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当代史源远流长,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起,关注当代就是历史学家的主要任务,历史是为了保存对当代事件的记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历史"(history)都不同于"编年史"(annals),前者关注当代事件和人物,后者记述遥远过去的事件。追溯西方关于过去和现在的观念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们都将过去与现在、过去与未来混为一谈。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欧史学向现代迈进,古代以来的现在观念缓慢地被侵蚀,人们对时代误置越来越敏感,逐渐认识到古代的现在和现代的现在在观念上远非同一个范畴。然而,到18世纪,充分辨别现在与过去的思想能力,也就是划定现在为不同的时代的可能性才真正产生。在19世纪,一方面人们认识到现当代史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史学家却因为史学客观性的要求而将现当代史推到了学术边缘。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后半期才得到彻底改变。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当代史不仅具有政治、文化意义,而且强调了理解现在作为研究过去的方法论意义,研究当代事件和进程成为了重新解释过去的起点。这种思想观念超越了所有传统上对自己时代的兴趣,是20世纪历史认识论的主要收获之一。  相似文献   

2.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但严格来讲,"当代史"在研究上存在着固有的、无法克服的困境。在一定意义上当代史是不存在的或缺位的,我们能把握的只有近代史,一切历史都是近代史。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学术事业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之一。制度化的读书,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对于博士生教育而言,要在论文选题、开题报告、写作锻炼、预答辩、修改定稿五个环节上进行系统训练,使学生得到十个方面的提高。要正确认识中国当代史的知识属性,划清它和意识形态的界限,与现实政治保持距离,与现实社会若即若离,与现实课题亲密接触,不断提高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公信力。要正确理解社会史的学术内涵,科学设计选题,从资料工作开始,扎扎实实地推动中国当代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福柯文艺思想的根本方面是“关系本体论”。福柯在“文学时期”就思考并提出“文学本体论”的问题,其文艺本体论性质是“关系本体论”,基本方面由“体验”、“隐喻”、“历史”三个维度构成:“体验”是存在与他者的关系维度,体现出理性与非理性对话交流的开放思维;“隐喻”是形式与意义的关系维度,体现为语言内部与外部关系的新型构造;“历史”是结构与变化的关系维度,话语分析成为有效的批评方式。福柯的“关系本体论”文艺思想,对后现代主义文论具有反思与认识价值,对当代文艺理论学科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地方当代史编纂工作近年来被提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地方当代史编纂与一般史志编纂相比,有其鲜明的个性,其编纂工作难点颇多,存在争议的方面也很多。马克思经典著作《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蕴含的唯物史观及其卓越的史学贡献,尤其是“现实的历史叙述”法、“时事入史”法、“唯物主义历史总结”法,对解决地方当代史编纂工作中的诸多困惑颇有启迪意义,为解决地方当代史“述”和“论”的辩证关系、现时资料能否入史、地方史的社会功能等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和经典范例。  相似文献   

6.
当代史是历史大家族中一门最年轻的学科 ,它具有理论性强、学术观点和信息技术变化快、难度大等特点 ,因而给世界当代史研究和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而学习世界当代史可以更好地借鉴世界各国的长处 ,可以以史为鉴 ,了解当代世界的发展规律 ,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因而探讨并研究其教学规律就很有必要了。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代史与当代中国问题研究——朱佳木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关于中国当代史研究的学科范畴与特点孙庆忠(以下简称"孙"):中国当代史作为一段历史,至今时间并不长,而且还在持续发展;作为一门学科,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更短,而且其中备受争议的问题颇多。您是党史、国史研究领域的学者,因此我想请您首先谈一些基本问题,例如,什么是中国当代史及当代史研究?当代史研究是否需要秉持一定的立场?当代史与当代现实问题是什么关系,当代史研究是否应该关注现实问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本科教学,不仅仅是教授给学生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应该着重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历史学科研意识.为此,在世界当代史教学中应抓住世界当代史的基本特点,围绕世界当代史的基本脉络组织教学;以多样化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在此基础上,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期,以苏联、东欧的失败为标志,当代社会主义经历了极为严重的曲折。但曲折绝不等于结局,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也曾经历长期曲折,资本主义继续发展是因为社会主义的压力而从被迫到主动地进行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成功调整,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根本症结是在长时期内未能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压倒一切的根本性任务。社会主义要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就必须牢记教训,正视来自资本主义的挑战:跟紧知识经济时代步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汇入全球化潮流,抓住“后发优势”机遇;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反对“西化”“分化”图谋。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代中国研究是自l949年后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科学界形成的有关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诸方面的多学科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它的具体形态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流行范式和中国杜会的开放程度互动的结果,因此今天它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参与的有关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作为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同史料研究的具体实践 ,两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整个学科研究经历了建国前的萌生、建国初的初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活跃和迅速发展 ,开始形成初步的学科体系。当前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 ,拓宽研究范围 ,完善学科结构 ,吸收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史学方法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研究和业务人员 ,使这一学科不断创新 ,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历史哲学把历史与"过去"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历史认识中的客观主义、主观主义和史学辩证法.马克思扬弃了这些看法,把历史当作以现在为核心的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由此形成了他的历史辩证法观点.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部科学省今年审核通过的新历史教科书明目张胆地美化对朝鲜的殖民统治,企图使"日韩合并"合法化,公然美化侵略战争,亚洲人民应共同坚决抵制日本的历史翻案运动.  相似文献   

14.
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革,与之相适应中国传统史学在其观念和内容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传统史学中经世致用思潮的再度崛起、边疆史地研究开始兴起、外国史著编译掀起热潮等三个方面。上述三个方面为传统史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容,最终构成了近代史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与历史学新理解论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是现在以前(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一秒钟以前的也是历史。历史的二重属性为客观实在性与可知性,前者为根本属性。历史的结局和影响可以改变和补救。历史学是研究现在以前的客观实在及其反映的一门人文科学。史学认识主体的独创性思维即能动地"反映"历史,以论带史、论从史出和史论结合都不能全面地概括历史与历史认识的关系,因而都不能说是完整的史学方法论。历史认识主体在把握住大背景的前提下进行独创性思维,是历史研究的成果尽可能符合历史真实的正确途径和方法。历史学与自然科学差异的关键不在于能否证伪,而在于研究过程中因研究对象的不同而决定的史学认识主体独创性思维的发挥特点、程度的不同。史学家应该也必须关注史学理论的相关问题,史学家应该也必须关注现实社会和人生。21世纪历史学的使命是变历史学家们的历史学为大众的历史学。  相似文献   

16.
长期统治世界史学科的是两种观念,即欧洲中心论和世界史是各国历史的总和。从20世纪初开始,世界史学界不断有学者对上述观念进行批评,并对世界史学科建设进行了探索。武汉大学吴于廑教授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玉芬 《南都学坛》2000,20(1):97-98
中国近现代史是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把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与世界历史的横向冲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复杂的内外背景下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与抗争;历史表明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历史性选择;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在中国近代社会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同时还存在很大不足。具体表现为 :在文献史料方面 ,一则史料建设不够 ,二则对待史料态度不严谨 ;研究者自身知识面较窄 ,学风不踏实 ;理论研究十分薄弱 ;研究内容涉及面不全 ,过于琐碎 ;与其它学科交叉融汇的较少 ;缺乏自由的学术争鸣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是史学领域与现实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中汲取爱国主义传统,获得精神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多次改革,最后形成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实事求是原则的指导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史学革命运动对当时的美术史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传统美术史学研究在较短的时间内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型。对民国时期史学革命三个不同阶段代表人物的学术观点对美术史研究的主要影响加以论述,包括梁启超“新史学”的影响、疑古思潮的影响和唯物史观指导下的美术史写作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