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早就知道美国的圣诞节如同中国的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和中国过大年有哪些不同呢?我一直感到很好奇,2002年的圣诞节,是我留学美国的第一个圣诞节,在美国的临时家庭我度过了这个难忘的节日。 临时家庭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为外国留学生(一般是一、二年级本科生)特意安排的,是不收费的。目的是使这些远  相似文献   

2.
轻松一刻     
《社区》2005,(5):61-61
神情疗法的副作用 有一位医生对他的同事说:“劝病人用精神治疗法治病,有时也会起副作用。” 同事不解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次我接待了一个神经衰弱者。”医生说,“我劝他到气温高的地方去休养一段时间,他说经济能力不允许。我便让他在房顶上画一个太阳,然后整天想像着自己在炎热的太阳底下干活。” “后来怎么样了?”同事急迫地问。 “他中暑了!” 仍然有效 一位病人向医生详细地叙述了自己的病情。医生仔细听完后,作出了诊断并给她开了药方。  病人接过药方,急忙对医生说:“您给我开的药,昨天报上已经公布停止使用了。”  医…  相似文献   

3.
正我初到美国,给美国朋友打电话,一听录音机就放下,想等到本人接电话时再讲,可打几次都没人接。我感到奇怪,美国朋友为什么黑夜白天都不在家?我们中国人办事,看不见脸或不脸对脸就觉得不稳妥,心里没底。在美国生活时间久了,我才知道:美国文化崇尚个人利益高于一切。他们用录音机,就是怕别人打来电话,打乱生活秩序。他们往往先查录音机留言,后处理各种事情,使得自己的生活有条有理。  相似文献   

4.
陈雪娟 《社区》2011,(8):38-38
公司派我去美国接受培训.初到芝加哥,安排我与美国同事艾丽斯同住。  相似文献   

5.
《北方人》2006,(5)
前两天,我和同事吃饭时讨论起工作午餐问题。一位年轻同事说:有没有免费午餐,是中西公司文化的一大区别。我提出异议:”我也在中国工作过多年,换过几个单位,但我怎么从来没有吃过免费午餐啊?”不料,我却遭到另外几位来自中国大陆年轻同事的围攻:“你那都是什么年代的老黄历了?时下的中国,只要是白领工作,公司不提供免费午餐的恐怕不多了?”那位从午餐辨析出中西差异的年轻同事甚至说,如今不提供免费午餐的中国公司,大概都很难招到或留住人才。我由此回忆起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各类单位时常出现的“分鸡分鸭”的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刻     
《社区》2005,(1):45-45
误射 新兵将一发炮弹误射到了一片菜地。指导员慌忙跑去查看,只见现场有一浑身熏黑的人痛苦地说:“我就偷棵白菜,值当用炮轰么……” 你精神病 精神病患者在写信,护士好奇地问:“你要写给谁呀?”病人:“给我自己。”护士:“你都写些什么啊?”病人:“你精神病啊,我还没收到信怎么知道呀?” 调成振动了 一人老是放屁不绝于耳。同事面露愠色:“你能不能不出声?”一会儿,此人就 摇摇摆摆坐立不安。同事大怒:“你在那里做什么?”答曰:“我把它调成振动了。” 老子是便衣 一条警犬看到马路上过来一条普通狗,就气势汹汹地跑过去质问它:“…  相似文献   

7.
老林初到美围,西方文化冲击造成的各种不适使他心绪烦乱,生活得十分困顿。老林曾去餐馆或超市打零工,收入少不说,工作时间还特长,终日疲惫不堪。于是,老林萌发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可既没资金又没技术,谈何容易?好在还有做烙饼的手艺,他就决定在异国他乡练摊了。圣诞节,我远渡重洋找老林游玩。他把在美国烙饼创业的坎坷经历,向我一述衷肠。老林对自己的手艺开始时充  相似文献   

8.
就在2009年的圣诞节前两天,我所在的公司突然给全部职工发信,宣布一个同事中止了和公司的劳务合同,从今天开始离开公司。收到这封信大家都很  相似文献   

9.
有一只小松鼠非常喜欢吃苹果,为了以后能经常吃到苹果,他想了一个办法——春天来到了,它把吃完的苹果种子种到了地里。过了一段时间,种子发芽了。小松鼠天天给小苗浇水、施肥,在小松鼠的精心照料下苹果树越长越大。丰收的季节来到了,苹果树结出了很多大红苹果。于是,小松鼠把苹果摘下来分给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剩下的拿回家自己吃。小动物们看小松鼠这么勤劳、有爱心,大家决定在圣诞节送给它一个惊喜。圣诞节来到了,小动物们在它练习本领时往它家送了一份礼物。小松鼠回家一看,咦,是谁来了呢?它打开礼物一看:有草莓半盒、西瓜一个,松籽半盒,…  相似文献   

10.
正人生有两种境界,一种是痛而不言,另一种是笑而不语。领导严厉地批评我:"你和傻瓜就差一步的距离!"我赶紧向前一步迈到领导面前,说:"领导您说的太对了。"七夕怎么了?给它脸它就是七夕,不给它脸充其量就是个礼拜四。  相似文献   

11.
爱满圣诞     
圣诞节那天,我和丈夫一起到商场给儿子挑选礼物,然后一家三口一起去看电影。晚上我们在麦当劳边吃鸡腿汉堡,边玩着词语接龙的游戏。又一轮游戏开始时,儿子突然一本正经地对我们说:“爸爸妈妈,这次要是我赢了,你们可不可以答应我一件事情?”丈夫说:“好哇。”说着偷偷地向我使了个眼色,我会心地笑了。  相似文献   

12.
我初到华盛顿,看到满大街川流不息的汽车,心里生出一丝忧虑:我不会开车,可要在这里常驻两年,该如何应对出行?公司在我没有考取美国驾照之前,给我聘请了一位名叫汤姆的美国司机。汤姆28岁,高高的个子,金黄的头发,一说话露出两个小酒窝,是个健康可爱的小伙子。第一天,我迫不及待地让汤姆开车带我出去转转,熟悉一下周边环境。因为年纪相近,他一路上滔滔不决地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纪念学习雷锋活动41周年,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在一个雷锋纪念馆里,一幅长期被视为“有损雷锋光辉形象”,雷锋戴着手表的照片被首次公开展出,同时公开展出的还有雷锋的手表。以往,我们的各种模范人物似乎都必须是“舍己为人”的,越穷(俭朴)越光荣、越穷越模范(指个人生活方面)。雷锋手表的展出,不仅完成了雷锋由“神”到“人”的回归,使雷锋变得更加真实可信、可学,而且在我的眼里,雷锋的形象以及平等、真诚地关心、爱护、帮助别人的雷锋精神不仅没有因此而稍有逊色,反而显得更高大。由此,我想起了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夫人。1979…  相似文献   

14.
郭龙 《山西老年》2009,(2):19-19
一天晚上加班的时候,听到同事在用手机给家里打电话,在最后的时候,同事说道:"妈,你别担心了,不贵的,一分钟才五分钱的。"在一旁的我听着很奇怪,什么一分钟五分钱呀?我忍不住问同学:"你说的什么一分钟五分钱呀?"  相似文献   

15.
心里那一个清醒的"我"总在鞭策、鼓励自己不要放弃。在单位举行的一次演讲会上,一位同事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既不是天涯海角,也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从脑到手的距离,从心动到行动的距离。从心动到行动可以很  相似文献   

16.
张奉连 《新少年》2012,(Z1):30-31
母亲去世后,父亲为我申请到在美国加州圣荷西中学就读的名额。同时,父亲在电话里委婉地告诉我,他为我找了一位新妈妈。2008年圣诞节前一天,我到了美国。我的新家在一幢别致的公寓楼里,刚进门,就见从厨房里走出一个外国女人。父亲忙说:"她就是丽莎!"我意识到,眼前这位褐色头发、蓝眼睛的女人就是我的洋继母。  相似文献   

17.
正大家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的给予是足够多了,但在精神生活上的给予又有多少呢?难道我们不应扪心自问吗?偶而看到的几件小事,令我惊愕,让我担忧,不禁要问:做父母做长辈的到底应把孩子摆在什么位置?我有个同事的孩子上小学,那天孩子向他要钱,说学校要组织去野游。我的同事给了50元钱,孩子嫌少。大人说:"50元还少啊?"孩子说:"臊不臊死个人,50元也  相似文献   

18.
法律问答     
短信骚扰同事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北京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与柳某(男)系同事关系,双方均已结婚。2006年11月至今,柳某向我发送了带有淫秽和暧昧内容的短信几十条,给我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还影响到了我的家庭关系。我多次警告柳某停止上述行为,但柳某总说是和我开玩笑,并且一直继续发送短信。请问,我该如何做才能制止柳某对我的骚扰行为?  相似文献   

19.
张磊 《华人时刊》2009,(2):77-77
美国人喜欢开派对,一到周末肯定有人开派对,邀请一大帮人去参加。有时是因为有重大运动比赛开派对,像每年一度的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之间进行的橄榄球比赛,总能吸引当地很多人,有时是因为有节庆开派对。我有一年在老师家中过圣诞节,就没少参加派对,有专门邀请同事来参加的派对,有专门邀请朋友来参加的派对,还有就是和家人一起的派对。来参加的人少则十来个,多则二三十个。  相似文献   

20.
《新天地》2007,(2)
原来一直觉得“退休”这词离我还远,没想到一晃,我也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刚过55岁这道坎,单位的“退休通知”就发到了我手里。习惯了在单位上下班那股劲头,有同事,有领导,有任务。每天都精神抖擞,信心十足。同事喜欢,领导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