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印度银行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印度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经济体,两国正在迅速崛起,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印度则在向"世界办公室"迈进。就中国而言,银行改革问题已经成为经济改革进程中的一个主要"瓶颈",是宏观经济的最大隐患,需要谨慎对待,妥善解决。而印度作为发展中大国和转轨市场经济体与中国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其在银行业改革方面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文章首先对印度银行改革的经验教训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得出对于当前我国银行改革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国际关系战略格局的视角,进行了中日战后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探讨了战败国日本何以在战后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而战胜国中国何以经过了近30年经济建设却仍然贫穷落后。结论是:国际环境是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国际关系的战略格局是最主要的国际环境;战后国际关系的战略格局,使日本成为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但却付出了政治上矮子的代价,使中国进一步巩固了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但却付出了经济上仍然贫穷落后的代价;7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战略格局的变化,经济大国的日本正在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而政治大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正在向举世瞩目的经济大国迈进。  相似文献   

3.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的大国意识和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日益增强,1942年的印度之行是蒋介石以大国领导人身份参与国际事务的一次重要尝试。出于对日作战的共同目标和战后亚洲格局的考虑,蒋介石在力图说服甘地放弃不合作政策及支持同盟国作战的同时,又不顾英国的反对,公开敦促英国从速赋予印度国民以政治上之实权。之后,蒋介石又策动美国对英国施压,反对英印政府逮捕甘地。蒋介石由中立调停到以美制英,再到直接反对的政策演变,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战时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但也反映出蒋介石在对英外交上的不够务实。  相似文献   

4.
解析“金砖四国”之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印度两个大国经过过去30年和20年的快速发展,双双跻身"金砖四国"行列。两个大国的发展道路具有许多相似性,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20世纪中叶,欧盟、中国、美国、印度将成为全球前四大经济体,东方新兴市场将成为全球经济引擎,全球经济秩序将发生重大变化。走向崛起的中国面对印度的赶超,需要学习借鉴邻国印度的某些经验。诚然,中国、印度真正成为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在相互学习实践中把城乡统筹、社会公正、生态文明、政府改革四大战略问题解决好,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扬弃自己的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印度在结合自身海上地缘优势及陆上地缘劣势的基础上,开始深入介入南海问题,成为当前南海问题域外大国因素的新推手。其南海政策主要表现在:深化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外交合作,强化在南海的军事存在以及与美日大国协同、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究其南海政策的地缘政治因素可以概括为:实现能源进口多样化,平衡中国的战略意图以及对大国崛起地缘政治空间拓展的需求。从长远看,印度介入南海问题的基本立场不会改变,协调和竞争成为中印在南海问题上互动的发展态势,为此,中国需积极应对、慎重处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中拉关系,拉美国家成为中国外交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拉关系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本文以中拉首脑之间的频繁互访为线索,对中国领导人三次访问拉美及中国—拉共体论坛的创立进行研究,从"命运共同体"、大国外交、多边外交、经贸合作四个维度论述了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7.
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无足轻重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现在正扮演着崛起的亚洲超级大国的角色。自从实现振兴经济的改革以后,印度的经济稳定地增长,以购买力折算GDP已超过12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经济大国,第十工业大国,第六航空大国。 印度还是科技人才大国,计算机软件超级大国。印度,喜马拉雅山南边我们的这个邻居,下个世纪很可能跃身世界性经济强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8.
印度海洋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印度是一个南亚大国 ,处于印度洋的中心位置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印度独立以来致力于成为世界海洋大国 ,实施控制印度洋的战略。印度海洋战略具有排外性、针对性和扩张性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依赖度越来越强。因此印度的海洋战略是中国处理中印关系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朝鲜战争与日本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战争对亚太地区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日本战后崛起的开始。以朝鲜战争为契机,日本恢复了国家的主权;走上了渐进的重整军备之路;不仅摆脱了经济的崩溃状态,而且为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战后日本的崛起除了朝鲜战争提供的机遇外,还得益于日本外交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吉田为代表的战后日本领导人秉持只有务实的民族主义、没有原则的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审时度势、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因应对策,充分利用战后美国强权下的和平所提供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制订了正确的国家发展战略,全面融入西方社会,不仅为日本的重新崛起提供了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也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创造了"战败后再以外交反败为胜的例子"。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其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不过,在中国和平发展的同时,以美国为主的许多西方国家都对中国的迅速发展表现出了担忧,特别是"中国威胁论"又沉渣泛起。当几乎大多数国家以及国内外学者都认为中美将重蹈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修昔底德陷阱"时,中国却在一直努力寻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摆脱传统的大国关系,避免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之间的固有冲突与对抗。  相似文献   

11.
1991年印度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印度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外开放和大规模的引进外资,促进了印度经济的持续发展;信息技术(IT)产业后来居上,迅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为印度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国际论坛》2008,10(4):73-78
印度东北部地理位置特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周边地带。这里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时间长、烈度强,是一个有国际影响的问题。本文从地理、历史、人口、文化、宗教、经济、政府治理、国家间关系、地方性政党角色缺失九个方面,对印度东北部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产生与不断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印度洋的战略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各大国为了维护自己在印度洋的利益,先后制定了印度洋政策,然而这些政策中暗含着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印度洋对中国的南向发展也至关重要,中国应该结合自身的实力,适度发展必要的海上力量,同相关国家增信释疑,尊重其他国家在印度洋的合理利益诉求,以更加积极的多边主义态度开展国际合作,共同创造印度洋新秩序。  相似文献   

14.
苗光新 《南都学坛》2004,24(2):103-106
印度的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由苏东剧变造成的一个短暂的震荡后继续向前发展 ,特别是印共 (马 )的力量发展较快。印共 (马 )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信念 ,坚持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印度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实行积极的统一战线政策和较彻底的土地改革政策 ,巩固和健全乡村评议会制度 ,推行新工业政策和各项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政策。自 1 977年以来 ,以印共 (马 )为首的左翼阵线在西孟加拉邦连续执政达 2 6年之久 ,印共 (马 )还在喀拉拉邦和特里普拉邦等邦连续或多次执政。印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对正处于困境中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产党有着重要的启示 ,这就是要坚持正确的理论和方向 ,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应本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内外政策 ,采取适当的措施教育引导广大党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印度,交通自古,文缘恒久。一部中印文化交流史,堪称人类跨文化交流的典范。进入现代,中印文化交流愈发交光互影,迈进全新里程;两国关系,虽然发生过不愉快,而且其影响至今仍未彻底消弥,但也只属于“百分之一”。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温家宝总理、胡锦涛主席先后于2005年、2006年成功访印,建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上的最佳时期。其中,一件标志性的事情,是印度经济学家、商务部长兰密施于2005年出版的Making Sense of Chindia:re-flections on China and India一书,随即在印度及国际社会和中国引起巨大反响,Chindia一词成了热点关键词。今年四月下旬,为落实巩固胡主席访印成果,推动中印关系新发展,深圳大学和中国南亚学会联合召开“中国印度关系国际研讨会”与“2007中国南亚学会年会”。来自印度、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欢聚深圳,围绕“胡锦涛主席访印后的中印关系”、“CHINDIA的内涵及反响”、“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这是一次中印关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盛会。在此,我们特向广大读者推荐三篇文章:印度驻华大使拉奥琦的《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Indiaand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著名美籍华裔印度学家谭中的《“CHINDIA/中印大同”理想与实现》和北京大学教授尚会鹏的《文明整合与CHINDIA》。《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一文,表达了一位印度资深高级外交官对当下中印关系的积极评价和未来前景的乐观展望,充满睿智、殷切和对中印两国人民深深的爱。谭中的文章,凝聚着他和他的父亲——被誉为“现代玄奘”的谭云山先生两代人的中印情结,浓烈而深沉。尚会鹏教授则用CHINDIA/中印大同分层次的观点来阐述其阶段性,同时对中印文明整合催生世界新文明给予了肯定的判断和热切的期盼。  相似文献   

16.
“八千字电报”作为战后历届美国政府保障国家安全、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国家大战略的最初和直接来源,意识形态与权力构成其思想由来与实质。在“八千字电报”中,乔治.凯南系统地论证了苏联的意图与行为,建议美国政府以坚定和耐心的遏制为基础构建战后美苏关系。鉴于乔治.凯南和他的“八千字电报”对战后世界政治的深远影响,不论是从思想史还是冷战史的角度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并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印度安全战略的目标是称霸南亚,控制印度洋,向世界大国迈进。这一目标从印度独立至今未发生变化。尽管冷战以后印度对其安全战略有所调整,但印度对其安全战略的考虑仍然集中在外部安全上。对此,地缘政治因素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地缘政治是地理和政治的连接,它表达的是政治活动和该活动赖以发生的地理环境的特殊关系。本文就是通过对地理要素的分析来了解印度的安全环境、与安全环境相对应的安全战略及其发展态势,籍此揭示印度地缘政治因素在印度的安全战略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海外印度人的普遍成功不仅使海外印度人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提升,而且也对印度的崛起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在政治和外交上,海外印度人能促进印度与其所在国的关系;在经济上,海外印度人能拉动印度经济的发展;在文化上,海外印度人是印度文化的有力宣传者和传播者;在形象塑造上,海外印度人吃苦耐劳和勤奋拼搏的精神有助于树立印度良好的国际形象。由于海外印度人对印度的崛起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印度政府逐渐改变了以往对海外印度人的冷淡态度,转而对其采取了一种比较友好的政策。  相似文献   

19.
印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语言博物馆。国家的官方语言是用天城体书写的印地语,英语是辅助的官方语言。英语在印度的推广,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对印度的语言状况、印度独立后所采取的语言政策及英语在印度的历史和现状的分析,可以为我国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教育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对象,从而正确处理母语教育与英语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