无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史。对照组给予常规平喘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中药熏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及睡眠质量,与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熏洗可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失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方法120例老年CHF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治疗12周。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脑钠肽(BN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NYHA分级以及LVEF、LVEDd、LVESd均有显著改善(P〈0.05);卡维地洛组与美托洛尔组相比改善更显著(P〈0.05)。老年CHF患者BNP、TNF-α和IL-6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卡维地洛组与美托洛尔组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卡维地洛组BNP、TNF—α和IL-6浓度显著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均能显著改善老年CHF患者的心功能,降低异常升高的BNP、TNF-α和IL-6,卡维地洛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塑的作用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对老年c0PD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COPD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普通30%中长链脂肪乳治疗,试验组给予用ω-3鱼油脂肪乳,其它治疗措施相同。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D-乳酸和内毒素的活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一周后血浆D-乳酸、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及对照组患者治疗一周后(P〈0.05)。结论ω-3鱼油脂肪乳能防护老年COPD患者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血脂及血压水平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EH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影响以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以128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监测CAIMT值、血压及血脂,CAIMT值的测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据CAIMT值分组后采用常规及察瑞舒伐他汀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①128例EH患者中79例CAIMT值〉1.0mm(61.72%)为内膜增厚。②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6个月)后,CAIMT增厚组(瑞舒伐他汀治疗)的血脂水平变化有显著性(P〈0.01),CAIMT值显著降低(P〈0.01);常规治疗的CAIMT非增厚组无显著性变化(P〉0.05),但CAIMT值显著升高(P〈0.01)。③瑞舒伐他汀治疗的CAIMT增厚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73.4%,93.7%)均显著高于CAIMT非增厚组(47.0%,65.4%)(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可通过改善EH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来改善或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辅酶Q10对高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高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辅酶Q10,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血浆脑钠肽(BNP)的水平、心功能改善程度。结果两组BNP均下降,但治疗组BNP水平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心功能不全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低。结论辅酶Q10对高龄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保温措施对全麻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体温的影响。方法80名全麻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被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40)和综合保温组(Ⅱ组,n=40)。Ⅰ组不进行额外的保温措施,Ⅱ组使用综合保温措施。监测麻醉前,切皮时,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患者的鼻咽温和记录术后患者寒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皮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的鼻咽温和术后寒颤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综合保温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体温降低、术后寒颤发生率和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丁咯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病变(PAD)早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90例2型糖尿病并PAD早期(无伴下肢溃疡发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司匹林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西洛他唑联合丁咯地尔。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主观症状及体征、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指数(ABI)、脉搏波传播速度(PWV)等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BI、PWV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以及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PAD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丁咯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并PAD早期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