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土族历史研究中的一些争论集中在历史文本与口头传说的不同解读上。没有文字记录的口头传说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处于动态过程,容易发生变异或断裂,而历史文献的记述却是固态的和静止的。本文对吐谷浑被"羌化"和"吐蕃化"、土族自称"蒙古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文献在现代文献中占有占有重要的地位,苗族贾理是苗族文化的载体,不仅对苗族历史和社会有记述,也是今天识别相邻民族的口头文献。“卡”是苗语对古代文献“木佬”人的称呼。本文采用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以及现代人们的传说及口述文献,来考证卡人(木佬)族属古代是从僚族演化而来,也与仡佬族有亲近的文化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董永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记述,而是一件属于民间传说故事的口头语言艺术精品。由于其最先出自《孝子传》,后人便将董永作为真实的历史人物看待。孝感之名因董永故事在居民的文化生活和孝行实践中的牢固扎根而彰显于世。在强劲实施非遗保护文化工程的当代中国,这个有着两千年生活史的民间文化经典,将更显辉煌。  相似文献   

4.
先秦两汉文学的诗歌、史传文学、诸予散文等各体文学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其中史传文学和历史传说的关联最为密切,中国古代早期的历史是以传说的方式流传下来的,而中国古代早期的历史传说也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在史传文学作品中。《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在系统描述从黄帝时期到西汉时期的历史时,将许多先秦历史传说纳入其中。司马迁运用将政治谱系和血缘谱系相结合、按照不同部族各自的文化属性进行抄录和改写、把传说作为史实加以处理的不同方法,对这些历史传说进行取舍、整合及编排,并在其中体现出他对天子至高无上的儒家大一统观念的认同、明显的抑炎帝而扬黄帝的倾向、强烈的族类意识以及君权神授观念。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传播与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 ,研究中国古代传播方式与传播文化的特色具有历史意义。在中国古代传播方式的历史演进中 ,口头传播、印刷术传播、邮驿传播三种不同的传播方式具有鲜明的特色。作为这三种传播方式的具体应用 ,小说、古代印刷广告、急递铺对中国古代社会面貌、统治方式、平民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 ,对建立现代的传播体系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说源于上古。由于我国上古文化基本上属于史官文化,史官记言记书、记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乃至民间传说、神话寓言;又由于先民既缺乏科学的史学知识,也缺乏科学的文学见解,因而在文学方面,除诗歌这一形式上易于划分的体裁外,其他体裁多与史混,其中小说尤甚。因此,在古代小说研究中,既要注重传统的小说观念,研究传统小说概念的源流变迁,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现代小说的创作方法、形式特征等出发,研究其他文学体裁,尤其是历史散文对小说的影响,其中更需要注重那些前人归之别属而实质上已属于小说的那些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口头传统是一种了解民族历史的重要口传资料。以往关于古代历史人物的研究多以传世文献为中心,忽略了口头传统的价值。文字记载反映统治者及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全局性的大历史;口头传统反映民间生活经验和社会习俗惯制,是一种地方性的小历史。文章通过对晋地李世民传说的解读,发现传说中李世民兼具英雄、帝王、虫王等多元形象特质,折射出文字记载与口头传统、国家政治与地方社会之间的分野与融合。这为我们理解历史话语的建构过程及其深层的民族集体记忆,提供了文字之外的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8.
史官文化地位很高;诸子百家的历史叙述各不相同;稗官小说积极参与历史叙述;这些特殊的社会文化土壤,促成中国口述史小说发生很早。讲唱文艺在唐代以后蓬勃兴起;平民社会不断壮大;这为口述史小说提供更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更有活力的形式。口述史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不断发展和演变,叙述了很多重要历史内容;它在艺术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都值得重视和研究。长期以来古代口述史小说被忽略的研究局面应当改观。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史官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收集整理资料、记言记事、管理图籍档案、写作著述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等丰富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论述史官文化的内容和价值,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有较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口述史既是历史的最新形式,也是历史的最古老的形式。最早的专业史学家是无文字社会中的口头传说者。今天,在非洲村落里,我们还能发现口头传说者的后裔,他们凭记忆能背诵远至十代以上的大家族的家谱。各个朝代的部落酋长,并能历数十代人中发生的天灾人祸。随着文字出现后,口述史料仍然为人们重视和使用。直到十  相似文献   

11.
一、古为今用对中国古代史学的正确导向 古为今用,即强调通过历史研究和著述来为现实服务的思想,作为史学的基本原则和目的之一出现较早。大致说来,当古人有了记述其祖先的生活、功绩,战争乃至自然界的变化和异常的需要时,就出现了古为今用的萌芽,正是这种萌芽促进了历史记载的开始、史书的产生和史学的出现。从此,它就始终与中国古代史学同步,日益发挥其作用。中国古代史学独树于世界史学之林,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古为今用对中国古代史学的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12.
老子的历史哲学与其史官身份、历史意识和道论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周代的史官,老子对于三代以来的历史有贯通的认识。老子善于对历史进行总结和反思,针对现实政治社会的动荡不安,强烈批判“无道”而推崇“有道”。以“道”作为形而上的本原和依据,成为历史真正的“开端”和“根据”,亦是老子历史哲学的突出特点。老子对历史进行哲学化的思考,以精炼而深邃的“诗化”语言表现出来,为中国古代历史思想的发展开拓了宽广而深远的领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反映出老子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第一部较完备而系统地记述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古代典章制度大辞典》,将于1993年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典章制度及礼俗制度的发展具有一脉相承的连续性,在4000多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从未间断,未曾出现重要断层,这在世界各国是罕见的。由于中国史学界数千处的传统,各朝代的典制及典制性的风俗习惯均得到较广泛的记述,有关文献内容之丰富,典籍词类之众多,卷册之浩繁,亦为举世罕见。整理研究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无疑  相似文献   

14.
在口头传说历史时期,历史知识的传播经历了主体与受体角色的变化。最初,部落首领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进入阶级社会后,历史知识的传播只在统治阶层进行,历史知识更多的是作为朝堂上君臣之间对国家治理方针讨论的借鉴。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帝王对历史知识传播的导向有最高决定权,于是在历史知识传播的链条中,接受者的价值判断决定了传播者的选择范围,中国传统史学的政治化即导源于此。  相似文献   

15.
关于春秋时卫国的“州吁之乱”,有史官记述与《诗》学传述两个系统。历代研究者只重史官记述系统,而《诗》学系统的传述完全被忽略。通过对《诗序》与《诗》之研究,得知《诗经·邶风》之《绿衣》《燕燕》《日月》《终风》皆与州吁之乱有关,这些诗篇与《诗序》共同完成了对这段历史的记述,不仅反映了州吁之乱中后宫妃妾的命运,同时也披露了州吁之败乃庄姜、戴妫预谋的结果,展示了春秋女性的风采。  相似文献   

16.
(一) 研究人类历史,主要得仰赖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而在研究没有文献记载的远古的历史与文化时,神话和传说便成了很珍贵的资料之一。唯其如此,许多学者运用神话和传说对古代社会特别是创制文字之前的远古社会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和科学等古代文化潜心进行研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果。神话和传说是由各个民族创作和传诵才得以流传至今的。研究任何一个民族的古代文化,它们都是不可或缺的领域。对于朝鲜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学术界对《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身世和姓名的理解没有到位。笔者认为,“黄帝者,少典之子”一语应该理解为“黄帝是少典氏的后裔”,“少典”既是部落名称,又是时代名称,这个名称是春秋时期司空季子编造的。黄帝的名字“轩辕”是战国中期魏国史官编造的,他的姓氏“公孙”是西汉中期司马迁编造的。古代文献对于传说时代历史的记载往往透露了重要信息,很容易被人们忽视,需要我们认真研读,仔细考辨,既不可轻信,也不能全面否定。就研究传说时代历史而言,揭示这些文献记载形成的原因和过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先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发端时期。从远古神话传说的出现,到甲骨金文的记事、各种史籍的产生,以至春秋战国多种历史撰述的问世,史学的一些主要方面都已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也显示出史学发展的几个重要的十分鲜明的特点,这就是文字记载由简单的片段逐步形成正式的史书并出现多种历史体裁,史官产生和史官制度形成,各种历史观点和历史观念的并存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史学源远流长,其历史记载之悠久,史学著述之丰富,史书体例之严密,史官建制之健全,在世界史学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在从未中断的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史学形成了与西方史学不同的独特的学科传统。这种传统不仅指导过古代学人的史学著述,而且影响着今天史学工作者的思维定势。这种传统,精华与糟粕并存。中国古代  相似文献   

20.
渡口传说是中国先秦两汉古代历史传说的重要组成能部分,而且文献和典籍中有较多相关的记载。通过对蕴含于渡口传说中的文化内涵的时空透视,可以揭示渡口传说的情节和叙事手法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