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幻灭是哈代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成功的小说,其主人公苔丝也是一个最能体现哈代幻灭主题的女性人物形象.哈代的幻灭主题主要体现在他对苔丝被人诱奸、遭人抛弃和最后又被人勒死等方面的详细刻画上.在哈代看来,苔丝的毁灭既是她自己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秦岭 《南都学坛》2005,25(5):80-8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是个悲剧人物。悲剧的产生并不是孤立或偶然的,而是人同社会环境冲突的结果。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苔丝的悲剧是传统观念的悲剧,更重要的应该是妇女的悲剧。  相似文献   

3.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悲剧代表作。透过作品品读作者哈代的悲剧观,这种悲剧观不是让人痛让人哭,而是让人以一种淡淡的忧伤感受悲观,以局外人的淡定感受一种注定如此、必然这样的悲剧生成。哈代通过笔下的人物让读者看到他对待悲剧的态度,直接面对并坦然接受这种结局。  相似文献   

4.
哈代最有影响的一部长篇小说《苔丝》一直受到评论界的热评。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哈代发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批判。同时,哈代也通过苔丝的爱情悲剧表达了自己的爱情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苔丝对于爱情的态度来探讨哈代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为苔丝的悲惨命运和遭遇的不公而大声疾呼。哈代把当时舆论界称之为“淫荡的杀人犯”的苔丝歌颂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小说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哈代能够成功地复制出现实的丑恶.而且在于作为一个男性作家能够超越传统的男性视野,为女性伸张正义,把自己的犀利笔触直指维多利亚时代的性道德标准。哈代的妇女观迥异于当时那个时代.当我们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苔丝悲剧产生的原因时,发现像苔丝这样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毁灭并非命运的捉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道德根源。苔丝是维多利亚时代性道德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6.
从托马斯·哈代的代表性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苔丝的悲剧人生 ,进而可以认识哈代小说中强烈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描述了一个被人诱奸而后又犯下杀人罪过的女人的故事。文章试图站在现代人的立场,并从女性的视角来剖析这部作品及它的作者:苔丝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世界里被理想化的缺乏自我意识的女性牺牲品;而哈代在对苔丝同情的背后,在把苔丝纯洁化的同时,也把他作为男性喜好的烙印打在了苔丝的身上。  相似文献   

8.
《德伯家的苔丝》是哈代悲剧小说的巅峰之作,主人公苔丝悲惨多舛的命运以及她对命运的英勇抗争展现出震撼人心的悲剧美。对苔丝悲剧命运的描绘,集中反映了哈代对古希腊悲剧命运观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英雄主义的定义和标准着手 ,结合对金的批评 ,探讨了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人物形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苔丝的英雄主义形象。通过对苔丝不同阶段的英雄主义行为的实证分析 ,探讨了苔丝的英雄主义行为和其悲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以自然之女——苔丝的悲剧命运为主线,阐释了苔丝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母亲与苔丝的命运息息相关,她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自然之女——苔丝的生命变化中,形成了自然母亲与自然之女之间相互指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女主人公苔丝是"从罪孽中得到救赎"的"中介新娘"--<圣经>原型形象.这一形象既保留了最基本的<圣经>叙事单元和人物原型,又经过作者的艺术加工,带上了现代人的痛苦和反思.这个"中介新娘"原型形象反映了哈代对僵化的宗教道德说教的鞭笞以及对博爱、牺牲等宗教精神的讴歌,具有丰富、深刻的现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苔丝也是哈代在人物塑造上的顶峰。苔丝的悲剧命运让整部作品笼罩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气氛。本文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苔丝命运的悲剧的起源、性质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下文称<苔丝>)中主人公之一安吉尔·克菜性格的深刻剖析,并将他与<圣经>中的天使以及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原型作类比,揭示安吉尔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双重人格特征,指出其抛弃苔丝的"可理解性".  相似文献   

14.
悬念是小说家构建作品的主要手段。悬念(Suspense),是哈代主要小说形式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悬念是小说叙事中情节模式的显著特征,是联系偶然和必然,情节和情感的重要手段。哈代的悬念是建立在悲剧总体趋势的必然性和具体事件发展趋向不可预测之间有机的统一的基础上。与哈代所设计的巧合(Coincidence)一样,悬念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悲剧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为当读者回顾小说时,冥冥中的天意早就注定了苔丝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在我国向来被当成最成功的现实主义经典作品之一 ,小说的艺术手法在我国一向被视为典型的现实主义手法。但苔丝这个人物形象的完美无瑕 ,明显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苔丝》的艺术手法实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兼而有之。苔丝的悲剧构成正在于作者将本质意义上正是传统美德的代表的苔丝却被打着维护传统道德的旗帜推上绝境 ,个体的本质意义和社会的评价二者之间构成了巨大的反差 ,这种反差令真诚崇拜传统美德的读者产生悲剧感  相似文献   

16.
苔丝是哈代全方位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主人公。作者着重描写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大胆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美丽善良的失身少女苔丝所具有的丰富、深邃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活动。作品反映苔丝的悲剧除各种其他因素外,同时也是性格与社会现实矛盾的悲剧,是理想人格的悲剧。苔丝内心世界的朴实性、纯洁性、善良性,她对不合理社会的反抗性,她在道德上囿于传统的保守性,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苔丝的性格系统,从而使苔丝悲剧形象鲜活、感人,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塑造了一位追求妇女平等、自由的女性形象--苔丝.作品通过她与亚雷和克莱的感情纠葛,表现了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她的抵制、抗争.妇女地位包含社会及家庭两个层面,社会地位(经济、政治、人际关系等等)向来为论者所关注,而对于家庭地位(执家权利、家务分工、感情状态,特别是性角色)则有所忽视.对作品中两性活动的表现,传统上多为误解、排斥、禁绝.本文认为,这些内容恰恰从较深层次细微、准确地表现了妇女追求以心灵解放为核心的自身的平等、自由,是解读哈代不可忽视的一个侧重点.  相似文献   

18.
哈代的小说中存在浓厚的宿命论和命运观,《德伯家的苔丝》充分体现其悲剧般的命运观。通过对意象及其特征的描述,解读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如何运用不同意象更加真切、形象地表现苔丝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9.
借鉴原型批评的观点,认为伊甸园神话故事即为哈代所著《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的原型,运用"互文性"的理论,分析了《苔丝》(文本)和伊甸园神话(前文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苔丝的悲剧根源.  相似文献   

20.
苔丝的原罪     
苔丝作为哈代笔下环境与性格小说的悲剧代表女性,苔丝除了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少女形象之外,哈代还为其添加了基督徒身份。本文将从苔丝的基督徒身份和夏娃原型为切入点,从苔丝本身内在因素来解读她与夏娃一样由于理智上的脆弱和内在的骄傲导致的原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