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我穿了一件新T恤。一个中国朋友问我:"你的衣服是新的吗?"我说是。她说:"我不喜欢,不好看。"西方人一般不这么直率地问。如果有人问我,而那个东西我不喜欢,我会寻找一个适当的角度来回答。我也许会说:"要是我的话,就不买,但其实对你来说不错。"我在诚实的同时,还要小心,避免伤害对方。我和一些朋友都注意到,中国人有时并不坦率,有时却直来直去。这让我们西方人感到糊涂。什么时候可以直来直去,什么时候又得拐弯抹角?好像中国人直  相似文献   

2.
幸福感     
周国平 《社区》2014,(32):21-21
有一段时间,我觉得幸福感特别强烈,就是初为人父的时候,第一次迎来了一个小生命。当我还没有孩子的时候,人家跟我说孩子多么可爱,我是没感觉的,我对要不要孩子的问题顺其自然,有也可以,没有也不是什么缺陷。但是有了孩子以后,真是不一样,你生命里面的一些东西,有些你不知道的本能被打开了。那是我又一次感觉到世界非常美好,有某种未知的非常美好的事情在等待着我,那个感觉就是每一天都是新的。  相似文献   

3.
元尚 《北京纪事》2009,(4):90-93
俗话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淘换藏品,放下屠刀就立地成傻了。这么着跟你说吧,卖藏品的人都是"逢人便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真。"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见什么人摆什么阵,关键就在于识人。你不砍价,就是冤大头。卖主都有一套开价策略,懂不懂行,有钱没钱,会不会砍价,打你一脚踏进门的时候,人家就把你掂量个差不离了。"您看刚才进来的那位,买好几年东西了,永远是一副不懂装懂的样子,你真给他开一高价,他还真敢不回价就买,好像阔佬似的。可你要真开一个合适的价位给他,他倒是认认真真地给你从脚后跟上来一刀。这种人,你能不宰他?"还真是这么回事儿,我认识一老板,走哪儿都挨宰,东西几乎没有假的,就是那价钱忒离谱,但这人就是改不了挨宰的毛病。淘换藏品不砍价是不是乐子,我不知道,但砍价绝对是淘换藏品过程中最大的乐趣之一。砍价不仅是一种经验、技巧、艺术,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心理较量。它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只要拦腰砍一下,或是从脚脖子上来一刀,就成了。如果真是这样,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这砍价的招数可多了去了,下面就介绍几个基础入门的刀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欢喜过洋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外国的节日已经变成了中国人必过的节日了。圣诞还没到,商城里就开始装扮起各种各样的圣诞树,缤纷美丽而又温暖。大街小巷播放着各利版本的圣诞歌,逛街的时候有的商家免费派发圣诞帽、平安果。我们也学着外国人在平安夜与家人团聚,看着电视上播放的圣诞晚会。我们在圣诞老人的温暖故事里,感受着西方节日的美好。2月14日的情人节,如今已不是小年轻的节日专利,追求潮流的老爸老妈们也会一起出去吃个  相似文献   

5.
《堕落天使》: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东邪西毒》: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敌人. 《情人》:我已经老了,在人来人往的大厅,有一位老人向我走来,他说我认识你,那时的你还很年轻、美丽,你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追求者,不过跟那时相比,我更喜欢现在你这经历了沧桑的容颜.  相似文献   

6.
我们也许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又被两个人所爱。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跟其中一个厮守到老。[叫亮亮的男生]电影《阿甘正传》里,他的妈妈说:“人生犹如巧克力盒子,你永远不知道你将会得到什么”。其实,晚上自习的时候,你也永远不知道窗户上会掉下什么来。  相似文献   

7.
于丹 《社区》2013,(2):4-4
每个中国人.都是在诗歌里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 小的时候,谁没有跟着李白看过“床前明月光”?虽然不懂得什么叫思乡,但孩子的眼睛却像月光一样清清亮亮。谁没有跟着孟浩然背过“春眠不觉晓”?背诗的声音起起落落,一如初春的纷纷啼鸟。  相似文献   

8.
潘春华 《山西老年》2013,(11):51-51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相似文献   

9.
"中国梦"是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向全面小康。今天,距离建设美丽的中国、幸福的中国这个目标,比任何时候更接近,实现这个目标的信心比任何时候都坚定。"老区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区是共和国的共同体,老区跟随国家的发展步伐,实现脱贫奔康,建成美丽的老区、幸福的老区,"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不然,"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梁德慧 《可乐》2008,(1):60-60
在法国,我认识了一个巴西人,平时嘻嘻哈哈,没讨论过什么严肃话题。一次聚会,他专门跑过来,神秘兮兮地说:"你是中国人,我跟你说,现在,世界上有两个最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就是巴西。"我认真想了一下,中国不必说,无疑是发展最快的国家。巴西呢?听说也挺快。我便点头称是,顺便恭维了他一下。地大物博之类的话,同样适用于巴西。后来,我在火车上碰到一个  相似文献   

11.
正其实人活着就挺好,至于生命有没有意义另当别论。活着每天都会有太阳升起来,每天都会看到太阳落下去。你就可以看到朝霞,看到晚霞,看到月亮升起和落下,看到满天的繁星,这就是活着的最美好的意义所在。我相信大家看到我的第一眼一定感到非常的失望。实际上,每一个人都是非常普通的,我们很多时候会发现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跟我们未来的幸福和成功其实没有太多的联系。比如,有人认为,相貌跟未来的成功会有很多的联系;有人认为,自己的家庭背景会跟成功有必然的联系;有人认为,上名牌  相似文献   

12.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每个小孩出生的时候都是智力超群、想像力丰富、身体强壮的优良儿童,随着他们一天天地长大,他们的智商便会随着那些愚蠢的知识而变得低下,他们的想像力也会随着人为的约束而变得平庸,他们的身体因各种过剩的养分而变得虚弱。一个孩子在3岁的时候可以讲出各种美丽的童话,他认为任何东西都是有生命的,他可以跟动物交流情感。一个25岁的成年人早已经不相信童话了,他认为除了自己,任何东西都没有生命。动物除了做宠物,就是用来食用。一个3岁的孩子最信赖的人,是最亲近自己、最爱自己的人。一个25岁的人最信赖的,是能够提拔自己…  相似文献   

13.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都不看报了。我曾经自豪地跟人说,读报不仅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现在看来,这样的观点过时得让人不齿。  相似文献   

14.
手机进来一条短信:你看那山峰吻着苍穹,月光吻着波浪,这般柔情有什么意义,如果你不吻我。  相似文献   

15.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储蓄的过程,在奋斗的时候,你储蓄了一个希望;在耕耘的时候,你储蓄了一粒种子;在旅行的时候,你储蓄了一片风景;在微笑的时候,你储蓄了一种快乐。聪明的人,常常是善于储蓄的人。他们知道什么是值得储蓄的,什么绝不能留在心里。他们所储蓄下来的,都是有益而又影响深远的  相似文献   

16.
"美丽"是与主体心身状况密切相关的概念,也应属于"软实力"的研究范畴。建设"美丽中国"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现、总概括,又是一项由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伟大的系统工程。"信息复杂全息人"(ICHP)是进行美丽城乡与美丽中国建设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要素。凡是有人参与的系统都是"巨复杂自适应智能系统"(GCAIS),所以,"建设美丽城乡"和"建设美丽中国"都是GCAIS。"美丽"的复杂性来自于"人"的复杂性,在"软实力"领域内,与ICHP相适应的"美丽"是"量子信息生态美丽"(QIEB),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可分为3大类:"硬美丽""软美丽"和"巧美丽",5个层次:"渺观美丽""微观美丽""宏观美丽"(美丽城乡)、"宇观美丽"(美丽中国)和"胀观美丽";"QIEB"具有时空性、信息性、量子性、全息性、分形性等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7.
《成才与就业》2012,(24):16-16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成为一个亮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的"美丽中国"着重的是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但我们是否还可以进一步思索,如果当每一个公民都努力成为"最美个体"后,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建设一个心灵层面上的"美丽中国"?从近年来道德模范越来越受推崇,到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作为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18.
首先想到谁     
《北方人》2008,(12)
一个男人,同时爱着两个女人,他不知道自己爱她们哪一个多一点儿。有人教他:"你遇上开心的事情,首先想到要告诉哪一个?你首先想到她,就是爱她多一点儿。"不,这不是验证爱情的唯一方法。你悲伤的时候,你想跟哪一个一起?你首先想到她,才是爱她多一点儿。  相似文献   

19.
绅士汤姆     
彭波 《华人时刊》2006,(9):87-88
刚到英国留学的时候,我跟汤姆是邻居,汤姆曾在北京留过学,会讲半生不熟的汉语,我们常在一块交流,英汉混杂,彼此成了一对好朋友。跟汤姆成为朋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汤姆跟我一个姓。他有个中国名字叫“彭湃”,我知道了后,问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他眉头一扬,“你听说过彭定康吗?我随他姓。”我虽然对彭定康没有什么好印象,可我对“彭湃”这个革命先驱历来非常尊重,所以,对汤姆也有种特别的感觉。汤姆曾问我,他这个中国名字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我说,你叫的这个名字是一个革命先驱的名字,很尊贵的。他听了非常高兴,问我在中国彭湃的故事,我对他讲了,他边听边摇头,表示对彭湃的行为不理解。为了不影响我们之间的情绪,我只好把话题岔开。他高兴了,说:“你姓彭我也姓彭,用你们中国人的话说,我们是哥们,我知道你们中国人是比较讲究同族同宗的。”在谈起两国之间的区别时,他说中国人聪明,我非常自豪地微笑着,他看了,有些不高兴,说:“你们的聪明表现在内心复杂。”我让他说得具体点,他说:“有一次,我们公司从中国定了一批工作服,刚开始价格没有定下来,经过许多次谈判,最终才签定了合同,没想到,等工作服供货后才发现,这批工作服没有袖子。没法穿,公司便跟中国人交涉,可按合同,供的是衣服,上面没有说明有没有袖子。中国人没有错,你要的价格  相似文献   

20.
刘一达 《北京纪事》2015,(12):26-27
说话要对脸儿
  所谓说话对脸儿,就是别人跟你说话或你跟别人说话的时候,要相互看着对方,不能说话的时候神不守舍,一边说着一边看着别的地方。北京人管这叫“思想开小差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